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_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 第133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_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第133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複倒是絲毫不擔心預算卡在李世民那裡過不了。

宮中的傢俱嘛,隻算原材料和人工的話,花不了多少錢,但是李複的這個“設計費”也不能少收啊。

新奇東西嘛,貴一點,那也得接受,主要還是要哄得李淵開心。

隻要李淵開心了,李世民就能順心。

他還指望著李淵騰地方,他好搬去太極宮呢。

那時候纔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順順。

一行人在弘義宮轉悠了一圈,閻立德隨身帶著泛黃的硬紙,在上麵寫寫畫畫,似乎心裡已經在琢磨著,這宮殿要如何修整了。

還要按照李複說的,將宮殿的規格提升上來。

但是弘義宮的底子已經是那樣了

這是個難題啊。

一直到了中午要吃飯的時候,兩人纔回到宮中。

李複打算去李世民那裡蹭飯。

於是,倆人就在偏殿,各自坐在各自的桌案前用飯。

李世民揮退了殿中侍奉的內侍。

“你和閆讓去弘義宮看過了?”李世民問道。

“看過了。”李複說道:“得不小一筆錢呢,二哥心裡可有準備?”

“怎麼?那裡還差什麼嗎?”李世民問道。

現成的宮殿,應該能省下許多錢纔是。

“宮殿不差,應有儘有。”李複說道:“但是看上去,不行啊,規製不夠。”

“規製不夠?那是自然的,那畢竟當初是給秦王修的。”李世民理所應當的說道。

“規製不夠,一眼望上去,便會讓人心中落寞。”李複說道:“畢竟,是太上皇。”

李複擔心的問題比李世民擔心的問題可多多了。

李淵待他好,他也要幫李淵。

“所以,我和閆少匠商議了一下,做一些改動,讓弘義宮看上去,更恢弘一些,加上內部獨特的設計裝飾,讓太上皇看了,最好是有眼前一亮的新奇感,這樣將來太上皇搬出太極宮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不高興了。”

李世民想了想,點點頭。

但是這不代表他花錢不心疼。

可是,有些事,也是一定要做的。

“因此,錢肯定是要花的,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是簡單的事情了,您想想,是不是這麼個道理。”李複說道。

李世民點頭,若是天下事都能用錢解決的話,那就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可是問題是朝廷現在窮啊。

拿出一大筆錢來花銷

李世民眉頭緊皺,心疼都表現在臉上了。

要不,自己就先在這裡湊合幾年?等國庫緩過來,再

修?

“你說的不錯。”李世民說道:“但是李複啊,現如今,大唐亦是百廢待興,實話跟你說,國庫,也不充裕啊。”

“啊?連修宮殿的錢都拿不出來嗎?”李複好奇的問道:“那,宮中內帑呢?”

還不如國庫呢

這話李世民沒好意思說。

內帑更不富裕

李複皺眉。

自己的工程款計劃要胎死腹中了?

那不行啊,現在連預算都沒出來,李世民就心疼了?

大唐,修不起個宮殿了?

當初李淵在位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啊,看李淵整天喝酒彈琵琶看美女跳舞,還以為大唐多有錢呢。

現在頡利也沒過來,李世民也沒有為了穩定局勢,搬空大唐的國庫啊。

“那完事兒了,沒錢還說啥。”李複雙手一攤,表示自己也沒有辦法。

“我不是那個意思,宮殿是要整修的,隻是規模上”

李複明白了。

這是想省錢

“問題就出在規模上,二哥,這可關乎著你的名聲啊。”李複說道。

名聲倆字就像是一杆箭,戳在了李世民的心窩子上。

自從當了太子之後,有包袱了。

老在乎名聲了。

“宮中也並非沒有高台,您站在高台上看看。”李複說道:“往西邊看,看看那弘義宮,跟這邊的宮殿比起來怎麼樣,比之東宮尚且不如,更彆說太極宮了,好歹,那是太上皇,我也實話實說了吧,您要是想傳出去好聽,彆心疼錢,錢是能掙回來的,但是想要把名聲再掙回來,就不容易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複,而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複,我發現,你這是在攛掇著我花錢啊。”李世民說道。

“您看出來了啊。”李複笑道:“是,攛掇著您花錢呢,也是,想要給太上皇該有的體麵,也為您解決了眼前的憂慮,一舉多得不好嗎?”

“你倒是坦誠。”李世民誇了一句。

他知道李複是想要給李淵爭取體麵,他也不惱怒,因為畢竟李複是李淵尋回來的,兩人關係好,這算不得什麼,他的心胸,也沒有那麼狹隘,連太上皇都容不下。

在太上皇禪位前夕,他跟太上皇和那群老臣也保證過的,往後的好日子,都會有的。

“太上皇是我的父親。”李世民說道:“你提議的事情,要做,而且要做好,戶部那邊,我來想辦法,儘量的能弄多一些錢。”

實在不行,那就由內帑補貼一些,總歸,李複說的對,太上皇的體麵很重要,他這個做兒子的,也是應當顧忌的,這些事,也是他應該做的。

不能讓人家說,李世民繼承皇位之後,就苛待太上皇。

“但是你啊,儘量的給我省一省,現在大唐難啊。”李世民說道:“軍中那邊還說,北方草原上也有異動,大唐發生這等事,我擔心頡利,又會和上次一樣,趁虛而入。”

李世民擔心發生戰爭,現如今一旦發生戰爭,國庫剩下的錢財,根本不夠支撐軍隊跟北方草原上的騎兵打仗。

打仗打的不僅僅是兵員將領,更多的還是朝廷的底蘊。

大唐雖然已經立國九年了,但是這九年來,依舊是連年征戰不修,平了劉黑闥之後,中原這纔算是熄了兵事,安頓下來。

也該是修生養息的時候了。

李世民心裡無比清楚,百姓渴望安定。

朝廷也希望安定啊,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他們希望,就能夠實現的。

太平,都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出來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