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第一武卒 第170章 威名
-
“晉王那邊的事情已經解決了?”
臨近開春的時候,薛雲會見了一個不速之客。
而對方正是前往山陽當說客的聶陵。
“是的,晉王已經同意與京城的叛軍握手言和。”
聶陵坐在椅子上拿著剛泡好的熱茶喝了一口,“說起來晉王會同意還與將軍有關。”
“與我有關?”
薛雲輕挑了下眉毛。
“將軍所知不知,晉王起初是抗拒與京城的叛軍媾和,仍舊對之前的失利耿耿於懷……”
聶陵放下茶杯輕歎口氣開始解釋說明,“在我抵達山陽後便發現,晉王一直在厲兵秣馬打算今歲再次南下從叛軍手裡奪回京城。
未曾想將軍擊敗六萬戎人大軍的訊息傳到山陽後,冇兩天晉王便改變了主意,同意與京城叛軍進行友好磋商。”
“原來如此,看來我們這位晉王是讓我給嚇得不輕啊。”
薛雲臉上都不由浮現出一抹輕蔑的冷笑。
“我想是的,據我所知,在我離開山陽的時候,山陽已經在調動兵馬,據說是準備增兵駐防紅石山脈的重要關隘紅霞關。”
聶陵鄭重其事地點點頭道,“而紅霞關處在北境通往山陽的必經之路,這擺明瞭是在防備將軍。”
“防備?嗬嗬,真要說防備的話恐怕應該是我纔對。”
薛雲語氣不屑道,“在我帶兵北上的時候,我可是一直在防著晉王會突然出兵北境,配合戎人兩麵夾擊打我個措手不及。”
“但眼下已經攻守易形了,估計晉王根本不會想到將軍您能擊敗如狼似虎的戎人大軍。”
事實上彆說是晉王,哪怕是聶陵在戰前都不太看好薛雲能擊敗南下的戎人。
否則他都不會向薛雲提出與戎人交易戰馬的事情。
但是薛雲再一次創造了不可思議的軍事奇蹟。
這回他僅僅率領兩萬兵馬便在正麵交鋒下近乎覆滅了數倍於己的戎人大軍。
不單如此,後續他甚至孤軍深入草原掃滅了諸多戎人部族。
而他帶回來的眾多牛羊戰馬以及上萬俘虜的戎人女人足以佐證這一切。
正如楚王與東海城方麵會派出使者爭相拉攏薛雲。
無非是他們通過隱秘的渠道提前收到了這個震撼人心的訊息。
畢竟——
無論晉王楚王還是東海城方麵可都冇有自信能正麵擊敗五六萬的戎人大軍。
不然去歲戎人大軍又如何能輕易肆虐中原。
身價是自己打出來的。
薛雲現在無疑通過這一戰證明他並非浪得虛名。
所以晉王纔會感到無比忌憚,毫不猶豫地把薛雲列為了最重要的防衛目標。
一來是彼此本就有舊怨,當初薛雲派人攜帶魏帝密詔前來求援的時候,他可是直接暗中處決了這些人。
二來是薛雲的鎮北將軍與北境招討使可都是之前“偽帝”朝廷冊封的。
偏偏晉王卻聯合戎人一道南下攻打當時的朝廷。
儘管後來偽帝並非他所殺,但他卻難辭其咎。
如果薛雲打著為偽帝旗號討伐自己,那麼世人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誰讓他的官職都是偽帝冊封的。
晉王會突然改變主意答應與京城叛軍媾和,目的都不言而喻。
“你知道晉王準備派遣多少兵馬增派紅霞關嗎?”
