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攤牌了,這太子我不當了! 第40章 完了!我吹的牛,他們真給煉出來了!
-
李承乾被強行“請”出東宮,來到長安城北的工地時,整個人都是麻的。
震天的號子聲。
夯土的沉悶巨響。
車輪滾過土地的摩擦。
這一切混雜著漫天飛揚的塵土和上萬勞工的汗臭,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他牢牢罩住。
他隻覺得太陽穴在突突狂跳。
腦子裡唯一的念頭,就是立刻滾回清涼的麗正殿躺屍。
哪怕抄一百遍《道德經》,也比在這兒吃灰強。
他之所以被李世民從被窩裡拎出來,美其名曰“親臨一線,鼓舞士氣”,實則是讓他來解決麻煩的。
麻煩也確實很會看時機,自己找上了門。
工部尚書閻立德,這位大唐最頂尖的工程學大家,此刻頂著一頭灰,滿麵愁容地跑了過來,手裡還捧著幾塊土樣。
“殿下,您來看。”
閻立德的聲音裡透著一股無法掩飾的疲憊與為難。
“按照殿下所言‘三合土’之法,臣等以石灰、黏土、細沙相混,反覆捶打夯實。路基倒是堅固了,可這路麵……”
他頓了頓,語氣更顯艱澀。
“您說的那句‘晴天不起塵,雨天不存水’,實在是……難於登天啊!”
閻立德指著一塊樣品,上麵佈滿了蛛網般的細小裂紋。
“此物遇水則軟,乾後雖硬,可車馬一過,塵土依舊。”
“若要真做到殿下那般要求,所需石灰與人力,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恐怕……不等路修到洛陽,國庫就先空了。”
李承乾心中一陣狂喜。
來了!
機會來了!
他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就知道,自己隨口胡謅的二十一世紀基建標準,在唐代的技術條件下根本是天方夜譚。
隻要他再加一把火,提出一個更離譜、更不可能實現的要求,這個勞民傷財的破工程,就能順理成章地胎死腹中!
“閻尚書辛苦。”
李承乾先是客套一句,隨即背起手,端出一副高深莫測的姿態,在工地裡踱起步來。
他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像是在思考什麼關乎天地運轉的難題。
閻立德和周圍的工部官員全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聲。
連遠處的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也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李承乾醞釀了半天情緒,才緩緩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他自己都想笑的、彷彿來自九天之外的縹緲感。
“尋常土石,皆為凡物,自然難當大任。”
“想要築就萬世不移之基,需得天賜‘神物’方可。”
“神物?”閻立德愣住了。
“然也。”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己都覺得像極了神棍的弧度。
“孤曾於夢中,得仙人指點。世間有一種奇石,色青灰,常見於山陰之處。取此石,配以特定比例之黏土,一同置於烈火窯中,以風箱鼓風,煆燒七七四十九個時辰,直至其熔為一體。”
他說得煞有介事,聽得工部一眾老匠人麵麵相覷。
這流程……怎麼聽著跟煉丹似的?
李承乾無視他們的表情,繼續拋出自己的“自毀”計劃。
“煆燒之後,將其冷卻,再以水力大杵,將其碾為世間最細之粉末。”
“此粉,孤稱之為‘神仙土’。”
他聲音一揚,帶著一種蠱惑人心的味道。
“此土遇水,非但不會鬆軟,反而會自行凝結,半日之內,便可堅硬如石!”
“用此物鋪路,莫說車馬,便是千軍萬馬日夜奔襲,十年百年,亦不會損毀分毫!”
他說完,自己都快信了。
這不就是水泥的製造流程嗎?雖然細節瞎編,但大方向冇錯。
可這在唐代,聽起來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高溫煆燒?穩定配比?磨成細粉?這裡麵任何一個環節,都是無法逾越的技術天塹。
果然,閻立德聽完,一張老臉皺得跟苦瓜似的,嘴巴張了半天,才憋出一句。
“殿下……這……這恐怕是方士煉丹的胡言,非、非工程之法啊。”
幾個老匠人也在下麵竊竊私語。
“把石頭燒化了再磨成粉?聞所未聞。”
“還遇水則硬,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遠處的李世民也皺起了眉頭,看向房玄齡:“玄齡,你看承乾此言,是不是又在……說胡話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眼神裡卻閃爍著異樣的光。
杜如晦低聲道:“陛下,臣倒不這麼認為。殿下言辭雖奇,但細想之下,石灰亦是青石煆燒而成。殿下所言,或許是在石灰的基礎上,另辟蹊徑。以殿下之智,絕不會無的放矢。”
房玄齡點頭附和:“正是。殿下或許並非要我等真能造出‘神仙土’,而是以此為目標,激勵工部不斷嘗試,改良‘三合土’之法。此乃‘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之深意啊!”
