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攤牌了,這太子我不當了! 第81章 甩鍋的最高境界,是讓全世界幫你腦補!
-
揚州府衙,後堂。
李承乾麵無表情地坐在主位。
眼前,是堆積如山、幾乎要將他活埋的竹簡與文書。
這些,都是揚州長史連夜從府庫裡翻出來的,關於兩淮鹽政的所有卷宗。
空氣中陳舊的黴味混著墨香,熏得他腦仁發疼。
揚州長史與幾名屬官侍立一旁,神情激動,眼神炙熱。
那目光,不像在看太子,倒像在瞻仰一尊即將顯靈的神祇。
“殿下,這是我兩淮十三處官營鹽場近年的產出賬目。”
“殿下,這是鹽運司的行文路線圖,以及各地鹽價浮動記錄。”
“殿下,這是曆年來查處的私鹽案件卷宗……”
官員們搶著開口,生怕在太子殿下麵前落了下風。
在他們看來,殿下既然能想出“日曬成鹽”這等神技,此刻必然是成竹在胸,隻待一聲令下,便要將這積弊百年的兩淮鹽政,徹底扭轉乾坤!
他們要做的,就是鞍前馬後,搖旗呐喊。
將來這潑天的功勞裡,自然少不了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他們眼中那位運籌帷幄的太子殿下,此刻腦子裡隻有一個字。
跑。
必須想個辦法,把這口天大的黑鍋甩出去,然後繼續自己偉大的跑路計劃。
直接撂挑子肯定不行,抗旨不遵,他擔不起。
那就隻能……找個倒黴蛋來接盤!
李承乾的目光,緩緩掃過堂下那幾張打了雞血的臉。
他的眼神看似深沉如淵,實則是在進行一場彆開生麵的“麵試”。
誰,看起來最能乾?
誰,看起來最不怕死?
誰,看起來最適合當這個完美的背鍋俠?
他伸出手指,輕輕叩擊桌麵。
“篤。”
“篤。”
聲響不大,卻讓整個後堂瞬間死寂。
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著太子殿下的雷霆指令。
“這些卷宗,孤看與不看,意義不大。”
李承乾終於開口,聲音平淡,卻彷彿帶著一種天生的威嚴。
這是他長年扮演“聖賢太子”,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眾官吏聞言,心頭劇震,愈發恭敬。
聽聽!這是何等的境界!
尋常庸官,新官上任,隻會埋首故紙堆,皓首窮經。
可殿下卻直指問題核心!
這些陳腐發黴的數據,根本無法反映鹽政真正的毒瘡!
何等的魄力!
揚州長史小心翼翼地躬身,試探著問道:“那依殿下之見……”
李承乾的目光從那堆小山似的竹簡上挪開,落在了揚州長史的臉上。
他問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冇想到的問題。
“張長史,孤問你,在這兩淮地界,平日裡,是誰對這官鹽的弊病,罵得最凶,抱怨得最多?”
這個問題,太直接了。
也太……出乎意料了。
眾人本以為,殿下會垂詢鹽場分佈,或是稅收大要。
誰能想到,他竟然問起了誰是本地最大的“刺頭”和“噴子”。
揚州長史足足愣了半晌,纔在大腦中瘋狂搜尋起來,片刻後,臉上露出一絲古怪。
“回殿下,若說抱怨最多之人,倒還真有一個。”
“哦?”李承乾身體微微前傾,來了興致,“說來聽聽。”
“此人名叫趙德言,是江都縣一名鹽稅小吏。”
“此人……性情耿直,甚至可以說有些迂腐。因看不慣鹽運司官吏與地方豪族勾結,侵吞鹽利,盤剝百姓,數年間,已連上十八道奏疏,彈劾上官,痛陳鹽政之弊。”
“結果呢?”
揚州長史苦笑一聲:“結果自然是石沉大海。他還因此得罪了上上下下所有人,被排擠到了一個清閒的庫房裡,終日與舊賬本為伴,再無升遷之望。”
李承乾聽到這裡,雙眼猛地一亮。
就是他了!
這個叫趙德言的,簡直是天選的接盤俠!
首先,他身在基層,門兒清!對鹽政的貓膩瞭如指掌。
其次,他有改革的核動力!被壓迫了這麼多年,心裡那股火都能點燃長江了。
最關鍵的一點,他冇背景,冇靠山!
隻要自己稍加提拔,這哥們兒還不對自己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當牛做馬?
到時候,自己把所有破事都丟給他,隻需在後麵掛個名,偶爾點點頭。
等他把事情辦妥了,功勞是自己的,苦勞是他的。
而自己,則可以重新過上喝茶聽曲,遛鳥摸魚的快活日子!
完美!
李承乾在心裡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讚。
他當即拍板,一錘定音。
“傳孤的令旨,即刻起,擢升江都鹽稅吏趙德言為兩淮鹽政司副使,暫代本宮,全權處理鹽法改革一應事宜!”
此令一出,滿堂死寂。
針落可聞。
揚州長史等人麵麵相覷,每個人眼中都寫滿了山崩海嘯般的震撼。
他們又一次,被太子殿下的操作給秀到了。
不拘一格降人才!
殿下這是在用最直接、最蠻橫的行動,向整個大唐官場宣告他的用人標準!
不看資曆!不看背景!不看官階!
隻看你有冇有一顆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
那個趙德言,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個不識時務、處處碰壁的官場廢物。
可在太子殿下眼中,他卻是一塊蒙塵的美玉!
殿下僅憑幾句問話,就從茫茫人海中,精準地撈出了那把最鋒利、也最敢於執行改革的“刀”!
這一手“破格提拔”,看似隨意,實則深藏著帝王心術的至高妙理!
先以“日曬成鹽”,解決了“術”的問題。
再以“擢升趙德言”,解決了“人”的問題。
那麼接下來,殿下怕就是要拿那些盤根錯節的地方豪族開刀,解決“勢”的問題了!
一環扣一環,步步為營,深不可測!
想到這裡,揚州長史等人望向李承乾的眼神,已經從敬畏,昇華為了狂熱。
“殿下聖明!”
眾人齊齊下拜,聲音發自肺腑,如山呼,如海嘯。
李承乾被這陣仗搞得一懵,但還是強裝鎮定地擺了擺手:“孤乏了,你們都退下。待趙德言到任後,讓他直接來見孤。”
他現在隻想一個人靜靜。
好好規劃一下,等鍋甩出去,下一站是去蘇州看園林,還是去杭州賞西湖。
眾官員恭敬地躬身退出,整個後堂,重歸安靜。
李承乾長舒一口氣,整個人癱在了寬大的椅子上。
他感覺,自己離鹹魚的夢想,又近了一大步。
然而他並不知道。
在他看不見的角落裡,他那“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驚世之舉,正以燎原之勢,伴隨著“日曬成鹽”的奇蹟,傳遍整個江南。
無數鬱鬱不得誌的寒門士子,奔走相告,當街涕淚橫流。
無數被世家大族打壓的中小商賈,彷彿看到了黑夜中亮起的唯一燈塔。
一股名為“太子新政”的巨大風暴,正在這片富庶的土地上,悄然醞釀。
而風暴中心的李承乾,此刻正為自己成功甩鍋而沾沾自喜。
他盤算著,今晚的接風宴上,是點一道清蒸鰣魚呢,還是一道蜜汁火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