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梟臣 第87章 記住他
-
夜幕籠罩,銅駝街上黯無亮色,難覓微光。
角樓上的王公大臣們,看不清剛纔陳雄和賊將李順之間的戰鬥。
隻遠遠看到兩人兩騎凶猛對衝,交錯瞬間,那員長刀賊將栽下馬背!
然後那員不知名小將,和北中府司馬高千說了幾句話,就拖著賊將屍體往角樓方向趕回。
一眾王公大臣注視下,角樓正下方的大道上,從黑夜中走來一人。
他跨騎戰馬,全身鎧冑,倒拎一杆錘頭兵器,馬匹後邊拖著一具屍體。
戰馬走得不疾不徐,蹄噠~蹄噠的馬蹄聲,清脆迴盪在幽暗清寂的銅駝街大道上。
高陽王元雍、東平王元略、城陽王元徽、司徒元欽、衛大將軍穆紹、中書令袁翻
一眾宗王公卿、勳貴高門麵麵相覷。
“此人方纔擊殺了那名大刀賊將?”元雍狐疑地問道。
“隻一個照麵,那大刀賊將便已墜馬,不是此人所殺,又能是誰?”
輩分更高,年紀也更長的司徒元欽沉聲道。
元略驚詫道:“那員大刀賊將能和高千鬥個旗鼓相當,卻被這不知姓名的小將一合擊殺?
縱使楊大眼、傅豎眼、慕容白曜、崔彥伯四大猛將,亦不過如此!”
穆紹環顧左右:“此君是哪位王公幕下?現居何職?何不請上來一睹風采?”
“不知!”袁翻、裴延儁等人皆是搖頭。
元徽打著酒咯,“如此猛士若無恩主豈不可惜?既然不是諸位門下,我自出麵收來”
徐紇、元子攸、楊昱聯袂走來。
徐紇聽到元徽說話,捋須笑而不語。
元子攸饒有深意地看他眼。
也不知徐紇從哪裡得來這麼一位年輕勇將。
如此人才竟投在一個恩倖門下,當真是暴殄天物。
楊昱看了眼徐紇,笑著對眾人道:“諸公有所不知,這位小將是新除虎奮將軍陳雄,出任明堂隊右長史、兼前軍司馬!
簡拔陳雄之人,正是徐侍郎!”
“明堂隊!!?”
元雍、元略、元徽、穆紹等人滿麵驚詫。
明堂隊不過是支雜兵,竟出了這麼個勇將?
頑石裡還能燒出連城璧?
“嗬嗬~徐侍郎還真是慧眼識珠啊!”袁翻第一個笑道。
作為中書令,他反過來要恭維下屬徐紇。
“原來是徐侍郎拔擢的人才,想來不久就能得到太後重用!”
胖墩墩的老宗王元雍笑得像尊彌勒佛。
既然是徐紇任用的人,將來要麼舉薦給太後,要麼留在麾下效力。
不管怎麼說,此人“恩倖黨人”的標簽算是貼上了。
一時間,諸位王公大臣都把陳雄認作徐紇門生。
徐紇笑嗬嗬地拱手,接受眾人對他“慧眼識才”的讚譽。
一旁的鄭儼再度睜大眼瞪著他,吃驚、嫉妒、懷疑諸多眼神交織。
徐紇裝作冇看見。
他繞過鄭儼,單獨向太後稟報彌勒教陰謀暴亂,已經讓其對他不滿。
剛纔好不容易哄得鄭儼暫熄怒火,現在陳雄擊殺賊將前來獻功,鄭儼得知陳雄是他的人,心裡肯定再度失衡。
這一次,徐紇不打算再主動解釋。
低三下四裝孫子也是有限度的。
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如今二人地位相當,徐紇自問有資格平視鄭儼。
每次鬨矛盾都是他主動解釋、賠罪、服軟,心裡早就受夠了。
徐紇邁著自信從容的步伐從鄭儼麵前走過,走到角樓欄杆邊,向下方望去。
他喚來幕僚趙仲禮,耳語吩咐幾句。
趙仲禮領命退下。
徐紇看著站在角樓下邊的陳雄,清臒麵容浮現笑意。
此子又為他大漲臉麵,著實不錯。
~~~
陳雄下馬,對著角樓上揖禮。
他仰頭望去,根據孫騰介紹的身形樣貌特點,依稀能辨出各人身份。
他隻著重關注二人。
徐紇,長樂王元子攸。
看得出,角樓上的王公大臣圍著徐紇一頓恭維。
這說明他擊殺李順,帶上屍體前來進獻的做法完全對路。
就是要讓角樓上的大人物親眼看到他。
在徐紇麵前再一次展現他的價值。
他甚至什麼都不用說,隻要把李順屍體帶來,就足以讓徐紇知道,他絕對值得大力栽培!
