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紮紙人,你管這叫民俗正法? 第3章 一諾千金,為君敕造
-
第二天清晨,陸宣起得很早。
他冇有像往常一樣,第一時間就去翻閱那陪伴了他無數個日夜的古籍竹簡。
而是將鋪子裡的每一件工具,都重新擦拭了一遍。
從一尺長的角尺,到隻有拇指大小的石青刻刀。
他擦得很慢,很仔細。
像是在通過這個過程,將自己昨日因為那個張管家言語而泛起的波瀾心緒,重新撫平。
這個世界很大,人很多。
懂“規矩”的,卻很少。
不懂的,你與他說再多,也是徒勞。
想通了這一點,他心裡的那點鬱結,也就慢慢散了。
他剛把最後一柄刻刀放回牆上的卡槽裡,鋪子的大門,就被人敲響了。
“叩,叩叩。”
“叩,叩叩。”
“叩,叩叩。”
聲音不急不緩,帶著彬彬有禮的試探。
這和昨天張泉那種恨不得把門板踹飛的砸門聲,截然不同。
陸宣有些意外,他走過去,拉開了門閂。
門外,站著兩個人。
清晨的陽光,為他們鍍上了一層淡淡的輪廓。
為首的,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他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素色孝服,雖然布料普通,但漿洗得一絲不苟,冇有半點褶皺。他的身形挺拔,麵容清俊,隻是眉宇間,凝著一股因為悲傷而化不開的鬱結。他的眼睛裡佈滿了血絲,顯然已經多日未曾好眠。
在他身後,還站著一位年紀稍長的老仆,同樣身著素服,低著頭,神情肅穆。
陸宣的目光,在年輕人身上停頓了一下。
他認得這個人。
或者說,這幾天整個長安城,冇幾個人不認得他。
當朝太傅、文壇領袖王宗望的長子,以孝廉仁厚著稱的王景。
“請問……”
王景看到開門的陸宣,冇有因為對方的年輕和鋪子的簡陋而有絲毫的輕視。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對著陸宣,行了一個標準的士子揖禮,這纔開口,聲音因為悲傷而略帶沙啞。
“此處,可是官造陸氏的傳人,陸宣先生當鋪?”
他的姿態,放得很低。
他的稱呼,用的是“先生”。
陸宣立刻側身,讓開門口的位置,鄭重地回了一禮。
“不敢當,在下陸宣。王公子,請進。”
王景和老仆福伯,走進了鋪子。
王景的目光,冇有在那些半成品的紙紮上停留,而是第一時間,就被牆上那些精細絕倫的圖譜,給吸引住了。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由衷的驚訝和敬佩。
作為一個自幼飽讀詩書的人,他能看出,這些圖譜上所展現出的,不僅僅是高超的畫技,更是一種極其嚴謹的、近乎於“道”的數理和營造邏輯。
“先生的工房,清雅脫俗,滿室皆是格物之氣,晚輩佩服。”王景發自內心地讚歎道。
陸宣的心中,微微一動。
這是開張以來,第一個,能看懂他牆上這些“寶貝”的人。
他對這位王公子的第一印象,好了許多。
“王公子請坐。”陸宣引他們到方桌前,為他們倒上了兩碗溫熱的白水,“太傅之事,還請節哀順變。太傅一生清名,乃我大夏文人之脊梁,在下亦十分景仰。”
王景端起那碗還有些燙手的白水,雙手捧著,似乎是在汲取那一點點凡俗的溫度。
他沉默了很久,像是在平複自己的情緒。
“陸先生,”他終於開口,聲音裡,帶著深深的悲痛,“家父……去得突然。我等為人子者,悲痛之餘,唯一能做的,便是為他老人家,將這身後之事,辦得妥當,辦得體麵。”
“家父一生,不好奢華,最重禮與節。他常教導我們,禮者,非繁文縟節,乃天地之秩序,人倫之根本。生,有生之禮,死,亦有死之禮。若能有始有終,全程合乎禮數,便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王景的這番話,不疾不緩,卻像是一道道春雷,在陸宣的心湖裡,炸響。
禮!
序!
有始有終!
這些詞,這些道理……不正是他一直以來,苦苦堅守,卻被世人視作“迂腐”的東西嗎?
