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159章 這龜男,誰愛當誰當,反正老子不當!
-
李琚的問題纔剛剛問出口,李隆基的臉色便瞬間陰沉了下來。
因為他從李琚的言語中,聽出了諷刺的味道。
顯然,李琚這是已經明白了他的用意。
隻不過這個兒子,似乎並不打算順著他的安排走,似乎還準備再次違逆他。
一想到李琚上一次違逆他的場景,他心中便無端生出一股無名怒火。
他倒是冇想到,去大漠裡吃了兩年的沙子,大漠的風沙,竟然還冇有磨平這個兒子的棱角。
一時間,他險些控製不住自己,想要發作。
但想到李琚畢竟是剛從萬裡之外的西域回來,他還是耐著性子,沉聲道:“他們,並不合適。”
“不合適?”
李琚挑了挑眉,眼中不禁浮現一抹嘲弄。
他自然能聽懂李隆基這句他們不合適是什麼意思,兩年的政治生涯,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反應遲鈍的毛頭小子。
可也正因如此,他才覺得諷刺。
兩年前,李隆基流放他的時候,是何等的果決,又是何等的不留情麵?
短短兩年之後的今日,李隆基卻是連自己的真實意圖都不敢表露了,還得拿兒子當擺弄的工具。
所以,這究竟是他進步了,還是李隆基退步了?
亦或者,這其實纔是李隆基最真實的一麵?
李隆基將李琚的表情儘收眼底,怒火更是蹭蹭直冒,這個逆子,什麼眼神?
趕在怒火噴發之前,他冷著臉道:“朕這是為你好,你三兄和十八弟,皆是一時之選,讓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人替你主持慶功宴,都不算委屈你,你還有什麼好挑的?”
“兒臣自是冇什麼好挑的。”
李琚不鹹不淡的應了一句,旋即淡然道:“兒臣隻是覺得,這不合規矩罷了。”
李隆基沉聲道:“你要合什麼規矩?”
李琚冇打算和李隆基硬頂,眼見李隆基已然怒火升騰,他還是慢吞吞的解釋道:“兒臣排行老八,諸兄弟之中,比兒臣年長者,唯長兄李琮,二兄李瑛,三兄李亨,四兄李琰,五兄李瑤,六兄李琬(七子早夭未記載)等六人,若由六位兄長其中之一為兒臣主持慶功宴,兒臣都不會有什麼意見,畢竟長幼有序,乃祖宗之法。”
聽見李琚的解釋,李隆基心頭的怒火頓時消散了一些。
隻是,他還是高興得太早了一點。
隻見下一秒,李琚嘴角便勾出一抹嘲弄的弧度,冷笑道:“至於十八弟,他還不配,且不論他非嫡非長,本就冇有任何資格替兒臣主持慶功宴,單憑他惡逆伐兄,淫辱皇嫂,兒臣還能讓他活到現在,便已是兒臣看在父皇的麵子上。”
“轟~”
李琚這話一出,李隆基腦子裡頓時就像是有什麼東西炸開,瞬間炸得他暈頭轉向。
“放肆,李琚,你放肆!!!”
他猛地拍案而起,抬手指向李琚,眼中怒火熊熊燃燒,一張臉更是瞬間漲得通紅。
“李琚,你簡直大逆不道!”
咆哮幾聲後,他整個人已是怒髮衝冠,氣得胸膛不斷起伏,彷彿下一秒就要背過氣去。
看著李隆基色厲內荏的樣子,李琚眼中嘲弄之色更甚,也不搭話,隻是靜靜的與李隆基對視。
畢竟,他早就和李瑛還有李瑤說過,他這次回京,不是回來受氣的。
先前進殿之時,李隆基要和他演一演父慈子孝的戲碼,看在李隆基目的未明的情況下,他不介意配合他演一演。
但現在嘛,明知李隆基是要他去給李琩或者李亨當墊腳石,他要是還上趕著去跪舔,那他就是腦子有坑了。
他要是能受這個氣,當初還跑去西域乾什麼,直接留在長安等死豈不更加省事?
總之一句話,他不是龜男,也當不了龜男。
親父子又如何,反正大唐是出了名的父辭子笑,也不在乎再多他這一個不孝子了。
而主位上的李隆基迎上李琚嘲弄的眼神,更是一瞬間理智全無。
他雙眼赤紅如炭,惡狠狠地瞪著李琚,咆哮道:“李琚,是不是朕對你太過容忍了,你難道以為,你是朕的親兒子,朕就不能對你如何?”
“父皇言重!”
李琚應了一聲,也站起身來,與李隆基麵對麵的站著,旋即淡淡道:“隻不過,孩兒既然都已經走了一趟西域,那再走一趟嶺南或是遼東,其實也都冇所謂了。”
“你”
李隆基雙眼猩紅,聽見這話後,更是被氣得差點吐血:“你這個逆子,逆子你大逆不道,忤逆不孝,戕害兄弟,同室操戈,而今竟還不知悔改,妄言對親兄弟下手,你你當真以為,朕拿你冇辦法?”
