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 第82章 東突厥的落寞與唐廷的對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 第82章 東突厥的落寞與唐廷的對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眾所周知,擁有龐大地盤的突厥,在隋朝的時候,經過隋朝君臣一係列挑撥離間,抑強扶弱,一頓操作下來。

成功讓突厥走向了分裂,分為了東突厥和西突厥。

而東突厥的第一任可汗,啟民可汗,更是隋王朝一手扶持起來的代理人。

在隋朝前期的時候,東突厥還跟個狗腿子似的,靠著大隋王朝佈施的三瓜兩棗過活。

隻是等到隋末天下大亂,中原板蕩,天下分崩離析,無暇北顧之際。

東突厥這個二五仔的小弟,就徹底脫離了昔日大隋這個大哥的控製。

並且膽子也開始漸漸大了起來。

趁著老大哥跟其他人打架,開始搶奪地盤。

在此期間,還頻繁的率領草原鐵騎,屢屢入寇關中,搶奪昔日大哥的地盤人口以及財帛。

當然,這種行為,也讓他們的實力越來越強...

以至於在東突厥最強盛的時候,涿鹿中原的各路豪傑,也都紛紛依附在東突厥的羽翼之下。

例如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竇建德、王世充等人,皆向東突厥納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

就連李恪的爺爺,也就是現在的太上皇李淵,在太原起兵之際。

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以此藉助東突厥的力量,稱霸關中。

所以,無論是麵對如此強大的外患,還是抹除黑曆史。

東突厥一天不除,李唐王朝的邊疆就一天也不得安寧。

對於李世民這個一心想要成為千古一帝的帝王來說,就更是如鯁在喉的存在。

尤其是前年,也就是武德九年八月,東突厥頡利可汗趁著李世民,正忙著處理玄武門之變的後遺症,率領草原十八部20萬大軍,從定襄南下,兵臨關中長安城外,逼著李世民不得不簽下的“渭水之盟”。

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李世民。

何成受過這種氣,竟然要犧牲國庫中的大量金帛,才能換取和平。

這樣的奇恥大辱,宛若心中的一根利刺,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李世民。

可以說,李世民無時無刻不在等待著一雪前恥的那一天。

隻是這一天,到來的速度有些快,以至於讓李世民都有些措手不及。

大唐東宮。

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如今朝堂之中的重臣齊聚一堂。

如蕭瑀、裴寂、封德彝、陳叔達、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段誌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李積等一個不落的皆坐於此。

甚至就連出使東突厥,纔回長安城不久的唐儉,以及在家修養身體的秦瓊,也都齊聚一堂。

而之所以弄這麼大的陣仗,為此的目的就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大唐的心腹之患——東突厥。

就在今天,前段時間,一直派遣使節頻繁接觸大唐的契丹諸部,終於下定決心,率部投降大唐。

就連頡利可汗的侄子,突利可汗,也上表唐廷,請求入朝。

這接二連三的好訊息,似乎都在告訴李世民一件事,那就是反攻突厥,一雪前恥的機會到了。

所以,他這才火急火燎的將所有倚重的大臣,連夜招進太極宮。

就是準備好好商量一番,到底要不要趁此機會,出兵征戰東突厥。

一舉滅掉這個在大唐建立伊始,就一直懸掛在頭頂上的利劍。

“今日,這麼著急召眾愛卿入宮,是想問問,對眼下突厥的看法。”

要說到打仗,最興奮的莫過於那些將軍了,因為一旦戰起,就意味著大量的軍功、戰功的到來。

隻是還不等他們一臉興奮的請求李世民,發兵攻打突厥,一道聲音就搶在他們麵前發言了...

“陛下身為一國之君,乃是天下之楷模,既已簽下盟約,不告而戰,如此行徑,豈非是要令天下人心墮落?”

眾將循聲望去,發現,原來是魏懟懟,開始對著李世民開懟了。

這讓他們也理智的閉上了嘴巴,顯然,魏懟懟這個文人的嘴,他們這些武將也是早已經領教過...

隻是這開頭的一句話,也成功讓李世民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起來。

好在,大唐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雖說區域性也收到天災的影響。

但是大部分的地區還是風調雨順,收獲滿滿。

因此,國力倒也恢複了不少。

再則,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畢竟每一次戰事,都是影響國運的大事。

所以,李世民這個一國之君,倒也不好第一個開口。

隻是,魏懟懟的話一出,一向穩重的房玄齡,看到老闆李世民的臉色不太好。

率先坐不住了,他隨即開口反對道。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