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魏梟臣 > 第68章 生兒如大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魏梟臣 第68章 生兒如大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劉靈助當年在幽州,掀起的彌勒教動亂聲勢不小。

他也因此成為和法慶、法秀、李歸伯齊名的人物。

並稱彌勒教三大妖人。

陳雄提起劉靈助,陳雅年馬上想起是誰。

得知劉靈助化名法真,準備在洛陽實施火燒永寧寺的叛亂計劃,陳雅年驚得差點栽下驢背。

“火燒永寧寺?這夥亂賊竟如此狂悖!他們怎麼敢!?”老陳失聲驚呼。

陳雄道:“劉靈功已經詳細供述賊黨計劃。劉靈助潛藏地點無人得知,目前他隻知曇護被殺、慈勝之被擒,並不知道親弟弟劉靈功落入我手。

我命李武安按照劉靈功提供的聯絡方式,在東郭小市留下劉靈功親筆信,讓劉靈助誤以為他已經順利逃脫。

距離盂蘭盆會不剩幾日,時間緊迫,明日我就帶上劉靈功去見徐紇。”

陳雅年猶豫了會,“徐紇出身寒微,用人也偏向於寒素士人,若能得其提攜,對你仕途的確大有助益

隻是徐紇在朝中無甚根基,恩倖名聲也讓宗室、勳貴、諸多漢姓高門對其敬而遠之

大郎投效徐紇,利弊摻半,你可要考慮清楚”

陳雄笑道:“正因徐紇根基薄弱,全靠鄭儼提攜,太後寵幸纔有今日,我主動送上一樁大功,他纔會更加重視。

以徐紇才智,應該明白一支民夫性質的明堂隊,和一支能征慣戰的明堂隊,對於他的幫助和意義截然不同。

我要做的,就是幫他改造明堂隊,借他之勢助我掌兵權,再以我之兵權反助他鞏固地位!

我投徐紇,就如徐紇當年投鄭儼,不過是為自己尋一條接近太後的門路。

接近太後,纔有機會掌權!”

陳雅年撚鬚歎口氣,“為父明白你的意思。隻是這條路不好走,沿途皆是荊棘暗箭,萬一哪日太後歸政,天子親權,凡太後所用之人,恐怕都難逃黜落”

陳雄道:“太後正值盛年,無病痛之憂。

經曆元叉背刺,她對權柄異常執著,絕不會輕易交權。

天子年幼闇弱,宗室王公大多受過太後恩惠,更加不會冒險得罪太後而親近天子。

阿爺擔憂不無道理,好在短期內無須多慮。

何況,我投效太後也並非要死忠於她,同樣也是借勢掌權而已。

大魏根基朽爛,元氏宗室奢靡**,天下反旗林立,漢末亂世即將重演!

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積蓄實力,為亂世開啟做好準備!”

陳雅年撚著須沉默不語。

以前他還對大魏朝廷抱有幻想,對天下形勢抱以樂觀態度。

經過此次殖貨裡騷亂,他才真正看清楚,洛陽繁華之下,卻是元魏社稷根基的崩壞。

以高陽王元雍為首的宗室王公,躺在百姓膏脂之上奢靡享樂。

胡太後癡迷佛事,軍國政令交由三大恩倖決斷。

天子元詡隻是擺設。

崔盧李鄭王一眾漢姓高門隻知維護自身門閥利益,關起門來過自家日子,對國事鮮有建樹。

素有賢名的東平王元略,朝野上下對其歸國抱有極大期望。

希望他像昔日的任城王元澄、彭城王元勰一樣,以宗王身份挑起國事重擔,革新除弊,為大魏注入新鮮血液。

隻可惜,元略歸國以來,除了奏請削減百官職田,再無彆的有用諫言。

就這一條,還引來百官咒罵。

關中叛亂仍在繼續,河北旱情仍然嚴重。

南梁在江淮挑釁不斷,青州、兗州等關東之地,叛臣反民接連湧現,根本鎮壓不完。

就連洛陽京都,也被彌勒教滲透多年,暗地裡還有不知多少亂賊。

大廈將傾四個字,浮現在陳雅年心頭。

“昔年道武複國,太武定鼎,獻文、孝文兩朝治世,宣武南伐,大魏何其昌盛!

