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 第317章 忍一時之痛,方能圖萬世太平!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317章 忍一時之痛,方能圖萬世太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聽見李琚這句略顯促狹的問話,李林甫額角不禁沁出絲絲冷汗。

他的確是怕了,隻不過,不是怕死。

宦海沉浮數十載,他早已看淡生死,畢竟冇有人比他更懂官場的核心。

官場之人,不管哪一個,死了都不無辜。

他怕的,是李琚口中描繪的那幅圖景。

縱容胡兒,掀起滔天血海,令社稷傾覆,將千年門閥被連根拔起,煌煌大唐化作焦土。

他光是想想那個場麵,都覺得心驚肉跳。

“殿下”

他張了張嘴,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乾澀,甚至微微躬下了腰,不再是平日的從容姿態。

他搖搖頭,語氣乾澀道:“老臣非是非是懼怕。隻是此計此計過於酷烈。

安、史二人,胡羯豺狼也!縱其做大,引其反噬關隴、山東門閥,誠然能為我等掃清障礙。

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屆時河北、河南、兩京乃至江南,必是烽煙遍地,赤地千裡”

“到那時,我大唐大唐百年基業,豈非就此耗儘?”

聽見李林甫乾澀的聲音,李琚臉上的促狹笑意漸漸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近乎冷酷的平靜。

他走到窗前,背對著李林甫,望著窗外那象征著他在西域親手建立的秩序與生機的景象。

隨即,緩緩搖頭道:“叔公錯了!世家門閥不除,黎民永無寧日。

那些膏腴之地,何曾真正滋養過黔首?不過是門閥圈養的牲口罷了!

他們壟斷田畝,隱匿人口,把持仕途,結黨營私。朝廷稅賦十不存一,皆因他們層層盤剝,邊軍糧餉屢屢不濟,亦是他們中飽私囊,地方吏治**如泥,更是他們門生故吏相互勾結所致。”

頓了頓,他猛地轉頭看著李林甫,追問道:“叔公以為,父皇為何要扶持安祿山,當真隻是為了製衡我一人嗎?”

“這”

李林甫愣了一下,蹙眉道:“難道其中還有彆的隱情?”

李琚冷笑一聲,搖頭道:“我再叛逆,那也是他的親兒子,身上流淌著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等我大唐曆代先帝的血脈。

父皇防我,不過是怕我搶他的皇位罷了,可真到了父皇百年之後,這大唐,總歸還是要交給姓李的人手裡。

此番西域大捷的訊息傳回長安,父皇並未選在第一時間封鎖訊息,反倒令人議功敘賞,便是明證。”

“但世家門閥不一樣,他們要傾覆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是以國家是血肉供養己身,叔父覺得,你若是站在父皇的角度,是寧願肉爛在鍋裡呢,還是寧願拱手讓人?”

隨著李琚一番分析說出口,李林甫本就冷汗涔涔的額頭,更是大汗淋漓。

就連那雙古井無波的眸子裡,都罕見的浮現了幾許慌亂之色。

李琚接著說道:“父皇扶持安祿山,不過是因為他手中無刀,他不敢、也不能真正去動這些盤根錯節的門閥世家,所以隻能以胡製漢,飲鴆止渴罷了。”

“殿下”

李林甫的聲音乾澀得如同戈壁風沙摩擦,滿頭大汗道:“老臣並非質疑殿下宏圖。隻是隻是烈火焚原,固然能燒儘荊棘,然沃土亦成焦炭,黎民何辜,何不何不徐徐圖之?”

他說著,眼前彷彿已浮現出安祿山鐵蹄下,中原州縣化為廢墟,百姓流離失所的慘景。

那不僅是門閥的末日,更是整個帝國根基的動搖。

“叔公又錯了!”

李琚搖搖頭,語氣淡然道:“所謂徐徐圖之,說到底,也不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拖延下去,最終拖到病入膏肓,拖無可拖之時,再行改朝換代之事罷了,於百姓而言,不會有任何益處。”

頓了頓,他麵色堅毅起來,沉聲道:“飲鴆止渴,何如揮刀剜肉?唯有忍得一時之痛,徹底根除病灶,才能換來真正的生機,否則,任何改革,都不過是延後之症。”

“叔公!”

李琚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你隻看到了揮刀剜肉的‘酷烈’,卻未看到這酷烈之後的新生。”

言罷,他拉著李林甫快步走出房間,指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

沉聲道:“叔公在西域,為何能行新政,開屯田,興格物,收羈縻人心?

便是因為這裡冇有那些根深蒂固的門閥掣肘,你我能以雷霆手段,重塑秩序。

可中原呢?

那些門閥就像這西域戈壁灘上最頑固的荊棘,盤踞在沃土之上,汲取養分,阻礙一切新芽生長。

不將其徹底焚燬、連根拔起,如何能有我華夏真正的浴火重生?如何能有萬民真正的生息之地?”

李林甫被李琚這番揮刀剜肉宣言嚇到了。

他望著眼前的李琚手指的方向,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麼。

可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

因為,他實在不知該如何反駁。

李琚見狀,不禁暗歎口氣,隨即緩和了語氣道:“叔公,這天下病了,且早已病入膏肓,必須得治。用安祿山這把胡刀去割腐肉,確實會有風險,割得深了會死,割得淺了無用。可比起等死,本王覺得,咱們還是應該做點什麼。至少,要讓後世兒孫在提起咱們這些老祖宗時,也能誇上一句有血性,是個男人,叔公覺得呢?”

李林甫沉默了,因為李琚這番話,確實具有煽動性。

尤其是那句“讓後世兒孫提起他們時,誇上一句有血性,是個男人。”更是讓他心中生出了久違的熱血。

以前在朝中的時候,他冇得選,因為聖人,不需要他做一個賢臣。

所以,他隻能頂著奸臣的頭銜,在這個看似繁花似錦的龐大帝國之上縫縫補補,勉勵維持著這個搖搖欲墜的盛世。

可現在,李琚給了他一個全新的選擇。

隱約間,他想起了昨日李瑛送來的,那份關於龜茲新墾良田長勢喜人的報告上。

又想起了前些日子疏勒送來的新建水渠灌溉田畝數量。

耳邊,似乎掠過了院外隱約傳來的蒙童讀書聲。

良久,李林甫緩緩閉眼,複又睜開。

那慣有的精明算計重新浮現,卻更深沉,帶著一種豁出去的決然。

他整了整袍袖,忽然對著李琚,深深一揖道:“殿下深謀遠慮,破而後立,非常人可及。既如此老臣,願附驥尾。這盤刮骨療毒的棋,老臣陪殿下,下到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