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求求你,當個駙馬吧 > 第1卷 第609章 陛下,彆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求求你,當個駙馬吧 第1卷 第609章 陛下,彆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帶路黨?

趙牧忍不住噗嗤一笑。

這詞從李世民嘴裡說出來,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觀之,李世民麵色鐵青,板著麵孔輕哼:“怎麼,高桓權不合格嗎?”

常言道出師有名。

高句麗國富民強,兵多將廣,有百年底蘊,絕非契丹,奚族,突厥,薛延陀部能比擬。

前隋三征高句麗皆兵敗而歸,高句麗有叫板唐軍的底氣和傲氣。

朝堂內,有諸多前隋遺老,縱使李唐改朝換代,然前隋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終連連損兵折將,導致賦稅加重,百姓怨聲載道,最終爆發轟轟烈烈的起義。

前隋距今僅十餘年,東征給朝廷遺老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

一直來,朝堂有股力量不支援東征。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他執意東征,時刻以隋煬帝失敗而提醒自己,更不願步隋煬帝後塵。

東征前,各項事務籌備署妥當之餘,試圖說服百官,獲得滿朝文武支援。

找到高桓權。

最好是高桓權識趣,主動向大唐求援。

他好名正言順禦駕親征,領軍攻打東征高句麗。

“世子。”

“當然夠格。”

趙牧斬釘截鐵說。

世子。

高句麗未來繼承人。

但凡高桓權沒有做十惡不赦之事,沒有罄竹難書的罪行,臨時喪父,慘遭權臣通緝,總能獲得百姓樸素的同情,向大唐朝廷求救,必然給朝廷帶來巨大政治利益。

唐軍抵達遼東,跨過遼河,乃不折不扣的王師。

踏進高句麗,比直接東征所遇的阻撓肯定大幅減少。

趙牧表情嚴肅提醒說:“陛下,蓋蘇文兵敗於唐軍之手,損兵折將,落荒而逃,卻率領殘兵敗將回京,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高建武,控製高句麗,說明朝廷小覷對方了。

若戰,我建議大將軍掛帥,李績將軍為副帥。”

高句麗城池眾多,高建武斥巨資修建千裡防線,全為蓋蘇文做了嫁衣。

相較於高建武的昏庸,蓋蘇文乃史上赫赫戰將。

唐軍東征,斷不能輕敵大意。

李世民品著香茶,白了眼趙牧,何時出兵,何人掛帥,他早有抉擇,拒絕趙牧參與東征事宜,聽聞趙牧建議李靖掛帥,而非建議他禦駕親征,不由得內心生氣,擲地有聲說:“東征事宜,朕自有主張。”

嘚。

好心被當成驢肝肺。

趙牧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沒有多說什麼。

李世民執意東征,嘗試挽回殺兄逼父的惡名,旁人難以勸說。

他支援東征。

卻不希望李世民步楊廣後塵,或像曆史上打著仁義之師,王師的旗號,對高句麗百姓行仁政,慘遭高句麗兵勇,百姓耍的團團轉,最終首戰沒有取得多少戰果。

氣勢冷凝中,李世民詢問:“朕聽說北伐中,西突厥派兵協助薛延陀部,你以為,東征時,他們是否會出兵助戰?”

“難說。”

趙牧淡淡的說。

唐軍接連向西擴張,侯君集佔領高昌後,大唐疆域與西突厥各部接壤,雙方互為威脅。

從古斯塔,阿曼達領兵助戰薛延陀部抵抗唐軍來看,西突厥已先發製人,有意削弱大唐力量。

唐軍東征,重點集中於高句麗,而西域防禦不可避免減弱,恰好是舉兵犯唐的好機會。

幸好俘獲古斯塔後,他知曉西突厥的狀況。

武德末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慘遭伯父所殺,長期來陷於內亂中,縱然控製遼闊的疆域,卻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

臨近大唐的部落,慘遭他率軍重創,實力銳減。

不敢說一落千丈,江河日下,但犯唐前三思三思,考慮下自己的能耐。

趙牧進言說:“陛下,你執意東征,我自然設法保證大唐西域不受半點侵犯。”

“好。”

李世民聞之龍顏大悅,早等趙牧這句承諾:“你辦事,朕放心。”

近年,趙牧領兵數次北上征戰,在草原內打出名聲。

挑釁者。

儘數死於趙牧之手。

得到趙牧承諾,他將放心領各道之兵,調集駐紮隴右道的精銳征戰,至此東征沒有半點後顧之憂。

這時,李世民發覺趙牧心不在焉,時不時望向外麵,笑語說:“為人父,總默默關心自己孩子,有操不儘的心。”

“嗯。”

趙牧輕輕點頭。

他的確拉的搭理李世民,計劃去探望孩子。

這麼久了,孩子肯定醒來了。

李世民絲毫不體諒趙牧苦衷,喋喋不休說:“高明,恪兒,青雀漸漸長大了,各有自己的誌向,高明,青雀喜歡詩文弄墨,朕安排虞世南,張玄素等大儒教導。

唯獨恪兒,喜歡舞槍弄棒,聽你勸說苦練武藝,這陣子武藝不錯,也有從軍誌向。

縱然年幼,卻誌向。

朕瞧他與你秉性相投,計劃他跟你學習兵法韜略,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靠。

趙牧吃驚望著李世民。

難怪突然和他拉家常呢,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

“陛下,彆鬨。”

趙牧有意拒絕。

李恪拜他為師。

鬨呢。

這等於把他和李恪綁在一架戰車上。

過幾年,皇子成長起來,諸王奪嫡,他稍稍用力,即能把李恪推上太子之位。

李承乾,長樂公主又為一母同胞,他處於兩難之際。

拒絕。

趙牧拒絕。

李世民注意到趙牧麵孔鬱悶之色,即刻猜出他的心思,哼笑說:“怎麼,你有意見?”

何止有意見,趙牧意見大了。

直言不諱說:“陛下,論兵法韜略我不如李帥,論行軍作戰,我不如李績,侯君集,我建議三殿下追隨李帥或李績學習。”

“他們東征,沒有閒暇時間。”

李世民乾脆利索的否決。

早先為李恪尋找老師時,是首先排除趙牧的,擔心趙牧帶壞李恪,而李靖作為侯君集,蘇定方的老師,他最鐘意李靖,怎奈東征箭在弦上。

“呃。”

“秦瓊,尉遲恭呢。”

趙牧為李世民舉薦合適的人選。

“不合適。”

李世民否決。

趙牧詢問:“李道宗,李孝恭呢?”

李世民厲聲說:“他們乃皇親國戚,不能免皇子與諸王走的太近,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