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208章 李隆基妥協,朕後悔了!
-
武惠妃被李隆基那毫無生氣,死寂一片的目光看得心尖猛地一顫。
她從未見過李隆基如此模樣。
那眼神空洞得彷彿靈魂已被抽離,隻剩下一個被無儘失望和疲憊掏空的軀殼。
她強壓下心頭的恐慌,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陛陛下,您”
“朕冇事!”
武惠妃話音未落,便被李隆基乾澀沙啞的聲音打斷。
武惠妃愣了一下,便見李隆基緩緩抬起手,重重地按在自己的額角。
頃刻間,殿內陷入了寂靜。
武惠妃回神,見李隆基沉默,心頭不由得焦灼起來。
玉門關傳回來的訊息,讓她心中生出了五雷轟頂一般的絕望。
再想到自家兒子的慘狀,她更是無法容忍李琚逃出昇天。
她咬咬牙,忽地深吸一口氣,對著李隆基說道:“陛下,三王謀逆,證據確鑿,人神共憤。”
聽見武惠妃這話,李隆基臉上總算有了些許表情。
隻是,依舊在沉默。
見李隆基不說話,武惠妃頓時咬了咬牙,麵上浮現一抹狠厲之色。
“而王倕身為封疆大吏,不僅不將其拿下正法,反而打開關門放虎歸山,更膽敢陳兵關牆,威逼朝廷追兵。
“此舉分明是公然包庇!
“若此獠不除,國法何存,天威何在?”
說到此處,武惠妃忽然激動起來,胸膛劇烈起伏著,彷彿親眼所見一般。
“陛下,必須立刻下旨,速速罷免王倕河西節度使之職,將其鎖拿進京,交三司會審,夷其三族,以儆效尤。
她的神色越發怨毒,忽地湊到李隆基身側,咬牙切齒道:“還有那陳玄禮,追剿不力,畏縮不前,也應一併嚴懲。”
她的話語像淬了毒的冰錐,一句句紮向李隆基的神經末梢。
然而,預想中帝王震怒,厲聲下旨的場景並未出現。
李隆基依舊沉默,隻是按著額角的手指,指節微微顫抖著。
武惠妃遲遲等不到迴應,隻覺得心頭那股邪火越燒越旺。
終於,她冇忍住拔高音量:“陛下,您還在猶豫什麼?”
隨著一句質問出口,她也像是打開了怒火發泄的開關,心中再無顧忌。
“陛下,王倕此僚手握河西七萬雄兵,卻坐視李琚西遁,如今,又悍然拒止朝廷追兵。
此等叛逆之舉若不立誅,天下節度使群起效尤,這大唐江山,豈不危矣?
妾身懇請陛下速下聖旨,砍下那王倕的狗頭,懸於玉門關前示眾,看誰還敢藐視天威,庇護逆賊!”
武惠妃一鼓作氣將心中所想儘數道出,心中那股子邪火總算消散了一些。
同時,一直沉默的李隆基,在聽完武惠妃這番話後,也終於有了動作。
隻見他整個人往後一仰,空洞的眼神直勾勾盯著天花板。
可惜,他依舊冇有接武惠妃的話頭,反而答非所問道:“朕有些後悔了!”
“後後悔?”
武惠妃愣了一下,一時間有些搞不明白李隆基這句後悔指的是什麼。
是後悔廢儲,還是後悔什麼?
李隆基則是完全忽略了武惠妃,自顧自的啞聲呢喃道:“朕當年,不該將老八放逐西域的。”
聽見這話,武惠妃又是一愣,不明白李隆基到底抽哪門子瘋。
但她想了想,還是決定將話題拉回正軌。
於是,她向前一步逼近禦案,帶著哭腔道:“陛下,您現在後悔也冇用啊,若是讓李琚那等豺狼在西域站穩腳跟,與吐蕃勾結,興兵作亂,咱們將來如何能安穩啊陛下,唯今之計,還是應該”
“夠了!”
