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 第176章 這玩意兒工藝也太粗糙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第176章 這玩意兒工藝也太粗糙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帥哥您看上什麼物件啦?”

老闆把鍋碗瓢盆啥的往稍遠的地方一放,眼神都冒著精光。

徐行內心一陣突突。

一瞬間。

小說裡撿漏的畫麵在心中重複上演了無數遍。

他裝作不經意的說道:

“呃,有些興致,這個…

…手鐲拿出看看。”

老闆笑笑不說話,從腰間拿出鑰匙開啟玻璃櫃。

然後把徐行隨手一指的那個藏銀手鐲放到了櫃台上。

“帥哥請掌眼。”

徐行哪有心思看這玩意兒?

假噶瑪噶的瞅了好半天又放了回去,然後再讓老闆換下一個。

一連看了好幾樣後。

他這才指著法鈴道:

“這個也拿出來我瞅瞅!”

“看樣子帥哥對藏傳佛教挺感興趣的哈…

…”

老闆依舊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樣,拿出法鈴放到櫃台上。

強忍著激動。

徐行拿起法鈴仔細端詳起來。

這玩意兒的手柄與鈴身上浮刻的花紋。

一看就是吉祥結和金剛杵紋飾。

這是典型的藏傳佛教紋樣。

其肩鑄八思巴文密宗咒語。

看著上麵分割為八段,大差不差應該是:

“嗡、班、紮、爾、薩、垛、哄。”

也就是說這個法鈴大概率是用於喇嘛法事誦經及佛樂的器具。





其實法鈴這種東西。

道教、佛教都有,甚至ysl、基督教也有類似的器具。

隻不過道士作法用的法鈴。

一般叫三清鈴、法鐘、帝鐘、鈴書。

由於道士學模擬它的聲音,俗稱師公鈃或鈃仔。

一般高約二十厘米,口徑約九厘米。

用黃銅製造,有柄、鈴內有舌。

柄的上端稱作劍。

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

古籍中也有對這玩意兒的記載。

《太清玉冊》卷五:

“道家所謂手把帝鐘,擲火萬裡,流鈴八衝是也”。

因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法師常以單手持,有節奏的不停搖動。

《道書援神契.帝鐘》:

“古之祀神舞者執鐃,帝鐘鐃之小者耳”。





而徐行手裡拿著的這個藏傳佛教的法鈴。

造型和工藝上實在說不上精美。

甚至可以說一句簡陋…



通體貌似也是由黃銅製成。

隻是外麵厚厚的氧化層和堆積的黑垢。

導致其顯得毫無光澤,看起來越發老舊。

形製和一般的法鈴無二。

都是平口,形似鐘,外刻花紋。

翻過來一瞧。

內懸金屬鈴舌。

隻是鈴舌明顯泛著銀白,貌似是銀子做成的。

這下那種吸引感比一開始清晰了許多。

徐行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是外麵的黃銅鈴身隔絕了這種感應呐?

隻是現在的吸引感雖然清晰了些,可強度上卻依舊微弱。

不說比呂祖符了。

比起那柄黑匕都不知道差了幾個層次。

握住鈴柄,微微晃動。

搖鈴傳來一陣清脆的叮當聲。

“嗯?!”

徐行立馬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當銀製鈴舌被撞擊著顫抖時。

順著聲波的擴散,他的眼睛明顯捕捉到了一抹極淡的金色能量波動。

並且當鈴聲入耳時,他的精神莫名出現一抹躁動。

這股躁動極弱,普通人應該很難察覺到。

可徐行的精神力經過無數次的強化後還是有所察覺!

非要說這種躁動是什麼感覺的話。

那便是與淨心符的作用剛好相反!

嗯,類似精神恍惚時,使人清醒過來的“醒神”作用。

也可以說是叫振聾發聵…



徐行頓時來了興致,又搖了幾下。

不過金芒依舊微弱。

並沒有因為他的動作頻率變大而變得更濃稠。

嘗試著灌注真氣搖動。

可除卻銀鈴舌因為真氣的補充而顯得稍微沒那麼暗淡外。

金芒的威力並未有多大的提升。

“或許是要配合上藏傳佛教的金剛薩垛心咒?”

可那玩意兒自己哪裡學過…



再說了,自己即便是會念也沒用啊。

那玩意兒沒有“標記”等於零。

再者說了。

以他目前對能量波動的敏感程度。

這玩意兒即便是配合心咒之類的使用,威力也不會有啥質的變化。

畢竟基礎就那樣…



拿著法鈴翻來覆去又看了幾眼。

不無可惜的暗歎道:

“這點威力,有點子雞肋啊…

…”

不過這下倒是確信了一件事。

那便是這玩意兒應該不是啥破爛複製品。

而是某個藏傳佛教寺院裡流出的法器。

並且是真真正正接受過香火供奉的那種。

隻不過原本的持有人修為有限,導致這玩意兒對他來說無甚用處。

不過這種與淨心符截然相反的作用。

倒是讓他對這玩意兒的原理產生了一絲興趣。

“老闆,這玩意兒怎麼賣?”

“哎呦喂!帥哥好眼光啊!!!”

老闆頓時發出一聲誇張的怪笑聲:

“您看看這物件哈!銅鈴後配黃銅金剛杵頭,采用鏨銅和失蠟法相結合,工藝精妙絕倫,可謂傳統手工之典範。銅鈴內壁底飾五角型圖案,這個您想到了啥!?沒錯啊,這玩意兒當屬噶丹寺法師持物!”

(噶丹寺是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時,由西藏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興建的,是西藏喇嘛教格魯派的祖庭,清世宗雍正皇帝曾給寺院賜名為“永泰寺”。)

“嗬嗬,老闆你彆逗我笑啊,原版的法鈴現在還在噶丹寺裡供著呢,您彆欺負我不懂行啊,這玩意兒充其量是一件工藝複製品。”

老闆聽到徐行這麼說倒也不惱。

而是笑眯眯的說道:

“那是不假,我也沒說就是那一件,可小哥您要說是工藝複製品那就更是在開玩笑了,要沒點把握,我會把這玩意兒鎖在櫃子裡賣?說實話,我這滿店的東西也就這幾樣值錢貨了。”

徐行嘴角一抽。

得!

這尼瑪古玩店裡的東西都被人老闆翻來覆去犁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自己想撿漏怕不是在想屁吃。

徐行做著最後的掙紮:

“這玩意兒工藝也太粗糙了,而且原版也不過明永樂年的,這個即便是老物件,也不知道是哪個小廟裡流出來的法器,老闆您也知道,藏傳佛教的東西在內地賣不上價…

…”

“一口價,八萬八!”

光頭眯著眼睛,笑嘻嘻的報出一個數字。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