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423章 陰鬱的太子李承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423章 陰鬱的太子李承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見到李世民如此開懷,能夠做到開國功臣和擁立之功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大臣,自是深諳李世民的心思。

更何況,領導和上司,在下屬麵前展露這般情緒,既是對眾人近期努力的認可,也是想要營造一個君臣相得、和衷共濟的氛圍。

若是在這個時間內,唱反調,既顯得缺乏眼力見,又在領導麵前暴露了自身不識大體的短處,實非明智之舉。

房玄齡等大臣們曆經朝堂風雲,怎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沒看到一向以直諫敢言著稱,喜歡和李世民打對抗路的魏徵。

這時候也跟著房玄齡、長孫無忌他們一起配合的笑了起來。

一邊笑一邊朝著李世民恭維了起來。

“這次賑災之所以能夠及時,全賴陛下聖明,決策果斷,方能讓百姓免受更多疾苦。”

“是啊,眼見已經下令征討突厥,又恰逢旱災來臨,如此內憂外患之際,陛下卻能統籌全域性,應對自如,實乃我大唐之幸,萬民之福。”

“陛下材高知深,擁有百龍之智,確實不是我等所能企及。”

聽到眾多大臣如此誇讚,李世民雖然嘴角的笑意,就一直不曾消散過。

但還是擺了擺手,謙遜地說道:“諸位愛卿過譽了,朕不過是儘了身為君主的本分,這一切成就,離不開你們的輔佐,該是朕感謝你們才對。”

眾人聽聞,紛紛笑著回應:“陛下折煞臣等,為陛下分憂,為大唐效力,乃臣等職責所在。”

就在這君臣相得甚歡、其樂融融之際,心思細膩的房玄齡敏銳的察覺到,在群臣稱讚李世民之際

坐在一旁的太子李承乾,那張已經漸漸長開的臉龐上,也掛著淡淡的笑意。

但眼神中,卻透露著一股隱隱的失落。

房玄齡稍一琢磨,立馬就明白太子李承乾心中所想。

蓋因為太子李承乾見到燕王李恪,在貞觀元年的蝗災、旱災時,憑借著救災一事,在民間聲望大增,贏得了百姓的讚譽與愛戴。

李恪展現出的果決與智慧,讓身為大哥,又是太子的李承乾,也感受到了壓力。

眼見旱災再次來襲,為了證明自己並不輸於李恪,李承乾滿心期待著能在此次賑災中大展身手,贏得屬於自己的榮耀。

可萬萬沒想到,魏王李泰橫插一手,吵鬨著也要參與賑災。

憑借著他平日裡在李世民麵前的巧言善辯,竟真的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李承乾雖然天性聰穎,素有早慧之稱。

但並不是每個年輕的身體裡,都有一個成熟的靈魂。

在前期救災的時候,按部就班的李承乾也頗見成效。

李泰彆出心裁,統計每縣每鎮每村人口,按人口分發糧食。

一開始的時候,這種舉動讓災民對他感恩戴德,也讓李泰的名聲大噪。

相比之下,李承乾的努力,似乎被掩蓋了光芒,這讓李承乾非常的憤懣。

為了不讓李泰專美於前,讓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李承乾迫不得已,也跟著李泰實行了這個按人口分發糧食的辦法。

其實,若是李承乾心態好一些,沉穩一些,按部就班,踏踏實實地進行救災的話,想必也能收獲民眾的認可與讚譽。

可那股源自心底的不甘,如同一團火,在他胸腔中熊熊燃燒,讓他難以安於常規做法。

為了能在李世民麵前得到更多認可,兄弟兩人之間的攀比心愈發強烈。

這股勁兒也促使兩人在推行按人口分發糧食的過程中,不再注重細節,隻注重效率。

加上他們在救災的時候,在統計資料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誤差與舞弊現象。

也不區分不同地區,受到的災情情況。

再加上老幼和青壯年所需要的口糧,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合理區分。

導致一些青壯年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部分老弱病殘手中的糧食,卻有盈餘。

一部分地區災民發放的糧食,已經足夠他們來年都不需要再為食物發愁。

而另一部分重災區的百姓,卻依舊在為每日的口糧苦苦掙紮。

這種巨大的反差,讓本就對救災工作心存不滿的百姓們,情緒愈發激動。

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災民聚眾抗議的情況,要求朝廷給出合理的解釋,並重新公平分配糧食。

這使得災區本就艱難的局麵愈發混亂,百姓們怨聲載道。

而眼前發生的局勢,還不是最嚴重的。

最嚴重的還是這次的災情,遠沒有上一年中,蝗災和旱災幾乎同時發生的嚴重。

朝廷準備的賑災糧食也遠超所需,本應是綽綽有餘,卻因為分配混亂的原因,導致賑災糧食提前消耗完畢。

可問題是,災情卻沒有隨著糧食的耗儘而結束.......

若不是李世民始終關注著李承乾和李泰,這兩個自己最愛的兒子。

在發現民間的輿論轉變了之後,果斷的叫停了這種救災辦法。

為了平息民怨,迫不得已這下,隻得將為北伐十萬大軍準備的糧草物資,全部拿出來用於賑災......

這也就有了李恪的關中移民計劃。

而到了這時候,天性聰慧的李承乾,也終於醒悟了過來,隻是有些晚了。

都說虎毒不食子。

作為嫡長子的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是有著不一樣的分量。

在得知因為賑災失敗,從而情緒低落,連續好幾天都吃不下飯的李承乾時。

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在朝堂上並未對他和李泰過多指責,反而是給予李承乾鼓勵和引導。

任由李承乾繼續負責後續的賑災,隻不過這一次他派遣了長孫無忌、高士廉、虞世南三位心腹重臣

協助李承乾開展工作。

這三位大臣皆是朝中德高望重之人,不僅有著豐富的政務處理經驗,更對大唐的民生有著深刻的理解。

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太子李承乾終於是重新找回了信心,也徹底摒棄了之前的浮躁與攀比之心。

做任何事之前,他都虛心向三位大臣請教,以務實的方法去處理。

終於是在年前,成功將這一次的旱災成功的平息了下去。

如今見眾人皆在誇讚父皇李世民在賑災與征討突厥決策上的英明,李承乾雖也為父皇高興。

但內心深處,渴望自己也能有這般耀眼的政績,能在眾人麵前證明自己的能力。

證明他這個太子是有能力,也足以肩負起大唐未來的重任。

當然,比起他那兩位弟弟,隻會是更強、更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