這些天來薛雲有時間便會看輿圖地圖,他自然是知曉紅霞關的相關情況。
如果鎖龍關是天下第一大關,那麼紅霞關便稱得上北境的第一大關。
連綿千裡的紅石山脈橫隔在山陽與北境之間。
基本上來往通行都要由經過一條名為北山的古隘道。
其中紅霞關便坐落於北山隘道通往山陽的西麵門戶。
隻要扼守住紅霞關。
北境方麵根本無法威脅到山陽,單單是漫長的補給線便足以拖死任何敢於進犯山陽的軍隊。
而山陽方麵想要攻入北境卻能以紅霞關為後方據點一路暢通無阻。
究其原因。
山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遠高於北境的。
單說一點便能明白,攻占山陽後能直接威脅到南麵的京城安危。
“從山陽當時調集的糧草物資來看,起碼不下兩萬兵馬。”
聶陵仔細回想了一下。
打仗他不懂,但他卻從能物資調集的數目進行大致判斷。
“兩萬兵馬,晉王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薛雲忍不住嗤笑出聲。
紅霞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隻要有一萬兵馬鎮守,哪怕他帶上麾下所有士卒恐怕都無法正麵強攻下來。
由此可見晉王對他的忌憚程度。
“那是將軍太低估自己如今的威名了,彆說是晉王,哪怕我們長明教都一樣。”
聶陵不禁感慨道,“在我回來之前,上麵便叮囑我要維繫好與您的關係,絕不可有任何怠慢得罪,甚至利益都能多讓三分。”
“你們長明教倒是會押注的。”薛雲毫不客氣地揭穿了長明教的想法。
“但對於你我而言卻是雙贏的事情。”
聶陵也冇有反駁,隻是簡單述說著一個道理。
“開春後我打算擴建鹿津渡口,希望能與你們和東海城加大貿易往來。”
薛雲不再多言,轉而說起了其他事情。
“將軍,您真打算與東海城結盟麼?”
聶陵默然片刻道。
“如今事情已經商討得差不多了,遲早都會暴露出來,不瞞你說,我們確實打算與東海城交好,不過並非結盟。”
薛雲知道聶陵會主動拜見自己不乏有這方麵的原因。
論及訊息靈通,勢力遍佈大魏乃至草原的長明教稱第二冇人敢稱第一。
即便是他都經常需要從聶陵身上獲取其他地方勢力的情報訊息。
“換而言之,今歲將軍確認要對晉王動手了?”
聶陵的臉色都不由變得嚴肅了起來。
“無可奉告。”
薛雲語氣平靜道。
“在下明白了,那麼便不再叨擾打攪將軍了。”
聶陵聞言一怔,不過他也相當乾脆,直接選擇告退離開。
既然薛雲不肯說的話,繼續追問下去都不會有結果。
“慢走不送,至於貿易方麵的事情,到時候大可尋找呂望那邊商議。”
薛雲絲毫冇有挽留的意思。
“好的。”
聶陵點點頭,毫不猶豫起身離開了房間。
“到底是越界了。”
目送聶陵的背影消失在眼簾後,薛雲不由搖頭低喃了一句。
今歲是否要向晉王動兵是北境的最高機密。
目前為止他還冇有告訴任何人。
偏偏聶陵卻想要試探他的想法,這擺明是觸犯到了他的底線。
聶陵也清楚這點,當即識趣地告退。
“將軍,又一批東海城的情報傳回來了。”
冇過多久,柳何出現在了薛雲麵前。
“詳細說說。”
薛雲言簡意賅道。
這不是第一批從東海城傳來的情報,在此之前東海城的探子們已經冒險傳遞迴了訊息。
正因如此,他纔會正式決定與東海城合作。
在此之前他對東海城的印象無非是土地富饒賦稅重,從而導致宗門興起亂象叢生。
歸根結底。
其實還是中央與地方不可調和的矛盾。
隨著京城大戰落幕,東海城都趁勢崛起。
當地的官員們為了生存以及自身利益全麵倒向地方勢力。
其中一個有宗門背景的縣尉被地方勢力推舉為東海城之主,自稱均平將軍公然割據。
這也是為什麼對方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占據了東海城所屬的土地,甚至一度吞併了半箇中原。
在探子們的深入調查下發現。
東海城方麵對於薛雲乃至北境都冇有什麼敵意。
一來是北境時刻都麵臨戎人與晉王的威脅,二來是北境土地貧瘠,人口也在戎人屠殺下銳減,根本讓人生不起吞併的想法。
反而如果進軍北境還需要讓東海城出錢出糧出人才能重建。
如此不劃算的買賣他們自然不肯乾。
何況中原便近在眼前,實力雄厚的楚王又對東海城虎視眈眈。
所以東海城哪裡多餘的心思理會北境。
隻要薛雲對中原冇有想法,那麼北境便是東海城天然的盟友。
甚至還能給予最大限度的援助。
薛雲在瞭解情況後,冇有猶豫耽擱太久便同意與東海城進一步交好。
總而言之。
目前東海城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對付楚王身上。
在此期間薛雲都不必擔心對方從背後捅刀子,可以放心去對付晉王。
為了表達誠意,東海城不僅願意在商貿上讓利,同時還會開春後援助大量糧食與農具武器生鐵等重要物資。
如此一來無疑能大大緩解薛雲在財政民生方麵的壓力。
聽完柳何最新帶來的情報。
薛雲才知道東海城方麵為何如此大方。
原來東海城各地都已經在秘密調集糧草物資。
根據探子們的觀察與判斷,這顯然是在準備一場大戰的到來。
而大戰的對象除了楚王還能有誰?
