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522章 挑釁
不要說程咬金,就連其他幾人,也對李恪的關禁閉,及其背後的處置方式生出了好奇。
畢竟在軍中,士兵鬥毆多是按律打軍棍、罰苦役。
這般隻關禁閉的懲戒,倒顯得新鮮又特彆。
柴紹見狀,接過程咬金的話道:“那不如咱們一起過去瞧瞧?”
說話間,一行人的目光不由的看向李靖。
倒不是說,沒有李靖的允許,他們幾位就不能前去一探究竟。
隻是李靖身為大總管,又是此地職位最高之人。
作為軍中主帥,他的態度自然也是眾人行動的風向標。
李靖將眾人期待的目光儘收眼底,捋了捋頜下長須,眼中帶著幾分探究的笑意,緩緩開口。
“既然諸位都有興致,老夫也想看看殿下這‘關禁閉’究竟有何不同。尋常軍中懲戒多靠皮肉之苦,若真是妥帖的法子,倒也值得咱們借鑒一二。”
得到李靖的應允,眾人頓時來了精神。
程咬金率先邁開大步,朝著眾兵士集結的空地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唸叨。
“俺倒要看看,這關禁閉比打軍棍能強到哪兒去,彆是讓那些小子舒舒服服歇著就行!”
李恪笑著跟在後麵,也不多做解釋。
畢竟說再多再漂亮,也不如讓眾人親眼看一看來得實在。
一行人很快走到這處集結的小校場。
早已在食堂吃過午飯的趙鳴,見到李恪攜一眾軍中大佬走來,連忙快步上前行禮。
“末將趙鳴,見過殿下、李總管,見過諸位大將軍!”
這一次在他巡值期間,發生如此重大
的鬥毆事件。
自然也由他負責處置後續事宜。
李恪微微頷首,溫聲問道:“趙校尉,這些弟兄可都吃過午飯了?”
趙鳴挺直腰板回道:“回殿下,都已經用過午飯,正準備按例關禁閉。”
李恪聞言點了點頭,正準備跟趙鳴叮囑幾句。
畢竟,這些府兵乃是第一次關禁閉,最好多安排點人看著。
萬一情況不對,也好及時處理,免得節外生枝。
卻不料,李恪還沒開口叮囑,在他和趙鳴中間,就多出一顆大大的腦袋來。
隻見程咬金湊過來,粗裡粗氣的朝著趙鳴問道。
“趙校尉是吧?那個是不是就是你們所謂的禁閉室,可不可以帶我們幾個參觀參觀。”
聽到程咬金的話,趙鳴麵露難色,看了看李恪。
李恪見狀,含笑著對趙鳴擺了擺手:“無妨,又不是什麼秘密,去吧!帶著諸位將軍過去看看便是。
趙鳴這才老實的點了點頭,對著程咬金說道。
“是!殿下、諸位總管、大將軍隨末將這邊來。”
說罷,一招手。
那邊犯了錯,安安靜靜站立,以周虎為首的燕王衛和以魯泰為首,一個營的定襄道士兵。
全部跟著眾人身後,向著校場最西側,幾乎靠近定襄城城牆的幾排矮房走去。
一行人光是走到禁閉室,差不多都花了近一盞茶的時間......
這兩排低矮的營房,都是臨時整理出來的禁閉室。
外牆剛用石灰刷過,看著乾淨規整,每隔幾丈就站著一名值守的燕王衛。
李恪看著那些還留著濃烈石灰的房子,也是微微苦笑了一下。
隻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按照燕王衛三千人的配置,需要的禁閉室也隻需要十幾二十間便足夠。
畢竟平日裡大多數士兵多是遵規守紀,就連小規模需要關禁閉的情況,都很少見到。
誰能想到,像這樣的情況。
參與鬥毆的既有燕王衛的士兵,又有定襄道的府兵,前前後後加起來有近六百多人,固有的禁閉室根本不夠用。
好在攻下定襄城,除卻那晚在刀下作了亡魂的,加上跟著頡利跑了數萬人。
定襄城一下子空了近一半。
其中除了廢棄的軍舍,還有不少的民房。
趙鳴便帶著人挑了幾排地勢平坦、遠離主營區的矮房,簡單修繕後當作臨時禁閉室。
這些房子原本就是用來放置物資,亦或者倉庫使用。
是趙鳴趁著剛才午飯的時間,幾乎動用了近幾百名燕王衛,以及上千的俘虜,加急清理修繕出來的。
到了一處禁閉室外,趙鳴率先走到門前,對著值守的親兵遞了個眼神,親兵會意,輕輕推開了虛掩的木門。
“諸位總管、大將軍請看!”
還以為李靖這些人,是為了檢查禁閉室是否合規、擔心士兵們受委屈,趙鳴指著其中一間禁閉室道。
“這些禁閉室,雖然都是臨時搭建的。但都經過仔細檢查,沒有安全隱患,請諸位大將軍放心。”
“裡麵的床褥都是新鋪的,比尋常營房的鋪位還軟和;每間房都留了通風的窗戶,夜裡會掛上草簾擋風,絕不會讓弟兄們凍著;角落裡還放了乾淨的便溺桶,每日會讓人按時送水送粗米淡飯,保證他們不受饑寒。”
眾人順著趙鳴的指引看向屋內,發現所謂的禁閉室,使用麵積長度不超過一丈,寬度隻有半丈,室內高度也不高於一丈,窗戶隻有半截手臂長平。
每隔禁閉室都用厚厚的牆壁嚴格隔開,距離圍牆內側不少於兩丈距離。
禁閉室內有一張隻夠平躺的小床,一個水袋,一個便溺口以及一個觀察口。
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多餘之物。
程咬金看得默默點了點頭:“這般狹窄,連轉身都難,待上三日確實煎熬。”
秦叔寶卻注意到細節:“雖簡陋,但床褥厚實,通風也考慮到了。燕王殿下仁厚,即便懲戒也不失體恤。”
柴紹指著觀察口問道:“這小窗作何用?”
趙鳴忙答:“回柴都督,這是為了方便值守士兵隨時檢視室內情況,確保受罰士兵安全。”
話說到這裡,在親眼看到禁閉室之後。
加上眼前這些人都不是什麼愚笨之人,基本上已經明白了這禁閉室的用處與其中妙處。
隻是,在沒有看到關於關禁閉的結果,暫時還沒人急於下最終定論。
見眾人已經觀察完畢,趙鳴看了一眼李恪,李恪見狀又把視線投向李靖。
李靖自然明白李恪什麼意思,微微頷首,示意可以開始。
於是,李恪這才對趙鳴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