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攤牌了,這太子我不當了! 第42章 我讓你去搞砸,冇讓你去超神啊!
-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在金融和經濟層麵被李承乾連續兩次降維打擊後,五姓七望終於意識到,跟太子玩那些虛的,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於是,他們轉向了更直接、更陰險的手段。
破壞。
長安城外,一場不大不小的秋雨過後,斥巨資修建的“貞觀大道”樣板段,竟如老龜之背,佈滿了醜陋的龜裂與坑窪。
更致命的是,一座橫跨溪流的水泥石橋,其橋墩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沉降!
這不是天災,是**。
是盤踞大唐骨血之上的世家,在暗中探出了他們的爪牙。
他們買通了幾個施工工頭,在攪拌水泥時,故意削減“神仙土”的用量,甚至用劣質的三合土頂替。
他們要用一場駭人聽聞的“豆腐渣工程”,來埋葬太子的聲望。
隻要橋塌路陷,死了人,那負責督造此事的太子李承乾,就將背上草菅人命、勞民傷財的滔天大罪。
屆時,彆說修路,他這太子之位,都將搖搖欲墜。
訊息傳回太極殿,李世民龍顏大怒,當庭摔碎了一方琉璃盞。
徹查的敕令,帶著皇帝的雷霆之怒,傳遍了整個工地。
一時間,“貞觀大道”工程上空陰雲密佈。
李承乾,也迎來了他穿越之後,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機。
然而此刻的東宮之內,氣氛卻截然不同。
李承乾端著茶盞,嘴角那抹笑意,幾乎要溢位來。
太好了!
終於有人乾了件人事!
他正愁這工程進展太順,自己“基建狂魔”的名聲越傳越響,距離他夢寐以求的鹹魚人生越來越遠。
現在出了這麼大的紕漏,簡直是天降甘霖!
他放下茶盞,立刻整理衣冠,用最快的速度衝進太極殿。
當著滿朝文武,他上演了一場影帝級的“痛心疾首”。
他先是聲淚俱下地自請處分,將所有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痛陳自己辜負了父皇的信任,愧對萬民的期望。
那悲痛的模樣,讓不少感性的老臣都跟著抹起了眼淚。
演足了戲碼,他話鋒一轉,拋出了自己真正的計劃。
一個能把事情徹底搞砸的計劃。
他要找一個最不懂工程、最死板、最愛吹毛求疵、最能把事情攪黃的人,來負責整個工程的質量監督。
放眼滿朝,此人非魏征莫屬!
“父皇!”李承乾對著李世民一揖到底,聲音嘶啞而悲愴。
“為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為保‘貞觀大道’成萬年基業,兒臣懇請父皇,設立‘貞觀大道督造禦史’一職,總覽工程質量,賜先斬後奏之權!”
“兒臣……舉薦諫議大夫,魏征,魏玄成,擔任此職!”
話音落下,整個太極殿死一般的寂靜。
緊接著,是壓抑不住的嗡嗡議論聲。
讓魏征去管工程?
太子殿下這是被氣糊塗了?
所有人都知道,魏征是經義大家,道德楷模,朝堂上最剛正的鐵骨頭。
可他懂什麼叫配比?什麼叫夯土?什麼叫卯榫結構?
讓一個秀纔去指揮兵馬,這仗還怎麼打!
連魏征本人都愣在原地,他完全冇料到,太子會突然點他的將。
李承乾心中早已笑翻在地。
冇錯!我就是要讓一個噴子去管工程!
魏征這老頑固,到了工地,肯定隻會抱著儒家經典,對著工匠們大談“仁義禮智信”,用他那套道德標準去指手畫腳。
外行指揮內行,工期延誤,質量越搞越差。
最後整個項目徹底黃掉,簡直完美!
然而,他再一次低估了人心的走向。
魏征短暫的錯愕之後,湧上心頭的,不是被為難的憤怒,也不是對未知的推辭。
而是一股滾燙的熱流,自胸膛直沖天靈。
他想明白了。
太子殿下為何在此時舉薦我?
因為工程出問題,根子不在技術,而在人心!在於有人貪腐,有人懈怠!
而我魏征,一生所長,不正是‘正人心,斥奸邪’嗎?
太子殿下這是看中了我鐵麵無私的品性,這是把社稷安危的重擔,交到了我的手上!
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器重!
“士為知己者死”的烈焰,灼燒著魏征的五臟六腑。
他上前一步,對著李世民和李承乾,行了一個無比鄭重的大禮,聲音如巨鐘轟鳴。
“臣,魏征,領命!”
“若‘貞觀大道’再出一寸不合規之處,臣,願提頭來見!”
李承乾臉上那悲痛欲絕的表情,瞬間僵硬。
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
魏公,您不應該義正辭嚴地拒絕,說自己“術業有專攻”,然後痛斥我“任人唯親”嗎?
事已至此,再無轉圜。
李世民見魏征立下軍令狀,龍心大悅,當場便準了。
於是,大唐曆史上最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魏征,帶著他那張千年不化的冷臉,和他那本從不離身的《大唐律疏議》,雄赳赳氣昂昂地奔赴了工地。
他確實不懂技術。
但他懂人心,更懂律法。
到了工地,他冇問水泥配比,也冇看工程圖紙,隻頒佈了兩條鐵律。
第一,推行“三級檢驗製”。每一道工序完成,必須由工匠、工頭、監工三級簽字畫押,確認無誤,方可進行下一步。
第二,建立“責任終身製”。任何一段路麵,任何一座橋梁,在澆築凝固之前,必須在不顯眼處,用石刀刻下所有相關人員的名字。
從負責攪拌的民夫,到簽字的工部官員,一個都不能少!
他站在高台上,麵對上萬工人,聲音冷得像臘月的寒冰。
“此路,將與諸位之名,共存於世!”
“日後,無論何時,此處若有損毀,石上有名者,一體問罪!”
“上至工部尚書,下至一介工匠,削職、下獄、流放,皆按律處置!”
此令一出,整個工地萬籟俱寂,連風聲都停了。
那些被世家買通,準備繼續偷工減料的工頭們,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竄後腦勺,冷汗瞬間浸透了後背。
開什麼玩笑!
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路上?
這要是以後出了問題,那不就是鐵證如山,想賴都賴不掉嗎?
誰敢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和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一時間,所有偷工減料、敷衍了事的現象,瞬間絕跡。
工匠們乾活比以前認真了十倍。
監工們檢查得比用尺子量還仔細。
工程質量不降反升,甚至超過了最初的設計標準。
“魔鬼監工”魏征的威名,迅速傳遍了整個工地。
李承乾坐在東宮,聽著手下人關於魏征如何在工地上“大殺四方”的報告,整個人都木了。
他感覺自己搬起了一塊最硬的石頭,滿心歡喜地以為能砸爛工程這個大鍋。
結果石頭冇砸到鍋,反彈回來,精準地砸在了自己的腳上。
現在,魏征每天都會準時來東宮向他彙報工作。
彙報完工程進度後,還會順便批評他今日的朝服太過華麗,午膳的菜品太過豐盛,完全不符合勤儉節約的治國之道……
李承乾看著眼前唾沫橫飛、精神矍鑠的魏征。
第一次,對自己“搞砸事情”的專業能力,產生了深深的、刻骨銘心的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