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瘋狂作死,李二竟奉我為神 第二十九章 新型醫館
-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在旁聽得也是震驚不已,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不可思議。
他們何嘗不知晉陽公主的病症?
那些自詡醫術高明的禦醫們,在公主麵前也隻能搖頭歎息,開出的藥方無非是治標不治本的調理之藥,從未有人能像眼前這位老郎中一般,一語道破病根。
老郎中麵對李世民近乎失態的追問,卻依舊麵不改色,他輕輕捋了捋稀疏的鬍鬚,深邃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但也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專業和沉著。
他緩緩搖頭,聲音低沉而平穩。
“這位仁兄,這小娘子之疾,並非新發,病根深種,要根治,卻不是這般簡單。”
李世民的心臟猛地一沉,彷彿從雲端跌落,臉上剛剛燃起的希望之光也隨之黯淡了幾分。
尉遲恭的眉毛也擰成了一團,粗聲粗氣地問道:
“怎地不簡單?難道神醫也治不好嗎?!”
老郎中冇有理會尉遲恭的質疑,目光落在診床上依舊眉頭緊鎖的晉陽公主身上,語氣中帶著幾分憐惜。
“這小娘子自幼體弱,身子骨孱弱不堪。如今下重藥,雖能速效,卻隻能壓製病症,使其不再發作,卻難斷根。”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李世民。
“許縣令曾言,此類感染之症,欲根除,需一種名喚‘抗生素’之物。”
“抗生素?”
“許縣令?”
李世民、長孫無忌和尉遲恭三人聞言對視一眼,皆是麵露疑惑。
又是許元?!
許元還懂醫術?
還有,這個什麼抗生素,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個名詞對他們而言,如同天書。
老郎中看到他們茫然的神色,也不意外,繼續解釋道:
“此物乃是長田縣令許元,從古籍殘篇中偶然所得的奇方,經他改良研製而成,據說對尋常的感染之症有奇效,能夠徹底根除病灶。”
“隻是,此物現如今仍在研製之中,產量稀少,且藥效對人各異,並非所有病症都能對症下藥。”
他微微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遺憾。
“尤其你姑娘這舊疾,病因複雜,藥效還需精準匹配,目前尚不能確定是否合她的病症,冒然使用,反而不美。”
李世民聽完,心中五味雜陳。
希望再次被點燃,卻又被現實潑了冷水。
他看向老郎中,眼神頓時有些黯然。
他拳頭微微攥緊,但很快又鬆開,帝王的心智讓他迅速接受了現實,轉而尋求次優解。
“那……依老丈之見,如今當如何是好?”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疲憊。
老郎中看出了李世民的失望,但眼中卻帶著一絲寬慰,他輕輕捋須,語氣柔和地安慰起來。
“仁兄不必憂心,儘管不能立時根治,但老夫卻可先為小娘子調理身子,減輕其痛苦。”
“待她身體稍有起色,再輔以其他溫和藥方,假以時日,雖不能完全斷絕病根,卻也能大大減少病症發作之苦,讓她能與常人無異。”
“如此,待許縣令那‘抗生素’研製成功,且藥性穩定,找到適合小娘子的配方時,再行徹底治療,豈非兩全其美?”
李世民聞言,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雖然不是立竿見影的“根治”,但能夠緩解兕兒的痛苦,讓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對他而言,已是莫大的恩賜。
他當即毫不猶豫地連連點頭:“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多謝老丈!多謝老丈!”
李世民心中對這位老郎中感激涕零,這比那些隻會開些平庸藥方、收著天價診金的禦醫不知高明多少。
老郎中見狀,便不再多言,他轉身走到桌案前,拿起一支細長的毛筆,在幾張裁剪整齊的白紙上迅速地寫下了一連串的藥方。
“按此方抓藥,先服三日,每日兩次,早晚各一次,服藥期間飲食清淡,忌生冷油膩。”
“行了,去那邊交錢吧。”
老郎中將寫好的藥方遞給李世民,並細細叮囑道。
李世民恭敬地接過藥方,心中默默估算著這幾服藥的價錢。
以皇宮禦醫的藥方為例,其中一味稀有藥材便能價值千金,更何況是這般精準對症、效果奇特的方子?
他暗自盤算著,至少也要數百兩銀子,甚至可能上千兩,他都已經準備好出錢了。
自從進入長田縣以來,每處都要花錢,但這一次,確實唯一一次讓他花得心甘情願的。
他抱著晉陽公主,小心翼翼地離開了診室,徑直走向了醫館大廳一側的藥房櫃檯。
“老丈,這是楊老開的藥方。”
李世民將藥方遞給藥房內一位年輕的夥計。
夥計接過藥方,隻是匆匆掃了一眼,便從身後的藥櫃中精準地抓取藥材,動作熟練而迅速,不多時,便將幾包藥材用油紙包好,遞了過來。
“共計……五百文。”
夥計的聲音波瀾不驚,彷彿在說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數字。
“什麼?!”
李世民聞言,整個人都僵在了原地,就連手中的藥包也差點冇拿穩,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他是不是聽錯了?
五百文?
不是五百兩銀子?也不是五十兩銀子?
他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麵前的年輕夥計,又低頭看了看手中的藥包,彷彿懷疑自己是在做夢。
尉遲恭和長孫無忌也驚呆了。
長孫無忌的表情更是精彩,他原本已經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結果卻聽到了一個如此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這等藥方,在長安的任何一家藥鋪,冇有十兩黃金根本拿不下來。
甚至那些所謂的“神醫”,隨意開張方子,便能收取數十兩乃至上百兩的診金,而眼下,僅僅五百文?
李世民艱難地嚥了口唾沫,再次確認了一遍。
“這……這隻需如此些許?!”
夥計見慣了這種反應,臉上依舊掛著得體的微笑,語氣淡然。
“正是如此,這位先生。”
李世民付了錢,接過藥包,走出醫館大門時,整個人都還處於一種恍惚之中。
他回頭望向這座看似普通卻內藏乾坤的醫館,眼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慨。
“此醫館……當真聞所未聞!”
“不僅收費低廉,就連裡麵的那些什麼內科外科啥的,看起來好像也十分專業。”
李世民喃喃自語,語氣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抱著懷中雖然痛苦但已然穩定下來的晉陽公主,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方纔在醫館內的所見所聞,徹底顛覆了他對醫者和醫術的認知。
一個簡單的醫者,竟然能細分為內外皮呼吸等諸多科室,各司其職,各有所長。
長孫無忌此時也走上前來,他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醫館的牌匾,臉上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陛下所言甚是。”
他輕撫著下巴的短鬚,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如此細分下來,各科郎中便可專精其道,將心思傾注於一隅。這不僅僅是提高了診治的效率,更是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醫道。”
他微微停頓,聲音帶著幾分激動。
“如此一來,郎中們便能潛心鑽研醫術,不被其他雜事所擾,更能尋得更多救治之法。”
“想想看,每個郎中都隻精研一科,日積月累,所學所精,豈非比那些駁雜不精的郎中強上百倍?!”
“這不僅能大大提高診治之效,更能免去誤診、拖延,大大降低病人因耽誤而導致的不幸!”
“如此仁醫仁術,豈非福澤百姓之舉?此許元,當真有大才也!”
長孫無忌的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他自然能看得出這醫館如此佈局,可以節省大量的世間不說,還能更高效的發揮出各個郎中的本事。
他的話語讓李世民心中的震撼愈發強烈,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這長田縣的模式,簡直是對傳統醫術的顛覆與昇華,其背後蘊含的道理,竟與他治國安邦的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