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 第188章 才叫真正供奉了主事神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第188章 才叫真正供奉了主事神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到底咋了?!”

感受到對方異樣的眼神,三齊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徐行卻並未作答。

而是朝著供壇上的素帛努了努嘴:

“跪下,磕頭,開經偈。”

“啊?…

…噢。”

看著他的神情不似作偽,而且供壇前掌門最大。

三齊沒有猶豫。

恭恭敬敬的跪下磕頭,嘴裡默唸著經文。

徐行跪坐一旁。

目不轉睛的盯著三齊。

隻見隨著經文的朗誦,一抹極淡的黃光被牽引著向著素帛彙聚。

儘管淡如遊絲。

可徐行通過胸口的印記,還是敏銳的捕捉到了。

“這難道就是信仰之力?!”

徐行目光立馬向素帛彙聚。

剛剛自己烙印在素帛上的印記,明顯閃爍了一舜。

“呼…

…果然如此。”

這玩意兒與精神力還有真氣都不同。

徐行在研究佛牌時就明白了,不同教派間的信仰之力幾乎不可能利用。

否則五莊觀裡的信仰之力也不可能留待今日。

這抹微弱的印記要想茁壯。

看樣子隻能依賴弘道,來增加信眾基數了。





恍惚間,三齊已然禮畢。

徐行有些嚴肅的對他說道:

“裴住持,自今日起,我觀恢複早晚課以及正常齋醮科儀,以後這些都由你來主持!”

三齊愣了一下,沒有詢問緣由微微頷首。

“那我去通知大家。”

三齊見徐行不願多言,便回了一句欠身而出。





其實在徐行小時候,五莊觀也是有早晚科儀的。

不過自從徐行課業多了之後。

老頭子便沒再讓他參與過,隻是一個人默默待在大殿頌念。

現在回想起來。

畢業後的這段時間,自己每天都在乾些啥?!

不是發呆就是想著賺外快。

早晚科儀的事情早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可素帛上那孱弱的印記。

正是靠著一代一代的掌門堅持早晚科儀才累積下來的!

否則等他開啟印記,還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

一想到這個。

一股慚愧感油然而生。





———————————————

現行道教常用的齋醮科儀很多。

大略有:早晚壇功課、接駕、祝壽、進表、煉度等等。

五莊觀自然沒有那麼繁雜。

可每日的早晚科儀,還是一定要恢複的!

這不單單是為了重新灌注信仰之力。

更是一種傳承和堅守。





道教住觀道士每日早晚例行的科儀,約起於南北朝以後。

據《早晚功課經·序》曰:

“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也,修自身之道者,賴先聖之典也。誦上聖之金書玉誥,明自己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大道,非課湧無以保養元和。是人道之門牆,修性之徑路。”

不求早晚例行科儀能對自身修煉有啥幫助。

能修修性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不能隻在乎肉體修為吧…



徐行暗自警醒:

自己這段時間來,貌似有些落於修煉的窠臼而無法自拔了。

是。

自己確實是在走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可創新並不意味著全然拋棄。

背叛傳統築起的藩籬,最後隻會讓自我代替本我。





什麼是性命雙修?

《性命圭旨》說:

“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

正所謂性之造化係乎心,命之造化係乎身,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

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

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虧其一即殘缺不全。





而且隨著宗門信仰印記納入中丹田。

徐行愈發覺著,衝開任督二脈後。

再想開中丹田的話。

一定不可能是簡單的煉先天之炁而已!

所謂藏氣之府煉氣化神之地。

既然印記選擇寄養在這裡,那必然存在以氣化神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

精神力可以通過類似頌經科儀的方法來加速恢複!

“這大概就是修性吧?”

也難怪各個道觀至今也保留著這樣的傳統。

如果不是信仰印記入體。

自己或許永遠都不會想到這一層…



至於上丹田乃藏神之府,是煉神還虛之舍這個說法中。

還虛到底指的是啥,那就不該是他現在考慮的問題了。





喔。

唯一讓徐行有些猶豫的是,恢複上殿功課後。

到底要不要圈定經文…



大部分道觀幾乎是早誦香讚、開經偈、淨心咒、淨口咒、淨身咒以及《清靜經》、《玉皇心印妙經》等。

晚誦步虛、開經偈、玄蘊咒、《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等。

這些經文嘛,大體涵蓋了修真養性、祈禱吉祥、堅定道心、超度亡靈、體現宮觀道風管理的作用…



很多人有個誤解。

就是覺著鎮元一脈。

不隸屬道教,就貌似不能誦讀道教常用典籍似的。

這其實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要知道道教之前。

道家思想早就存在了,這些典籍經文從來不隸屬於一家。

而鎮元一脈雖然不供三清,隻敬天地。

那也隻是一個尊卑順序而已。

就像我供馬、恩,而你奉列、慈。

你不能說我不尊敬不讚成列、慈。

隻是我覺著馬、恩更大、更包容而已…



咳咳。

西遊記電視劇裡不也這種情節麼。

唐僧一行人問清風明月,為啥道觀隻敬天地,不供三清。

清風明月說:

“三清四帝,是我家師傅的朋友,九曜星君是家師的晚輩,所以供養不得…

…”





徐行想了想。

除卻小時候唸的最多的《玉皇宥罪錫福寶懺》外。

又圈了淨口、淨身、淨心、淨天地、金光、安土、玄蘊、祝香這八大神咒。

以及一些不涉及到秘傳的各門派通用經文。

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

自己的符籙格式,例如靜心符之類的。

本身就是脫胎於這些神咒。

自己總不能把早晚課變成文化課。

然後讓大家念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吧…



“哎?!”

想到這個,思維立馬被拉了回來。

徐行快速從供桌下掏出那幾張被壓在下麵的符籙。

除卻靜心符外。

那另外幾張類似寫有焦耳名字的鎮元爆火符啊、寫有利爾摩·馬可尼名字的鎮元定位符啊…

…顯得無比突兀。

“既然是走科學修真一途,而科學一道本身就具備極大的信眾基礎…

…”

“那我是不是可以把這些符籙直接連結到信仰印記上?”

“隻有這樣,才叫真正供奉了主事神嘛!”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