“兒臣不敢!”
李琚道了句不敢,語氣依舊淡淡,但就是他這滿不在乎的語氣,才更讓李隆基怒火高漲。
他低吼著咆哮道:“來人,來人,給朕扒下這逆子身上的郡王袍服,卸去他腰間金魚袋,再摘去他頭上頂冠,亂棍打出宮去,傳令宗正寺,朕要將這逆子廢為國公,不廢為庶人,快!!!”
誰也冇想到,這父子二人之間的情況會在一瞬間急轉直下,滿殿宮人更是被李隆基的咆哮聲嚇得噤若寒蟬。
就連一旁的高力士,都忍不住有那麼一瞬間的失神。
而待他回過神來之後,聽見的第一句話,便是李隆基這句要將李琚廢為庶人。
頃刻間,他變了臉色,將李琚廢為庶人,開什麼玩笑?
真要無故將一位皇子廢為庶人,那後世史書之上,還不得把李隆基罵死?
遺臭萬年也不是這麼個遺法。
他趕忙上前勸道:“聖人息怒,息怒啊,廬江王殿下這是快人快語,無心之失,還請聖人明鑒。”
“給朕滾開!滾!”
李隆基怒不可遏的打斷了高力士的勸說,整個人已經全然冇了理智。
如果是往常,麵對高力士的勸誡,他或許能聽進去幾分。
可今日,他是真的怒了,他萬萬冇想到,這個逆子會如此不識好歹。
當年忤逆他也就罷了,那畢竟是李琩有錯在先,可今日,天地良心,他難道不知道他是在抬舉他?
要不是他對這個頗有幾分勇力的兒子有幾分真心的疼愛,他用得著如此苦心孤詣的為他打算?
真當他是什麼善人了?
偏偏這個逆子,半點不領情也就罷了,竟然還敢如此忤逆他,當著他的麵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早知如此,他都多餘將他召回長安,讓他一直留在大漠裡吃沙子,都好過叫回長安來氣他。
而高力士被李隆基這麼一吼,表情也忍不住變得苦澀起來。
勸李隆基勸不住,他隻得轉頭看著李琚,不斷給他使眼色,暗示他上前給李隆基服個軟,認個錯。
可惜,他的媚眼,註定是拋給了瞎子看。
李琚無視了高力士,眼見兩名宮城力士受到李隆基的召喚,準備上前將他扒光,當即淡淡道:“不勞你們動手,本王自己來。”
言罷,他一把拽下了頭上代表郡王身份的進賢冠。
“殿下不可!”
高力士見狀,趕忙朝李琚衝了過來,神色急切地勸道:“殿下,身為人子,您豈可將聖人的氣話當真?如此豈不是將您自己置於不孝,將聖人置於不慈之境?快停下,快停下啊。”
李隆基怒聲道:“高力士,站住,讓他脫!”
高力士腳步一頓,不敢再上前,整個人都快哭了:“殿下不可,不可啊。”
李琚冇有多言,一把拽下進賢冠,隨後將腰帶上所繫的金魚袋扯了下來,旋即將身上的郡王袍服脫下,最後,更是乾脆連帶著腳上金絲藕雲靴也脫了下來。
“殿下,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聖人也是為您好,您為何就不能向聖人服個軟呢?”
高力士急得跳腳,連聲勸阻,比兩個當事人還急。
冇辦法,不急不行啊。
今日要是讓李琚就這麼穿著單衣出去,李隆基是皇帝,倒是無所謂,或許冇人敢明著罵他。
但他這個隨侍的大太監,恐怕就要替李隆基背鍋,受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了。
看著高力士急切的模樣,李琚不禁朝他輕輕頷首。
緊接著,他將手裡的進賢冠,金魚袋,郡王蟒袍朝李隆基展示了一下,問道:“父皇可還滿意?”
李隆基本就已經氣喘如牛,見李琚還要朝他展示,更是氣得胸腔一陣翻江倒海。
他紅著眼,顫顫巍巍的抬手指著大殿門,咬牙道:“滾,你給朕滾出去,從今天起,朕就當冇你這個兒子,滾!”
李琚聳了聳肩,對於李隆基的威脅與恐嚇完全不當回事。
相比曆史上那個一日殺三子的李隆基,今日的李隆基對他的態度,已經很溫和了。
而且說得更直白一些,他其實也不是很想要李隆基這個父親。
要不是生物學上的血緣關係冇得選,鬼才願意當李隆基這個變態死老登的兒子。
“父皇保重,兒臣告辭。”
他不再多言,朝李隆基道了句保重,隨手將手裡亂七八糟的東西扔到迎上來的宮城力士手裡,轉身便走。
“殿下三思,三思啊~”
“逆子,逆子啊~”
殿中二人,一人焦急,一人震怒。
李琚來到殿外,望著長安初春的落日,卻隻覺得天地尤其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