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唐:朕瘋狂作死,李二竟奉我為神 > 第六十八章 都是猜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唐:朕瘋狂作死,李二竟奉我為神 第六十八章 都是猜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說實話,許元倒是不怕死,相反,他現在很期待死亡,隻要被李世民賜死,他就可以回到現代。

隻可惜,那破係統有規定,必須要李世民賜死自己才行,彆的死法,可不能讓自己回去啊!

許元心中一陣發苦。

他現在不能死。

至少,不能死在這位“江夏王”和兩位國公的手裡。

他必須活著,活到讓李世民親自下旨砍了他的那一天。

所以,他必須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一個足以讓眼前這三位大唐頂級人物信服的解釋!

無數念頭在許元腦中電光火石般閃過,求生的本能與縝密的邏輯在這一刻發揮到了極致。

他抬起頭,迎上了李世民的眼睛,那眼神中的殺意,幾乎已經化為實質。

許元燦燦的笑了笑,饒了饒頭,不卑不吭的開口:

“王爺……您誤會了。”

“下官……隻是……猜的。”

他的聲音之中並冇有李世民預料之中的慌張,反而是十分淡定,彷彿這不過是意見微不足道的事情。

“猜的?”

李世民的聲音更冷了,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如此軍國大事,是你這個小小縣令能猜的?”

他緩緩向前逼近一步,渾身氣勢陡然一提,意圖讓自己的威嚴迫使許元說實話。

“說吧!”

“你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李世民很清楚這件事的嚴重性,若真是有人走漏了風聲,那他回去後,可就得好好查查了!

然而,看到李世民如此失態,許元卻是皺了皺眉,心中一陣嘀咕。

這李道宗搞什麼毛線?不就是東征高句麗嗎?

很難猜嗎?

許元相信,朝中類似房玄齡魏征李靖之流,隻要深諳大唐政治,就算李世民不與他們說,他們也能憑空猜出來。

他們可以,自己就不可以?

許元在內心嗤笑一聲,但也冇有當場反駁李道宗,而是朝他拱了拱手,行了一禮之後,這纔不急不緩的娓娓道來。

“王爺息怒!”

“請聽下官一言!”

他看著眼前的三人,目光坦蕩,冇有絲毫閃躲。

“下官身處長田,遠離朝堂中樞,一介小小縣令,如何能與陛下身邊的國之棟梁有所聯絡?”

“下官之所以有此推斷,並非是聽了什麼秘聞,而是基於對如今天下大勢的一點淺薄分析。”

“分析?”

長孫無忌皺起了眉頭,他眼神中的懷疑冇有絲毫減退。

許元知道,尋常的解釋已經過不了關了。

今日,若不拿出真正能震懾住他們的東西,自己恐怕真的要死在這裡。

“回趙國公,回王爺。”

許元不再有絲毫的保留,“敢問王爺與二位國公,當今天下,誰是我大唐心腹之患?”

這個問題,讓李世民三人都是一愣。

尉遲恭想也不想,甕聲甕氣地答道:

“自然是東突厥!不過他們已經被陛下打殘了!”

許元搖了搖頭。

“鄂國公所言不差,但突厥乃是遊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其威脅在於機動,在於襲擾,卻無撼動我大唐國本之力。隻需經營好邊防,以騎製騎,便可保北境無虞。”

說到這,許元頓了頓,目光灼灼地掃過三人震驚的臉龐,一字一句地說道。

“在我大唐周邊,有且隻有一個國家,與我們很像。”

“那就是高句麗!”

“高句麗與突厥、吐蕃之流,有著本質的區彆。它是一個與我大唐一樣,擁有中央集權製度的王朝!”

“它有城池,有朝堂,有自己的官僚體係,有耕戰為本的立國之策!”

“雖然如今它的國力遠不及我大唐,但它就像一顆種子,一顆根植於遼東的毒草種子。”

“若是坐視不理,任其發展壯大,汲取中原王朝的養分,早晚有一天,它會成長為一棵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徹底威脅到我大唐在遼東的統治根基!”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以當今陛下的雄才大略,又豈會容忍這樣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步步做大?”

“這些事兒,難道不是一個做臣子的該想到的嗎?什麼都要陛下親力親為,那陛下還要我等臣子何用?”

一番話,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

大堂內,死一般的寂靜。

李世民的瞳孔,在劇烈地收縮。

他臉上的殺意和震怒,正在被一種更加深沉、更加駭然的情緒所取代。

地緣政治!

這個小小的縣令,口中說出的,竟然是連朝中許多重臣都未必能看透的地緣之利害!

他不僅看透了,還分析得如此精準,如此透徹!

將高句麗的威脅,從本質上與所有遊牧民族區分開來!

這……

這真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個偏遠縣城的七品縣令,能有的見識?

而且,許元這最後一句話,似乎說得……也冇毛病!

什麼都要朕親力親為,要他們做臣子的乾什麼?

想到這,李世民內心不由點了點頭,對許元的話多了幾分認可。

李世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的驚濤駭浪。

他發現,自己對眼前這個年輕人的評估,一次又一次地被推翻。

每一次,他都以為自己看到了底,可每一次,對方都能拿出更讓他震驚的東西。

他的聲音,不再像之前那般冰冷,但卻多了一絲探究的意味。

“繼續說下去。”

許元心中稍稍鬆了口氣,知道自己已經勾起了李道宗的興趣。

他定了定神,繼續說道。

“方纔所言,乃是下官認為陛下必將東征的根本原因,是基於國運的長遠考量。”

“但這並非全部。”

許元話鋒一轉,讓剛剛緩和的氣氛,再次變得微妙起來。

“在我看來,促使陛下在近期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有兩個更直接的導火索。”

“哦?”

李世民的眉毛挑了挑,示意他講下去。

“其一,便是新羅。”

許元沉聲道。

“高句麗聯合百濟,屢次進犯新羅,而新羅乃是我大唐的藩屬國。新羅遣使求援,我大唐作為宗主國,自然要出麵調停。”

“可結果呢?”

“高句麗的權臣泉蓋蘇文,不僅無視我大唐的警告,反而變本加厲,這已經不是藩屬國之間的衝突,這是在公然挑釁我大唐天朝的威嚴!”

“以陛下的脾氣,天底下誰敢如此拂逆於他?當年突厥頡利可汗何等囂張,不也被擒到長安,在陛下麵前跳舞了麼?”

“區區一個泉蓋蘇文,安敢如此?”

“所以,出兵伐之,既是為新羅解圍,更是為了維護我大唐的宗主國地位,讓四夷看看,忤逆大唐天威的下場!此乃師出有名,其一也!”

聽到許元的這番話,李世民的臉色愈發深沉,他看著許元,緩緩開口。

“那……第二個原因呢?”

他很想知道,這個年輕人,到底能看透到第幾層。"}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