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232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
與此同時,李瑛、李瑤、李林甫也在和親兵的護衛下,策馬趕到了營門處。
並且,幾人身後,還跟著薛氏,蘇氏,楊玉環等女眷。
眾人止步於營門之外,看著這浩浩蕩蕩,殺氣沖天的南征大軍,不禁情緒翻湧。
李琚也看到了他們,他在行進的隊伍中停下了腳步,等待著三人靠近。
“八弟!”
李瑛的聲音帶著急迫:“此去於闐,千裡之遙,惡戰在即,萬望珍重!”
李瑤嘴唇翕動,最終隻重重說了句:“盼弟凱旋!”
李林甫老成持重,拱手道:“殿下放心,龜茲城內有老臣與二位殿下,定將竭儘全力,保證糧秣軍需,穩定供應!”
聽見三人的聲音,李琚臉上露出一絲極淺的笑意。
那笑意轉瞬即逝,頃刻被認真取代:“有叔公和二位兄長坐鎮,龜茲當無憂,龜茲無憂,我便無後顧之憂!”
“一定!”
三人異口同聲,神情無比認真。
李琚點點頭,不再多言,目光移向三人身後。
“夫君!”
楊玉環這一聲夫君,飽含憂愁,那一雙美眸之中,更是已經盈滿了淚水。
李琚麵色柔和下來,二人成婚三年,早已融為一體。
這突然要分彆了,難免不捨。
他輕輕頷首,柔聲道:“等我回來!”
楊玉環雙眼痠澀,眼淚終於遏製不住的滾滾而落。
可即便如此,她仍是未曾哭出聲來,隻遠遠的朝著李琚福身一禮:“妾身,預祝夫君馬到功成,凱旋而歸!”
李琚猛地一點頭,轉身翻身上馬,動作乾淨利落。
高仙芝、封常清也迅速上馬。
“駕!”
一聲催馬,三人脫離步軍隊列,在親兵護衛下,快速向大軍最前方馳去。
前路如冰,堅心似鐵。
隻餘下營外眾人,遙遙相望。
“嗚~”
低沉的嗚咽與抽泣,隨著李琚的背影遠去,取代了營中的肅殺之氣。
楊玉環哭得差點閉過氣去,伏在薛氏的胸口不能自已。
“男人,有男人的事情要去做,妹妹安心。”
薛氏輕輕拍打著楊玉環的肩膀,小聲寬慰著,心頭同樣不好受。
流落西域,處處殺機。
她隻盼這天下,能早日太平。
龜茲城外的哭聲,註定無法動搖大軍的心智。
八千大軍冇有任何遲疑,離城之後,便一頭紮進了戈壁深處。
西域的春日曠野,冇有絲毫春天的氣息。
白日的陽光刺眼,讓人難以抵禦,入夜後,又是氣溫驟降,嗬氣成霜。
隊伍沿著荒廢數月的商道艱難跋涉。
狂風捲起的沙塵如同金黃的瀑布,迎麵撲打而來。
士兵們低著頭,用布巾包住口鼻,眯著眼睛艱難前行。
但不論是什麼樣的環境,李琚的身影總是如影隨形,出現在隊伍的不同位置。
他會在步卒隊伍停下休息時,檢查士兵腳上磨損的布鞋。
會在騎兵營地巡視時,拍打將士們胯下戰馬結霜的鬃毛。
更會在深夜獨坐篝火旁時,一遍遍凝望那份已經被手指摩挲得油亮的於闐周邊地圖。
在紙上,一遍遍推演著即將在龍勒峽穀展開的生死棋局。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雖有一身勇力,卻不會打仗,更不會指揮大軍。
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查缺補漏,不斷拉近自己與將士們的距離,期冀將士用命。
他相信,勤能補拙
漫長的征途不分晝夜地持續。
時間在日升月落,風餐露宿中悄然流逝。
終於,在離開龜茲的第不知道多少個日夜之後,於闐城那古樸厚重的城牆,映入了眾人眼簾。
數月動員,如今的龜茲城,早已做好了應對一切來犯之敵的準備。
同樣,也做好了接應援軍的準備。
隻不過,速度比於闐城守軍更快的,還是薛延與萬青統率的兩千輕騎。
是的,兩千!
經過絲路西段的一番燒殺搶掠,收攏馬匪沙盜,如今的薛延和萬青可謂是壯得厲害。
不僅麾下的騎兵數量突破了兩千大關,戰馬的配置更是已經達到了一人三馬。
也就是說,光是戰馬,兩人便收繳了近四千匹。
對此,李琚也隻能說,絲路上的沙盜馬匪是真有錢
而隨著兩人率軍出迎並歸隊,李琚麾下大軍,也在一瞬間擴充到了一萬人,並且是全員騎兵。
一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於闐城下。
於闐守將,也帶著親衛迎了出來。
“末將宋寧,見過殿下!”
宋寧也是李琚的老熟人了,當初他為收服高仙芝前來於闐犒軍之時,便與宋寧相處的不錯。
他點點頭,正想問問於闐近況如何。
“嗚——嗚——!”
但就在這時,西南方向,來自唐軍哨所的預警號角聲驀然響起。
緊接著,一處,兩處,三處遠處的地平線上,數個方向幾乎是同時升起了滾滾濃煙。
烽火突起,於闐城內外的空氣似乎都凝滯了一瞬。
“那是”
李琚凝望西南方向。
隻見夕陽之下,數騎身背紅翎的唐軍將士正朝著於闐奔襲而來。
“急報,急報!吐蕃集結重兵,前鋒至大勃律,正朝喀拉山口急速襲來,其意恐在我安西!!!”
聲嘶力竭的急報聲,打破了空氣之中的寂靜。
下一瞬,先前還略顯疲憊的行軍隊伍,氣氛頓時變得如同繃緊的弓弦,鐵甲的摩擦聲驟然增多加重。
城中的於闐守軍,更是瞬間變了臉色。
宋寧猛地看向西南方向,臉色難看道:“吐蕃蠻子,竟然還真來了?”
高仙芝策馬來到李琚身側,語氣古怪道:“殿下,不會這麼巧吧,咱們剛到於闐,吐蕃出兵的訊息便也到了?”
另一側的封常清聞言,同樣語氣古怪道:“恐怕,還真就是這麼巧!”
李琚的目光如同焊死在那幾道沖天的滾滾濃煙上,嘴角不受控製地向上扯動了一下。
“看來,咱們來得正好啊!”
他扯了扯嘴角,說不上是笑,還是嘲。
這時,前來報信的斥候也由遠及近,來到了大軍陣前,並順著大軍的旗幟,輕易尋到了李琚和宋寧所在。
“將軍,緊急軍情,吐蕃集結重兵北上,前鋒已至大勃律,正朝喀拉山口急速襲來。”
斥候翻身下馬,來不及說任何廢話,急忙向宋寧呈上了裝有軍報的套筒。
宋寧接過套筒,卻冇有第一時間打開。
而是仰頭看著李琚,陰沉著臉問道:“殿下,這一仗,怎麼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