李世民聽得半信半疑,決定再看看。
而李承乾看著閻立德那副便秘的表情,心中早已樂開了花。
太好了,這下所有人都覺得我在癡人說夢,這工程黃定了!
然而,他低估了這個時代的人,在麵對皇權和“神蹟”時的執行力。
負責具體監造的一位工部侍郎,名叫裴行儉,是個年輕人,腦子活絡。他見尚書大人冇了主意,自己也束手無策,想起太子殿下那番話裡又是“仙人指點”又是“煆燒”的,竟然真的病急亂投醫了。
他差人快馬加鞭,去終南山請來了幾個據說丹術高深的道士。
這幾個道士常年與爐火、礦石打交道,對“火煉成石”的理論非但不排斥,反而大感興趣,覺得這與他們煉製“外丹”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們當即就在工地旁,用工部提供的最好窯爐,擺開了架勢,把太子殿下那套“理論”當成了新的煉丹法門來研究。
一時間,工地一角青煙嫋嫋,丹香混合著硫磺、硝石和各種礦物燒焦的怪味四溢,與另一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麵形成了詭異的對比。
李承乾聽聞此事,險些當場笑出豬叫。
好傢夥,工程項目直接升級成玄學科研了。
這要是能成,他當場把水泥吃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那幾個道士嘗試了十幾種不同的石料配比,燒廢了三座窯爐,除了一堆奇形怪狀的廢渣,一無所獲。
工部的官員們也漸漸失去了耐心,都當這是太子殿下開的一個不合時宜的玩笑。
就在所有人都準備放棄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一個年輕的道童,在清理一爐失敗的廢料時,因為天熱口渴,咕咚咕咚喝著水。
他一個不小心,水囊裡的水灑了出來,澆在了一塊灰不溜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燒結塊上。
他當時冇在意,隨手將那塊濕漉漉的廢料扔到了牆角。
第二天清晨,他去倒垃圾,腳下一個踉蹌,低頭一看,竟是昨日那塊廢料。
它和地上的泥土、碎石,已經牢牢地凝固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塊堅硬無比的石疙瘩!
他用儘力氣,竟然掰都掰不動!
“師父!師父!成了!凝住了!真的凝住了!”
一聲尖銳的驚叫撕裂了工地的晨曦。
半個時辰後,閻立德捧著那塊由道童無意中“製造”出來的初級水泥塊,瘋了一樣衝到正在東宮喝茶的李承乾麵前。
這位年過六旬的工部尚書,此刻鬚髮散亂,滿麵塵灰。
他一雙老眼裡迸射出的光芒,是信徒親見神蹟的狂熱!
“撲通!”
閻立德重重跪倒在地,將那塊醜陋的石疙瘩高高舉過頭頂。
他的聲音因為極度的激動而劇烈顫抖,甚至帶上了哭腔。
“殿下!殿下!神物!神物降世了啊!”
“臣等有眼無珠,竟懷疑殿下金玉之言!殿下所言‘神仙土’,已然煉成!遇水則凝,堅硬如石,分毫不差!”
“殿下……殿下真乃神人也!”
李承乾端著茶杯的手劇烈一顫,滾燙的茶水濺在手背上,燙起一片紅痕。
他毫無知覺。
他隻是呆呆地看著那塊灰不溜秋、他再熟悉不過的水泥塊。
整個世界在他眼中褪去了色彩,變得荒誕而不真實。
這……
這他媽的也行?
緊隨而來的李世民,一把從閻立德手中奪過那塊水泥,用手指使勁摳了摳,又在地上狠狠砸了兩下,確認其堅硬程度後,龍顏大悅,仰天大笑。
“好!好!好一個‘神仙土’!”
“朕的承乾,果然是上天賜予我大唐的麒麟兒!”
房玄齡和杜如晦交換了一個眼神,臉上同時露出“一切儘在殿下掌握之中”的欣慰笑容。
唯有李承乾。
他看著那塊徹底斷送了他鹹魚之路的水泥塊,再看看滿臉狂熱的君臣,腦子裡隻剩下一個念頭。
完了。
這下想停都停不下來了。
這路,怕不是要直接修到羅馬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