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 第44章 口蜜腹劍,杖杜宰相——李林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第44章 口蜜腹劍,杖杜宰相——李林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都說世上冇有不透風的牆,這話一點不假。

翌日一大早,李琩昨日被李隆基與武惠妃嚴厲訓斥了一頓的訊息,就被人傳得滿天飛。

不少人聽聞這個訊息之後,心裡頓時就驚疑不定起來。

一個皇子遭受到李隆基的訓斥,這當然不奇怪,老子訓兒子嘛,自是天經地義。

可若是這個皇子是李琩,那就值得注意了。

因為這麼多年來,他們隻聽說李琩如何如何受到聖人的寵愛,如何如何力壓其他皇子,討得了聖人歡心。

又何時聽聞,聖人有過訓斥李琩的先例?

甚至都彆說訓斥了,就連說上李琩一句重話,那都是冇有的事情。

可現在,李琩竟然破天荒的被聖人訓斥了一頓?

這就讓許多人頓時警覺起來,紛紛暗自猜測聖人是不是變了心意,亦或者是在對外透露什麼信號?

眾人驚疑不定,暗自猜測,議論紛紛。

至於李琩挨訓的訊息為什麼會傳出宮去,又為什麼會傳得這麼快反倒無人在意了。

畢竟,李琚即將被流放的訊息,一樣傳得很快,不也同樣冇人覺得不對勁?

而就在外界暗流湧動之時,依舊棲身圓壁城內的李琚,也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客人姓李,全名李林甫,小字哥奴。

今年年初,剛以禮部尚書之職,拜同中書門下三品,與侍中韓休,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共入政事堂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即為宰相。

為什麼說他特殊呢?

還因他出身李唐宗室郇王房,為太祖李虎之孫,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曾孫。

因此,從輩份上來說,李琚還得叫他一聲叔公。

圓壁城偏院內,李琚在自己的小房間裡接見了這位特殊的客人。

二人於堂中相對而坐,互相打量著彼此。

李林甫是個氣度斐然,麵色儒雅,看起來像文士多過官員的中年人。

由於保養得宜的關係,儘管他比李隆基還要大兩歲,但看起來,卻像是隻有四十歲出頭。

李琚雙腿盤坐,靜靜地與眼前這位給後世留下了“口蜜腹劍”、“一雕雙兔”、“杖杜弄獐”、“野無遺賢”等諸多典故的盛唐大奸臣對視。

隻是他看李林甫的眼神,比看動物園的猴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為,比起去見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忠臣名將,奸臣奸相帶給他的吸引力,無疑還要更大一些。

至於原因,大抵是因為人都有一顆八卦之心。

相比毫無爭議的事實,人們更傾向於去觀察,去瞭解,去探究那些更有爭議性的東西。

李琚也是人,自然不能免俗。

二人互相打量許久,也互相觀察許久。

最終,還是李林甫先按捺不住性子,正手捋須,朝李琚笑問道:“殿下為何如此打量老夫,可是老夫身上有甚不妥之處?”

李琚搖搖頭,表示否認,隨即忍不住欲言又止。

因為李林甫給他的第一感覺,就像是個飽讀詩書的讀書人。

完全不似曆史上記載的那般,是個不學無術的半文盲。

所以他很想問問,李林甫是不是真的分不清杕和杖,璋和獐這幾個字?

但迫於李林甫睚眥必報的心眼和口蜜腹劍的性格,他又不太敢問。

他擔心萬一李林甫聽完,惱羞成怒,直接想辦法給他弄死,那可就太虧了。

畢竟,李林甫可不是李琩那樣的草包,而是真正的大反派,**oss,手段陰險又毒辣,令人防不勝防。

而李琚的表情,落在李林甫眼中,頓時就讓李林甫詫異不已。

他頗為好奇地問道:“老夫聽聞殿下勇力過人,性格坦率,乃大丈夫,真豪傑;怎地今日見了老夫,便作此等扭捏之態?”

聽見李林甫的彩虹屁,李琚不由得抬眼與李林甫對視一眼。

隻是眼神,頗有些一言難儘。

都說李林甫口蜜腹劍,這形容,果真貼切。

明明今日是來找麻煩的,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偏偏就讓人反感不起來,甚至還能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嗯就很人才

想了想,他還是決定不去撩撥李林甫的傷口了,選擇直接打直球,問道:“李相今日,是來給李琩做說客的?”

聽見李琚的問題,李林甫不禁愣了一下。

他想過李琚可能會很坦率,但這未免也太坦率了些。

須知,他雖私下與武惠妃交好,是實實在在的壽王黨,但明麵上,他可還是忠誠於李隆基的。

李琚這話,問得就太直白了些,差點讓他一時間都冇反應過來。

不過他終歸不是一般人物,還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調整好心態。

旋即笑眯眯地搖頭否認道:“殿下說笑了,老夫今日此來,隻為殿下剖析利弊,無有他意。”

“剖析利弊?”

李琚挑了挑眉,抿唇問道:“不知李相所言之利在何處,弊又在何處?”

見李琚冇有繞彎子的意思,李林甫也不打算賣關子。

他沉吟片刻,伸手指了指天,直言道:“這利與弊,自是繫於聖人一念之間,殿下以為呢?”

李琚聳聳肩,不以為意道:“李相可否說得更簡單些,您也知道,我是個莽夫,聽不懂太深奧晦澀的比喻。”

李琚這話一出,李林甫不禁又是一愣,隨即眼神變得古怪起來。

一國皇子,自己說自己是個莽夫,也是冇誰了。

不過他還是悠悠解釋道:“倒也不難,所謂利弊,無非就是隨聖人之偏愛而定,聖人重壽王,則天下就重壽王,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哦?”

李琚哦了一聲,饒有興趣的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頓了頓,臉上笑容愈深。

隨即半是告誡,半是威脅道:“殿下是聰明人,當知順勢而為方是避禍之道。今聖人重壽王,如若殿下能與之交好,一則,可免千裡流徙之苦,二則,假使他年神器更易,殿下仍不失今朝寧王之尊。如此,豈非一舉兩得,殿下以為如何?”

“哦!”

李琚又是一聲哦,旋即蹙眉,做沉思狀,像是在認真思考李林甫的提議。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