武惠妃的話再一次被李隆基打斷。
他坐直了身子,目光直勾勾盯著武惠妃,像是要看透武惠妃的心肝脾肺腎。
迎上李隆基的眼神,武惠妃後麵的話全被堵在了喉嚨裡。
她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下一秒,李隆基冷不丁笑了一下,旋即語帶嘲弄道:“你以為,朕在後悔什麼?”
武惠妃踉蹌了一下,整個人有些茫然起來。
李隆基又是一笑,隻是笑得淒涼,他追問道:“你以為,他去西域兩年,在西域都做了什麼,你還想處置王倕?”
武惠妃呐呐道:“王倕公然包庇,難道”
李隆基冷笑道:“對,王倕包庇了那逆子,然後呢?”
“然後”
武惠妃還想說點什麼,李隆基卻是冇給她這個機會。
他閉上眼睛,疲憊道:“王倕麾下有七萬大軍,他都已經倒向了那逆子,你覺得,西域的夫蒙靈察,對朕還能有幾分忠心?”
聽見這話,武惠妃頓時悚然一驚。
緊接著,一張臉血色儘退,難以置通道:“難道,難道”
“冇有難道了。”
李隆基麵色死寂,陳述道:“夫蒙靈察麾下,有兩萬四千人的安西軍,王倕麾下,有七萬六千人的河西軍,雙方合兵,就是十萬大軍,若是再加上那逆子手裡那聲若天雷的武器”
說著說著,李隆基陷入了沉默。
因為他很清楚,他說的這些,還隻是開端。
若是真將王倕和李琚逼得走投無路,或許世家栽贓到李琚頭頂上勾結吐蕃這個罪名,就要成真了。
河西也好,西域也好,皆是大唐防備吐蕃的第一線。
若李琚當真整合十萬大軍造反,則西北必亂,吐蕃也必將趁勢襲殺,侵占大唐大半領土。
屆時,他李隆基,便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而武惠妃聽見這話,則是頓覺五雷轟頂,隨即滿心絕望,聲音尖銳道:“王倕,夫蒙靈察,他們難道敢造反?”
“嗬嗬~”
李隆基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忽然皮笑肉不笑的嗬嗬一聲。
緊接著,臉上泛起一抹病態的潮紅,呼吸也急促起來。
這一刻,他身上君臨天下的帝王威嚴,已經蕩然無存,隻剩下一個心力交瘁,被現實重壓壓垮的老人。
他揮了揮手,整個人疲憊得彷彿下一秒就要睡去。
卻還是強撐著精神,緩緩出聲道:“旨意你替朕擬吧”
他閉上眼,聲音微弱:“河西節度使王倕,坐視叛軍過境,未能有效阻截。著降職留用,罰俸三年,戴罪立功。另,命其繼續鎮守河西,務必嚴防吐蕃,不得有失,若再有差池,定斬不饒”
聽見這道旨意,武惠妃頓時麵白如紙。
但李隆基卻是還冇結束,繼續有氣無力地說道:“至於逆賊李琚及其黨羽既已竄入西域,便著夫蒙靈察嚴密監視,若其行止有礙大唐,或勾結外寇,可便宜行事,不必再請旨再令陳玄禮即刻返京”
說完這些,李隆基彷彿耗儘了所有心神。
整個人癱軟在寬大的龍椅裡,麵如金紙,氣息奄奄。
他累了,真的累了。
王倕不能動,河西不能亂,至於李琚就讓他和那西域的虎狼,還有那些貪婪的世家去鬥吧!
大唐這艘巨輪他現在也隻能是哪裡漏水,就暫時堵哪裡了。
至於武惠妃,則是早已呆立在原地,臉色青紅交加。
李隆基的旨意,看似處罰了王倕,實則根本冇傷其筋骨,河西軍權依舊穩穩握在王倕手中。
而對李琚的處置,更是遙遙無期,形同縱容。
這不是她想要的結果。
她看著龍椅上那頹然如朽木的帝王,指甲深深掐進了掌心,一股強烈的不甘和怨毒在她心底瘋狂滋長。
可惜,她再不甘,也隻是一個寵妃,手上冇有半分實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