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唐:隱忍二十二年,陛下殺瘋了 > 第933章 鄴城慘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隱忍二十二年,陛下殺瘋了 第933章 鄴城慘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士兵們得知要餓著肚子攻城,軍心徹底渙散。

不少人偷偷議論:“咱們拚死拚活,監軍卻隻想著邀功,這仗打下去還有什麼意思?”

夜裡,唐軍大營中逃亡的士兵越來越多,郭子儀派人去追捕,卻隻抓到寥寥數人,更多的人早已逃進了附近的山林。

史思明很快便得知了唐軍的亂象。

他派出探子,混入唐軍大營附近,散佈謠言:“史大帥已率十萬大軍,攻克了唐軍的後方大營,郭子儀、李光弼都被生擒了!”

“安慶緒已派人向突厥求援,不日便有十萬騎兵來援!”

謠言如同瘟疫,在唐軍大營中迅速蔓延。

本就軍心不穩的士兵們,聽到這些訊息後,更是人心惶惶。

有些士兵甚至在夜裡夢見叛軍殺進營來,嚇得整夜不敢睡覺。

乾元二年二月十八日,天剛矇矇亮,鄴城上空便飄起了細雨,寒風夾著雨絲,打在士兵們的臉上,刺骨的冷。

史思明親率三萬精銳,列陣於唐軍大營以南的平原上,另外兩萬叛軍則埋伏在兩側的樹林中,等待時機。

唐軍這邊,魚朝恩強令諸軍列陣迎敵。可各營兵馬調動混亂:郭子儀的朔方軍雖按時列好了方陣,卻因糧草短缺,士兵們麵黃肌瘦,手中的兵器都有些握不穩。

李光弼的河東軍正在調動,佇列散亂,不少士兵還在低聲抱怨。

神策軍的士兵更是軍心渙散,有人甚至偷偷把盔甲卸了下來,準備隨時逃跑。

魚朝恩坐在中軍帳的高台上,看著下方混亂的軍陣,卻還在故作鎮定地對身邊的宦官說:“不過五萬叛軍,待我軍一陣衝殺,必能將其擊潰。”

他下令擂鼓,催促諸軍進攻。

鼓聲響起,郭子儀無奈,隻能下令朔方軍前鋒出擊。

朔方軍士兵雖饑餓疲憊,卻仍是大唐的精銳,聽到令旗揮動,立刻手持長矛,呐喊著衝向叛軍陣中。

叛軍前鋒是史思明麾下的“曳落河”(契丹精銳騎兵),見唐軍衝來,立刻催動戰馬,揮舞馬刀迎擊。

雙方瞬間廝殺在一起。

長矛刺穿盔甲的“噗嗤”聲、馬刀劈砍骨頭的“哢嚓”聲、士兵們的慘叫聲、戰馬的嘶鳴聲,混合著雨聲,在平原上回蕩。

朔方軍士兵奮勇拚殺,將叛軍前鋒擊退了數裡,可就在此時,唐軍陣中突然出現了混亂——神策軍將領懼怕叛軍,見朔方軍與叛軍殺得難解難分,竟下令麾下士兵後退。

神策軍一退,唐軍陣中立刻露出一道寬達數百步的缺口。

史思明在後方看得真切,立刻下令:“騎兵出擊,突入敵陣!”

埋伏在樹林中的兩萬叛軍騎兵,如同離弦之箭,從缺口處突入唐軍陣中,揮舞著馬刀,對著散亂的唐軍士兵砍殺。

叛軍騎兵的突襲,徹底打亂了唐軍的陣腳。

原本還在抵抗的河東軍士兵,見叛軍騎兵衝了過來,頓時慌了神,有人開始往後跑,接著便是成片的潰敗。

史思明見狀,又下令全軍出擊,三萬叛軍精銳緊隨騎兵之後,對唐軍發起了總攻。

“唐軍敗矣!”

“快跑啊!”