這風頭,該出。
“陳將軍!”趙仲禮滿麵春風地迎來。
“趙長史!”陳雄拱手。
“陳將軍擊殺賊將,又添新功,可喜可賀!”
趙仲禮瞟了眼拖在地上的屍體。
從體型看,的確是位威猛凶賊。
隻是半邊腦袋血肉模糊,死得透透的。
趙仲禮又瞟了眼陳雄手中錘杖,隻見鐵骨朵上沾滿血肉毛髮,不由渾身一陣惡寒。
麵相忠厚的陳大郎,竟是尊殺神!
“徐公令我轉告陳將軍,今晚的事,他很滿意。
陳將軍且去收攏明堂隊,協助羽林、虎賁清剿餘下賊人。”
趙仲禮笑容可掬,語氣甚至帶著幾分恭敬。
“多謝趙長史傳話,既如此,我先告退,賊將屍體還有勞趙長史派人收殮。”
陳雄客氣道謝,解下屍體,跨馬往銅駝街南口趕去。
“此子真虎將也!”
趙仲禮目送他走遠,心裡生出慨歎。
他捂著嘴察看屍體,喚來兵卒收殮
楊元讓上到角樓,自覺無臉見人,遠遠站在外簷,冇有走進燈火通明的正廳。
他隔著牆垛向下望去,陳雄留下賊將屍體走了。
他咬緊牙關,缺門牙的漏風處似乎隱隱作痛。
此子武藝越來越出眾,性情也與以往不同,更加張揚、桀驁、凶悍
楊元讓心裡五味雜陳。
他說不出寧願不要陳雄相救的硬氣話。
相比起臉麵,性命重要得多。
這也讓他心情更加複雜。
痛恨、感激、恐畏
唯獨冇有歉疚。
在他看來,憑藉家世侵奪軍功早就是軍中常事。
他不是第一個做,更不是最後一個。
按照正常情況,假若陳雄識趣的話,楊氏自然會給予他一定補償。
如果是可用人才,收歸門下也有可能。
偏偏這一次,他碰上個硬茬兒。
李神軌不願把事情鬨大,進而落人口實,選擇小事化了。
加之臨洮縣主出麵說情,在楊氏自知理虧的情況下,也就不了了之。
軍功覈定關係到中軍、禁軍所有將士的切身利益。
自太和十九年,高祖下詔揀選天下壯勇十五萬充作禁衛之後,白丁庶民、良人百姓出身的禁軍將士占據絕大多數。
勳貴高門子弟可以憑藉家世,起家授予六七品禁衛武職。
可中下層軍士晉升通道一定要有所保留,這關係到軍心穩定,不容忽視。
楊氏還不敢把侵奪軍功的勾當公開化。
六年前,張彝一家被羽林禁軍闖入府宅打死燒死的教訓猶在眼前。
楊氏冇有膽量觸怒禁軍下層大量寒門武人。
楊元讓始終認為,他隻是運氣不好,碰到一個不知死活的愣頭青。
看著騎馬跑遠的身影,楊元讓攥緊拳頭。
偏偏這個愣頭青,今日以另外一種姿態,堂堂正正地走到他麵前。
一眾宗王公卿、官貴高門也深深記住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