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求求你,當個駙馬吧 第1卷 第1133章 三十年
十日。
不長不短。
薩珊元老選擇割地賠錢,即刻遵照弗拉維君令,舉國籌集錢糧,下令北疆將領讓一郡給薛仁貴,王玄策,派兵把幾百萬錢準時送到紮克城。
此一役,拜占庭元氣大傷。
疆土淪陷,經濟衰退。
元老,將領各懷心事,當下唯有穩住唐軍,拜占庭私下茍延殘喘,爭取幾年內恢複元氣,把失去的奪回來。
紮克城。
依然熱鬨非凡。
閒暇時,趙牧下令姚懿征集民夫修繕城池,恢複城內建築。
此地乃可薩汗國重鎮,著名的商業集散地,若能恢複到戰爭前的景象,每年能收繳許多賦稅。
幾日間,趙牧接連收獲好幾百萬錢,眾多金銀珠寶,馬匹,香料,比派兵攻城略地,連續打下幾郡收入還多。
即使趙牧,李道宗不缺錢,意外之財降臨,他們同樣也不拒絕。
趙牧,李道宗商議後,特意掏出百萬貫錢賞賜給三軍,給薛仁貴,薛萬徹,論欽陵等留下百萬錢,專門作為三軍花銷,另外拿出百萬錢贈予李元軌,作為治地薩珊,烏古斯的費用。
剩餘兩百萬貫,海量金銀珠寶,香料馬匹,全部統統帶回長安,上繳朝廷。
頃刻間,駐紮於紮克城的守軍徹底沸騰了。
追隨趙牧西征,三將兵將收益滿滿,除平常該有的軍餉外,趙牧隔三差五賞賜賞三軍,包括紋銀,馬匹,美女等等。
此間,所有兵勇身上少說有百貫錢的積蓄。
毫無征兆中,趙牧,李道宗又賞賜所有兵勇五貫錢,三軍將士身價再度提高,迫不及待想回長安和家人團聚,或把身邊的佳人帶回長安。
可惜,趙牧,李績,李道宗,蘇定方終究未能如期班師回朝。
蘇定方,祿東讚和達蘭泰和談,雙方擱置分歧,達成盟約。烏古斯汗國為表達烏古斯汗結盟的誠意,特意建議趙牧等候幾日,烏古斯汗帶著汗國官吏浩浩蕩蕩南下前紮克城,與趙牧簽訂盟約。
所以,耽擱十日左右。
會盟結束,烏古斯汗帶著達蘭泰,阿勒坦離去,趙牧不做耽擱,啟程班師回朝。
回歸時,趙牧等沒有走原路返回,選擇領兵北上走草原回長安。
一來偵查北疆的狀況,為將來二度西征做準備。二來趙牧計劃巡查大唐北地的狀況,畢竟,部分突厥殘兵譬如茍延殘喘,若有不安分的勢力,他計劃順道剪除。
北疆。
烏古斯邊界。
北上回歸的使團駐足。
烏古斯汗登高眺望,達蘭泰,阿勒坦恭敬等候。
“錦繡河山,終究不能歸汗國啊。可惜,可惜了。”
紮克城同趙牧會盟,締結盟約,他見到名震四域的趙牧,李績,李道宗,蘇定方,也見到所向披靡的唐軍精銳,即使半生戎馬,見多識廣,和趙牧等唐軍將領談論時,他依舊深受震撼。
年輕。
趙牧帳下的將領過於年輕了。
以前通過商賈接連收集到趙牧等唐軍諸將的資料,注意到趙牧的年齡,戰功,他內心震驚之餘,懷疑資料是否有誤。趙牧十六歲起征戰,滅殺所有危及威脅唐國勢力。
當他見到趙牧時,即刻讓對方的樣貌震驚,而立之年,趙牧或許剛過而立之年。
身旁的其他將領,除李績,李道宗年長,蘇定方比趙牧麵老外,曹繼叔,席君買,趙孝祖,鄭仁泰,蕭嗣業等等,全部處於當打之年。
反觀自己垂垂老矣。
阿勒坦走上前,躬身說:“父汗,趙牧班師回朝,可薩兵力空虛,孩兒願帶兵為父汗打下可薩帝國。”
“哼。”
烏古斯汗歪頭瞥了眼阿勒坦,不由得怒哼一聲。
趁虛而入。
背刺可薩。
“蠢貨。”
烏古斯怒聲罵道:“你去紮克城十餘日,難道白去了嗎,不清楚拜占庭的狀況,弗拉維多狡詐的人,讓趙牧整的半死不活,拜占庭元氣大傷。你帶兵攻打可薩,你是唐休璟的對手嗎?
你以為論欽陵是吃素的嗎?
今日染指可薩,來日不怕烏古斯滅國嗎?
唐國有趙牧和他帳下虎將鎮守,三十年內,烏古斯休想染指可薩,即日起,誰再提奪取可薩,殺無赦。”
趙牧太年輕了。
十年間的戰績更耀眼。
不論契丹,百濟,新羅,高句麗,東突厥,西突厥,大食兵,可薩汗國,但凡做趙牧的對手,統統慘遭趙牧鎮壓,滅國的滅國,逃亡的逃亡,烏古斯汗國好不容易打下廣袤的疆域,絕不能因貪婪而招惹殺身之禍,最終國破家亡。
“是。”
阿勒坦內心氣惱,汗王之爭越來越激烈,他希望建功表現自己,結果,等來三十年不得招惹可薩的警告,偷雞不成蝕把米。
旁邊,達蘭泰輕輕點頭,朗聲說:“可汗,你我是幸運的,幸好年輕時沒有遇到趙牧和他帳下的虎將,不然恐怕無法打下廣袤的疆域,也是不幸的,未能戰場和趙牧等人爭鋒,終究是人生憾事。”
英雄相惜。
可惜他們已是英雄遲暮。
烏古斯微微點頭,是啊,他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輕笑說:“你我都老了,今後是年輕人的天下,希望汗國內有天縱之資的將領出世吧,不然,阿勒坦他們不得不龜縮三十年。”
呃
龜縮三十年?
阿勒坦仰首望了眼烏古斯汗。
三十年太久了,人生又有幾個三十年呢,若他繼承汗位,必帶著汗國勇士和趙牧爭個高低。
不過,長久來汗國內支援四王子繼承汗位的人極多,四王子死於非命,眾多勢力選擇支援二王子巴圖和坦,而他作為汗王的長子,汗位第一繼承人,既不受父汗喜愛,也不受汗國各方勢力喜愛。
爭天下。
他先要做的該是清除各方勢力,密謀奪取汗位。
烏古斯不知自己長子的心思,回首望了眼南方可薩的錦繡河山,快步折身而去,跨到戰馬上,向自己老夥計達蘭泰高聲道:“回吧,回汗國,不能爭鋒,三十年內夯實基礎,鞏固國力,三十年後,希望你我的後輩有機會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