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 第305章 根治頑疾,需使猛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305章 根治頑疾,需使猛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武惠妃世家”

他指尖無意識地在紫檀木桌案上劃動,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竟敢妄圖逼父皇禪位?真是利令智昏到了極點。”

他呢喃著,幾乎能想象出李隆基在下達那道“議功”聖旨後,隱藏在冕旒之下的複雜眼神。

以及此刻長安城中,武惠妃一係在絕望中鋌而走險的瘋狂。

“父皇啊父皇,親手種下的禍根,如今,也到了該你自己動手拔除的時候了。”

說著,李琚猛地睜開眼睛。

他深知那位生物爹的掌控力,一日廢三子的帝王,豈是後宮妃嬪和幾個世家能輕易撼動的?

武惠妃此舉,無異於自尋死路。

隨即他搖搖頭,將長安的訊息拋之腦後,緩緩起身,踱步到懸掛的巨大輿圖前,目光銳利地看向幽州、平盧之地。

“世家門閥盤根錯節,如附骨之蛆。”

相比武惠妃,他現在更在意的,還是如何根除世家。

世家一日不除,國家便一日受其掣肘,他們便一日被百姓們供奉為圭臬。

他看著兩地,前世記憶的碎片與今生對朝局深刻的洞察激烈碰撞,在他腦海中顯現出一條清晰而殘酷的路徑。

“安祿山,史思明”

“還是太慢了,十幾年時間,本王可等不了!”

他心思電轉,腦海中迅速掠過交給王勝的那份名單,安守忠、仆固懷恩、田承嗣、崔乾佑、李歸仁

“看來,還要給你們添一把火,希望,你們能成為本王需要的黃巢”

李琚說著,表情逐漸堅定起來。

安祿山,史思明的成長速度太慢,他必須要添一把火,為他們安排更多的幫手,讓他們掌控更大的權力。

唯有如此,他們將來才能真正席捲天下,徹底幫他根除掉世家這顆毒瘤。

儘管這樣做,需要付出的代價,或許會非常慘重,更會有無數的百姓,被捲進這場浩劫。

但兩世為人,李琚非常清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根除毒瘤。

這就像一個人身上的膿瘡,必須要以快刀剜掉,才能根治。

不然,最後的下場,就是膿瘡腐爛,席捲全身,直至身死道消。

長安,興慶宮,南薰殿。

同一輪明月,照耀著西域的新生,也灑在長安興慶宮南薰殿的琉璃瓦上。

然而興慶宮的氣氛,卻與西域的冷靜謀劃截然不同,瀰漫著一種山雨欲來前的壓抑與躁動。

李隆基斜倚在龍榻上,半閉著眼,似乎在小憩。

他比前些日子更顯清瘦,眼袋浮腫,鬚髮花白,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疲憊。

而他麵前的案幾上,攤開的正是三省六部商議月旬,才草擬出來的關於西域怛羅斯大捷“議功敘賞”的初步條陳草案。

高力士垂手侍立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如同殿內一座沉默的雕像。

但那雙低垂的眼簾下,精光內蘊,將殿內一絲一毫的動靜都收入心底。

當然,這殿內並非隻有皇帝與心腹宦官。

幾名身著緋袍,紫袍的重臣同樣垂手恭立,大氣不敢出。

他們是今日當值的宰相及幾位核心閣臣。

終於,李隆基緩緩睜開眼,目光掃過那份條陳,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李琚西域之功,確乎卓著。這份議賞,諸卿以為,公允否?”

為首的左相牛仙客心頭一凜,謹慎答道:“回陛下,光王殿下此役,解西域百年之患,揚我大唐天威於萬裡,功勳之著,實乃國朝罕見。條陳所列,當屬厚賞,然”

他頓了頓,感受到皇帝投來的目光,硬著頭皮道:“然民間物議,似有為殿下昔日之事鳴不平之聲。陛下以為,是否需再加斟酌,以示天家恩澤浩蕩?”

“恩澤浩蕩?”

李隆基嘴角牽起一絲極淡,極冷的弧度。

那弧度裡冇有笑意,隻有無儘的疲憊和一絲深藏的慍怒。

他抬手,指尖在那份條陳上輕輕劃過,聲音沙啞道:“功是功,過是過。朝廷賞功罰過,自有法度。難道因為他立了潑天大功,就能抹去昔日悖逆之罪嗎?嗯?”

最後一聲輕哼,如同冰珠砸落玉盤,讓殿內溫度驟降數分。

牛仙客等人額角瞬間滲出細汗,連忙躬身:“陛下聖明,是臣等思慮不周!”

李隆基的目光越過他們,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彷彿穿透了宮牆,看到了長安城中那些沸沸揚揚的議論和投向皇宮的複雜目光。

那目光中有同情李琚的,有質疑他這位皇帝刻薄寡恩的,更有對武惠妃的切齒痛恨

民意如沸水,正灼燒著他的龍椅。

“議功敘賞,照此明發吧。”

李隆基最終擺了擺手,聲音恢複了慣常的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定調:“至於其他朕,自有考量。”

“臣等遵旨!”

幾位大臣如蒙大赦,躬身行禮,緩緩退出南薰殿。

沉重的殿門在他們身後合攏,隔絕了內外。

隨著眾臣離去,殿內便隻剩下李隆基和高力士。

剛纔那絲帝王的威壓瞬間消散,隻剩下深沉的疲憊和一絲難以言喻的蒼涼。

他拿起那份條陳,又放下,反反覆覆。

終於,他忍不住輕聲喚道:“力士”

“老奴在。”

“你說,那三個逆子立下如此大功,又隔絕西域與朝廷的政令往來,究竟意欲何為?”

李隆基的聲音很輕,帶著一絲罕見的迷茫,像是在問高力士,又像是在問自己。

高力士的頭垂得更低,聲音平穩無波:“老奴一介閹人,不敢妄議朝政!”

“不敢妄議?嗬!”

李隆基輕笑一聲,聲音中滿是自嘲,旋即搖頭呢喃道:“西域夫蒙靈察,河西王倕力士,你說,朕百年之後,這天下還有誰能製衡那逆子?”

聽見這話,高力士臉上總算有了表情。

他認真思索一瞬,旋即搖頭道:“誰能製衡,老奴也不清楚,老奴隻知道,三位皇子,終究是聖人的血脈,無可辯駁,無可更改”

“血脈”

聽見這話,李隆基不由得沉默了一瞬,旋即麵上浮現一抹自嘲。

頓了頓,他收回目光,幽幽問道:“朕記得前些日子,幽州都督張守珪,曾力薦平盧將軍,營州都督安祿山為平盧節度使?”

高力士怔了怔,有些不解,不明白李隆基為何問起此事。

但他還是輕輕頷首道:“回聖人的話,確有此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