喊叫聲在唐軍陣中此起彼伏。二十萬大軍,此刻如同決堤的洪水,士兵們隻顧著逃命,根本不顧及身邊的戰友。

騎兵踩著步兵的屍體狂奔,不少士兵被自己人擠倒在地,瞬間便被亂腳踩死。

有些士兵想跳進旁邊的戰壕躲避,卻發現戰壕裡早已擠滿了人,後麵的人不斷往前擠,不少人被活活淹死在戰壕裡。

郭子儀見大軍潰敗,心急如焚。他親自手持長槍,帶領親兵衝向叛軍,想擋住叛軍的攻勢,穩住軍心。

可叛軍人數越來越多,他的親兵很快便死傷過半,身邊的將領勸道:“節度使,大勢已去,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郭子儀看著四處奔逃的士兵,眼中滿是絕望,他知道,這場仗已經輸了,再堅持下去,隻會白白送死。

無奈之下,他隻能帶著殘部,沿著黃河岸邊往西突圍。

李光弼的處境同樣艱難。

他率河東軍殘部在陣中死戰,殺退了幾波叛軍的進攻,可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叛軍卻如同潮水般不斷湧來。

他的副將戰死,親兵也隻剩下數?十人,看著遠處唐軍潰敗的景象,李光弼長歎一聲,隻能帶著殘部,往東南方向突圍。

而魚朝恩,此刻早已沒了往日的囂張。他在高台上看到唐軍潰敗,嚇得魂飛魄散,不等親兵護駕,便自己跳下高台,鑽進一輛馬車,讓車夫快馬加鞭往後跑。

逃跑途中,他嫌馬車太慢,又換乘戰馬,連監軍的印信、肅宗賜予的令牌都丟在了中軍帳中。

他的親兵見監軍逃跑,也紛紛四散奔逃,中軍帳很快便被叛軍佔領。

叛軍趁勢掩殺,唐軍的潰敗變成了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從鄴城到黃河岸邊,百餘裡的路上,到處都是唐軍的屍體。

有些士兵跑累了,倒在路邊喘息,立刻便被叛軍追上,一刀砍死。

有些士兵想渡河逃生,卻因沒有船隻,隻能跳進冰冷的黃河中,很快便被水流衝走。

黃河水被鮮血染成了暗紅色,漂浮著士兵的屍體、丟棄的盔甲、兵器和糧草,連天空中的飛鳥都不敢靠近。

這場潰敗,一直持續到傍晚。

史思明見唐軍已逃遠,且自身也有傷亡,才下令停止追擊。

此時的唐軍,二十萬大軍折損過半,近十萬士兵戰死、淹死或被自己人踩死,剩下的士兵也大多潰散,武器、糧草損失殆儘——朔方軍的五萬匹戰馬,最後隻剩下不到八千匹。

河東軍的兩萬支長矛,幾乎全部丟棄;神策軍更是全軍覆沒,隻逃回來不到三百人。

擅長以少勝多,戰無不勝的唐軍被史思明以五萬破二十萬,大破!

鄴城之戰的慘敗訊息傳到長安,肅宗李亨正在大明宮的紫宸殿中等待捷報。

當使者跪地稟報“二十萬大軍潰敗,史思明已占據鄴城”時,李亨手中的茶杯“哐當”一聲摔在地上,他踉蹌著後退幾步,扶住龍椅,才勉強沒有摔倒。

他不敢相信,自己集結的帝國精銳,竟會敗得如此慘烈。

魚朝恩逃回長安後,為了推卸責任,便向李亨誣告郭子儀“作戰不力,故意潰敗”。

李亨本就對郭子儀心存猜忌,此刻竟真的相信了魚朝恩的話,下令將郭子儀召回長安,解除了他的朔方節度使職務,改任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

可這樣的任免,已無法挽回戰局。

史思明在鄴城擊敗唐軍後,威望大增,他很快便設計殺死了安慶緒,吞並了其麾下的六萬兵馬,成為叛軍新的首領。

此後,史思明以鄴城為基地,不斷出兵襲擾唐軍,先後攻占了魏州、相州等地,大唐的河北防線再次崩潰。

而唐軍這邊,經此一敗,元氣大傷。

各鎮節度使損失慘重,短期內無法再集結大規模兵力;江淮地區的糧草因這次潰敗損失過多,後續補給難以為繼。

更重要的是,士兵們的士氣跌到了穀底,不少人對平定叛亂失去了信心,逃亡現象愈發嚴重。

郭子儀被召回長安後,雖未被治罪,卻被閒置在府中。

他看著長安街頭日漸蕭條的景象,想起鄴城之戰中戰死的士兵,心中滿是悲憤。有一次,他對前來探望的將領說:“若當初陛下能信任諸將,設元帥統一號令,何至於有今日之敗?如今叛軍勢大,恐怕安史之亂,還要遷延許久啊。”

有一句話,他藏在心裡沒有說,九位節度使各個做統帥,不說擊破史思明的叛軍,消耗拖延而勝是遲早的事情。

可萬萬不該九人各領一軍,讓一個不懂軍事的太監指手畫腳。

陛下糊塗啊!糊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