他看著王景,眼神不自覺地,變得灼熱了起來。
王景並不知道陸宣內心的激盪,他繼續用那種沉痛的語氣,訴說著。
“如今,家父的陵寢已經選定,但下葬尚有一事,懸而未決,令我等寢食難安。”
“公子請講。”陸宣的聲音,不知不覺間,已經帶上了一絲鄭重。
“鎮墓獸。”王景的表情,變得極其嚴肅,“家父生前,位高權重,但也因此,得罪過不少宵小之輩。我等擔心,百年之後,會有不法之徒,行那掘墓刨墳的惡行,擾了家父的安寧。”
“我等尋遍了京城有名的紙紮鋪,也看過了那些所謂的大師的作品。他們拿出的東西……”王景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和不屑,“要麼,是狀若凶神的惡鬼,要麼,是徒有其表的猛獸。其形乖張,其意鄙俗,充滿了暴戾和炫耀之氣。”
“家父一生,尊崇聖人教誨,溫潤如玉。若是以那等凶煞之物鎮墓,豈非是對他老人家一生品格的……最大褻瀆?”
“後來,聽家父的一位老門生提起,說這京城之中,唯有百工坊的官造陸氏,尚存真正的古法營造之術。他說,陸氏所造之物,不求其形,而求其‘意’與‘理’。故而,晚輩今日,才冒昧前來。”
說到這裡,王景站起身,對著陸宣,再次深深地行了一個大禮。
“晚輩所求,非為與人攀比,亦非迷信鬼神之力。隻求此物,能彰顯家父一生之品德,能合乎天地之正道,能讓我等為人子者,儘完這最後一份孝心。”
“如此,便心安了。”
當這些話,從王景的口中說出時。
陸宣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像是被點燃了。
他等這句話,等得太久了。
他守著這家冷清的鋪子,守著那些繁複到不近人情的規矩,守著那些被世人視作“無用”的道理。
他在等什麼?
他等的,不是一個能出得起高價的豪客。
他等的,就是一個“知音”。
一個能看懂他手中之物,背後所承載的“道”與“理”的,真正的知音!
而今天,他等到了。
長久以來,那種不被理解的孤獨,那種曲高和寡的寂寞,在這一刻,被王景這番發自肺腑的話,沖刷得乾乾淨淨。
一股前所未有,屬於“匠人”的豪情,從他的胸中,勃然生髮!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王景麵前,伸出雙手,鄭重地,將他扶起。
他的動作,極其穩重。
“王公子,請起。”
陸宣的聲音,已經完全冇有了之前那種待客的疏離,而是充滿了同道中人的激賞與共鳴。
“你說的,我都懂。”
他看著王景的眼睛,繼續說道:“王太傅一生風骨,清正廉明,乃我輩天下讀書人之楷模。”
他深吸一口氣,那股屬於匠人的、近乎於偏執的傲氣,與屬於讀書人的、不容置疑的自信,在他的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此事,休要再談任何身外之物。”
“陸某,應下了!”
他的聲音不大,但擲地有聲。
“我必將,傾儘平生所學,為老太傅……”
他頓了頓,用上了那個在他心中,代表著這門手藝最高境界的、神聖的詞語。
“敕造一尊‘麒麟仁獸’!”
“以鎮陰邪,以安魂靈,以彰其一生之功德!”
王景聽得熱淚盈眶。他雖然不明白“敕造”二字的真正含義,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眼前這個年輕人話語中,那份沉甸甸的、一諾千金的承諾!
“如此……如此便拜謝陸先生了!”他再次深深一揖。
“公子,不必多禮。”
陸宣點了點頭,轉身,走向了店鋪最深處,那個他每日都會擦拭,卻極少打開的樟木箱子。
他用那把貼身的黃銅鑰匙,打開了那把古老的銅鎖。
這一次,他冇有再像獨自研究時那樣,小心翼翼地,隻看一部分。
他當著王景和福伯的麵,將那捲塵封了不知多少歲月,承載了陸家數代人心血的……《天工開物·陰陽卷》,鄭重地捧了出來。
他將卷軸,放於方桌之上。
然後,用雙手,緩緩地,將其,一展而開!
“嘩啦——”
古老的、閃爍著銀白色光輝的絲綢,鋪滿了整張桌子。
一頭,神威凜凜,卻又充滿了仁德之氣的上古神獸,躍然於捲上!
它龍頭,麋身,牛尾,馬蹄,身披細密的、彷彿在呼吸的鱗甲,腳踏著一團團形態古樸的祥雲。
在它的周遭,是成百上千條,比髮絲還要纖細的線條,勾勒出它體內每一寸骨骼、每一片鱗甲的完美構造。旁邊,還用一種極其古奧的蠅頭小篆,註解著每一個部件的尺寸、材質、營造時辰,以及其背後所對應的、深不可測的陰陽五行之理。
這一瞬間,王景和福伯,都徹底地,看呆了。
陸宣的手,輕輕地,撫過卷軸的最上方。
那裡,用古樸的金文,寫著這幅圖譜的真名—
《仁獸鎮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