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扛匾跪皇宮,母後救命啊! 第3章
-
李承乾的一連串質問,讓大殿中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是啊,太子為何要這麼做?
他口中的“冤”到底是什麼?
輿論的風向,在這一刻發生了極其微妙的偏轉。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的目光也有了一絲疑惑。
李承乾將所有人的反應儘收眼底,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再次跪倒在地,將匾額舉過頭頂朗聲道:
“兒臣之冤,關乎國本,涉及儲位,牽動朝局!
兒臣不敢在此大庭廣眾之下妄言,以免被一些居心叵測之人繼續構陷。”
他話裡有話,目光似無意般掃過地上的李泰。
“所以兒臣懇請父皇,允兒臣於兩儀殿內,屏退左右,單獨陳情。”
“若兒臣所言,不能證明自身冤屈,不能解釋今日不得已之舉動。”
李承乾的聲音斬釘截鐵,
“屆時無需父皇下旨,兒臣願自裁於此階前,以謝今日驚擾聖駕、毆打親王之罪!”
所有人都被李承乾這近乎賭上性命的請求震住了。
他到底要說什麼?
什麼樣的冤屈值得他用性命來做賭注?
李世民的瞳孔微微收縮,他凝視著伏在地上的兒子,第一次感覺到事情可能遠比他想象的更要複雜。
“不可!陛下萬萬不可!”
先前那位老禦史,此刻也顧不上儀態了,幾乎是手腳並用地往前爬了兩步,
“太子殿下狂悖如此,焉知他不是包藏禍心,欲行那荊軻刺秦之舉?
陛下萬金之軀,豈可與此等凶徒獨處一室。”
“王禦史此言差矣。”
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眾人看去,竟是盧國公程咬金。
他抱著胳膊,歪著頭,一臉“俺看你不爽很久了”的表情,
“太子殿下是陛下的親兒子。
你這話啥意思?是說太子要弑父?
俺老程看你是讀書讀傻了,滿嘴噴糞。”
“程知節!你你粗鄙。有辱斯文!”王禦史氣得渾身發抖。
“斯文?”
程咬金嗤笑一聲,
“能當飯吃還是能當拳頭使?
俺看太子殿下剛纔那幾拳就挺斯文,專往該打的地方打。”
“你!”
眼看朝堂要變成市井吵架的場所,李世民終於忍無可忍,一聲暴喝:
“都給朕閉嘴!”
帝王之怒,瞬間鎮壓全場。
李世民先看向程咬金:
“程知節,退下!
再敢胡言,朕拔了你的舌頭。”
程咬金縮了縮脖子,嘟囔著“俺這不是講道理嘛”,不情不願地退回武將隊列。
李世民又看向王禦史,以及他身後那群跪著的文官,語氣冰冷的說道:
“太子乃國本,縱有千般不是,豈容爾等汙之?
再有妄言者,以大不敬論處!”
王禦史等人臉色一白,不敢再多說什麼。
地上躺著的李泰一看風向有點不對,忍著疼掙紮著抬起上半身哭嚎道:
“父皇明鑒!
大哥他分明是故弄玄虛。
他有何冤屈不能當眾言明?非要屏退左右?
定是心中有鬼,想用危言聳聽來混淆視聽,逃避毆打兒臣的罪責。
請父皇切勿被他矇蔽啊。”
李承乾看都冇看李泰,隻是舉著匾額,對著李世民一臉悲慼的說道:
“父皇!兒臣之心,天地可鑒!
兒臣所言,若有一字虛妄,甘受天譴。
隻求父皇,給兒臣一個說句心裡話的機會。”
李世民看著眼前這兩個兒子,一個撒潑打滾,一個以命相搏,隻覺得額角青筋突突直跳。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把這倆混賬東西都拖下去打板子的衝動。
“好!”
李世民終於開口,
“承乾,朕就給你這個機會。”
“陛下!”
“父皇!”
文官和李泰同時驚呼。
李世民一擺手,製止了他們,繼續說道:
“但兩儀殿單獨陳情,不合規矩。
你的冤屈既然關乎國本,涉及儲位,那就在這朝會之上,當著朕與百官的麵,說個清楚。”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李承乾:
“朕倒要聽聽,究竟是什麼天大的冤屈,能讓你行此悖逆之舉。
你若說得在理,朕自有公斷。
你若胡言亂語,混淆是非”
李世民冇有說下去,但那冰冷的眼神已經說明瞭一切。
壓力瞬間給到了李承乾這邊。
百官的目光也齊刷刷聚焦在他身上。
李承乾心中暗笑:
‘成了!老李果然多疑,公開場合,正合我意!’
他重重磕了一個頭:
“既然父皇有旨,兒臣遵命!”
他抬起頭,目光不再看李世民,而是緩緩掃過全場百官,最後定格在了剛剛被內侍勉強扶起來、癱坐在一張臨時搬來的胡床上的李泰。
李泰被他看得心裡發毛,色厲內荏地喝道:
“你看我做什麼?”
李承乾冇理他,而是對著李世民和百官,朗聲開口:
“兒臣之冤,其一,便在這德行有虧四字之上。”
“哦?”
李世民眉頭一挑,疑惑的問道,
“你且細細說來,你如何在德行有虧上含冤?”
李承乾指著李泰,語氣悲憤的說道:
“兒臣之虧,便在於對四弟李泰,太過仁厚,過於忍讓。
以至於養虎為患,縱容得他如今竟敢在這太極殿上,君父之前,公然構陷儲君,離間天家父子。”
“你胡說!”
李泰驚恐的差點從胡床上跳起來。
“兒臣是否胡說,請父皇與諸公明鑒!”
李承乾聲音陡然拔高,
“方纔兒臣身披荊棘,扛匾鳴冤,自陳不堪,請求廢黜。
此乃兒臣自省之過,痛徹心扉之舉。
但是魏王李泰不問青紅皂白,不察兒臣冤情,便急不可耐跳出,口口聲聲指責兒臣。”
“試問!”
李承乾環視眾人,
“當時情景,兒臣可有一言半語提及父皇?
可有一絲一毫怨望君上?”
百官沉默。
仔細回想,太子當時確實隻說自己不堪,請求廢黜,並未有任何對皇帝不敬的言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