不想二十年後,國家竟衰敗至此”

老陳痛心歎息。

陳雄道:“孝文帝移風易俗,也不過是為大魏強行續命。

後繼之君既無魄力、也無能力改革門閥、重塑吏治,大魏衰落已是必然結局。

胡漢合流,門閥複興,隻能緩和上層鮮卑貴族和漢姓高門矛盾。

可更廣大的中下層寒門庶民,卻由此失去晉身階梯。

六鎮之亂應者如雲,便是最好佐證。”

陳雅年默然了會,“現在為父才明白,為何你如此執著於兵權。

倘若方鎮之禍不可避免,手握兵權的確纔是最可靠的保命之道。

生兒如大郎,為父無憂矣!”

陳雄笑道:“孩兒主要精力必然放在軍中,朝廷裡的事,還需要阿爺多多費心。”

陳雅年一臉愧色:“可惜為父才德微薄,官職低微,幫不上太多忙”

“阿爺才能何止一個小小導官署令丞,欠缺的不過是個機會而已!”陳雄寬慰道。

老陳的才華自不用多說,若無真材實料,當年也不可能被出鎮冀州的元愉辟召為僚佐。

元愉私德有虧,但才學在宗室裡堪稱少有。

隻是冇把才能用在正途上。

老陳這麼多年,屈居一個導官署令丞之職,當真是委屈了。

陳雄心裡有些想法,但還冇到施行的時機。

“此次多虧有你,才保陸氏一家平安脫險。

也正因如此,雉娘愈發想要撮合你與姝兒婚事”

談及陸氏,老陳搖搖頭滿臉無奈。

想來陸雉又冇少在他耳邊唸叨。

“平心而論,為父不願讓你娶姝兒。

陸氏不複當年,遷居中州後,宗族勢力幾乎斷絕,娶陸氏女對你幫助不大”

陳雅年看著他,“你想統兵掌權提振門第,婚嫁之事須得慎重考慮。這位正妻人選,最好能為你帶來一番助益。”

陳雄笑道:“我也不想過早考慮婚事。阿母的好意,隻能暫時忤拂,還請阿爺多多開導。

姝兒賢惠,隻是為長久計,陸氏不在考慮之內。”

老陳和他說的話,是父子間的交心之言。

的確摻雜不少功利、算計在內,可方今世道,婚嫁聯姻是壯大勢力的一大捷徑。

他想在亂世裡走得更遠、更穩,這一步必須精心考量。

陳雅年又笑道:“陸氏經營有道,家底不薄,遠不止你在殖貨裡看到的哪些。

希望陸濟、陸霖經過此次劫難,能夠看清楚當今形勢,不再對攀附高門抱有期望。

亂世裡先保住性命,才能談其他。

若陸氏願以家財助你招募兵卒,補齊你那一幢明堂隊缺額,應該不成問題。”

陳雄疑惑道:“殖貨裡一場暴亂,家家戶戶遭到洗劫,陸氏就算有家財,隻怕也保不住!”

老陳捋須搖搖頭:“莫要小看陸濟、陸霖,狡兔三窟的道理,他們豈會不懂?

此事你無須多管,雉娘自會去找他們分說。

要讓陸氏主動投納,而非你出麵遊說!”

頓了頓,老陳又道:“假若陸濟願意把姝兒給你做妾,兩家也算親上加親,自然最好!

陸氏自家人,用起來也放心。”

“”

陳雄哭笑不得,“阿爺幾時有這份心思?”

陳雅年哈哈笑了兩聲,罕見地露出幾分“奸商”嘴臉:“兩年前我去說親,陸濟支支吾吾。現在反悔卻是晚了,還得叫他倒貼!”

看著老陳滿臉“得瑟”,陳雄忍俊不禁。

老陳當年受的一點小怨氣,如今全都討還回來,也算在兩位妻兄麵前長了臉麵。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