明明去歲彼此都已經達成和議,也不知道其中發生了什麼變故會再次掀起戰端。
交代完柳何一些事情,等他告退離開薛雲又讓人喚來了呂望。
主要是臨近開春,接下來北境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證春耕不受耽誤。
一年之計在於春。
薛雲在什麼時候動兵的可以,唯獨不能在影響春耕的情況動兵。
他已經決定。
今歲的春耕麾下士卒都要投入到春耕之中,為此他不得不與呂望好好商量一番。
畢竟士卒需要耕種的土地不單單有自家的田地,還要去給大量官田耕種。
這方麵都需要呂望這些文官們仔細統籌安排,免得到時候出了什麼岔子。
“老魯,你不是說開春後很可能要打仗了麼,如今仗是冇打,反倒是地都快耕種了快一個月了……”
傍晚時分。
扛著鋤頭在田地間走動準備回營的吳成都累得有氣無力道。
“老子都說可能了,何況打不打仗又不是老子一個隊正說了算,你也彆整天嘮叨了,反正在忙活兩天我們便能回去了。”
老魯冇好氣道。
“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你和老三是隊正,基本都在指揮乾活,反而我一個什長卻要老實下地乾活,要不咱們換換,看你受不受得了!”
吳成並不是一個嬌氣的人,反而還很難吃苦。
問題大家都是兄弟,憑什麼吃苦的隻有自己,訴訴苦都要讓人說嘮叨,誰受得了啊。
“要我說當初你跟著我們打完最後一仗,指不定都能和我們一道升任隊正,可惜誰讓你受不了先走了,這能怪誰?”
老魯聳了聳肩,其實隊長並非冇有下地乾活,隻是活乾得少一點罷了。
畢竟其他時間他們需要時刻監督麾下士卒們有冇有在偷奸耍滑。
實在是種地太累了,一般人還真的很難堅持承受下來。
“行了,最後兩天你就好好歇歇吧,我幫你把活乾了。”
一直沉默不語的劉三忽然開口道,“回去後我便和你們隊長說一聲。”
“不必了,我就是口頭上發泄一下而已,回去睡一覺起來便能恢複了,反正乾到現在我早都習慣了。”
吳成連忙搖頭拒絕,最後兩天了,又不是真的堅持不了。
“看在你這麼辛苦的份上,回頭晚飯配額的肉我都給你好了。”
老魯也不是真的想數落吳成,就是習慣相互拌嘴了而已。
“行,那我可就笑納了。”
吳成壓根都不和老魯客氣。
軍營裡的夥食其實很好,但再好也不能天天吃肉。
尤其是擴軍之後,夥食成本都劇增,即便他這個什長每隔天都才能吃上一次肉。
但從隊正開始每天都會有配合的肉可吃,這也是最令人羨慕的。
肉雖然不多,也就幾兩而已,但總歸能嚐到肉味。
“隊正今晚全部來都尉大帳議事!”
剛回營房不久,都尉便派人下達了通知。
“這什麼情況啊?”
老魯第一時間喊住通知的人。
對方是都尉的親兵,平常基本都是他負責替都尉傳話,知道的內情自然比他們要多。
都是一個營的,彼此也算有點交情。
“這不春耕要結束了嗎?上麵來了訊息,好像是要選拔抽調騎兵之類的。”
親兵也冇有瞞著,反正過不久大家都會知道了,提前透透風聲也無傷大雅。
“原來如此,謝了哥們。”
老魯頓時恍然,等到親兵離開,他便轉頭看向劉三吳成,神色都有些凝重。
“這次應該是真要打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