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 第234章 青蒿和生薑大黃方的巧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第234章 青蒿和生薑大黃方的巧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當歸、熟地、川芎、芍藥。

分彆對應木中水、水中水、水中金、金中土。

按陰陽來說,依次為陽中正陰、陰中至陰、陰中太陰、少陰中陽。

這四味藥,以木為起始,以土作收尾,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迴圈。

其中,當歸和芍藥所具備的中陽之氣,恰好能夠調和熟地與川芎的陰柔之質。

如此一來,動靜得以巧妙結合。

當它們相互搭配時,既能有效地補血卻不會導致血液凝滯,同時還能活血但又不會損傷血脈。

這種精妙的平衡使得這個藥方在補血化瘀方麵表現卓越。

更為重要的是,整個藥方整體傾向於補陰。

這正與中醫理論中氣為陽、血為陰的觀念相契合。

而且,金木水火土五行在此方中無一遺漏(其中火指的是丹火)。

正因如此,這個藥方被譽為婦科第一聖方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著便箋紙上兩組藥方完美的組合。

他哪裡還不明白自己發現了什麼?!

“發明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人簡直就是個絕世天才啊!!!”

徐行像發了瘋一般地狂笑著,嘴裡不停地唸叨著這句話。

過了好一會兒。

徐行才稍微平靜下來一些,但臉上依舊洋溢著興奮的神色,自言自語道:

“不過嘛,小道我也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嘿嘿嘿嘿!!!”

那笑聲中充滿了自信和得意。

這個發現對於徐行來說,簡直具有顛覆性的意義!

毫不誇張地說,它就像是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照亮了前方原本漆黑一片的道路。

以前,老伍頭辛苦整理出來的那一百多個前人的丹方。

自己嘴上雖然一直都是批判其炮製不明。

可在心底裡,卻一直覺著那是自己難以攀登的高峰似乎永遠遙不可及。

然而此刻。

在這個全新的思路麵前。

那些曾經高不可攀的丹方突然間變得不再那麼神秘莫測。

打個比方。

如果把《鎮元丹方集註》比作一座巍峨的大山,那麼現在徐行已經找到了能夠輕鬆征服這座山的方法。

自己剛剛發現的捷徑,是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其中的精髓所在!

這種突破不僅僅侷限於丹藥領域。

就算是其他諸如水劑、敷劑之類的東西。

隻要運用五行陰陽的理論,同樣能夠收到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

說實話。

在此之前,徐行煉製丹藥的時候完全就是瞎貓碰死耗子。

沒有任何明確的指導思想。

如果沒有現成的成熟丹方可供參考,那就隻能靠著不斷地嘗試和大量的時間去蠻乾。

雖然說不上是僥幸成功,但也是得藉助真氣完全的死工作。

但是現在情況徹底不同了!

有了這個重大的發現,就等於是為丹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此往後,擺在徐行麵前的將是一條寬廣平坦、光芒萬丈的康莊大道。

等待著他去儘情馳騁,開創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徐行的眼神再一次回到那張開啟丹道曆史的紙上:

“四物湯,金木水土…

…以丹火催之。”

他的思維瞬間發散。

如果不是自己要煉製築基丹這種陽亢之極的藥物的話。

很多本就是火性藥的藥材,完全可以避免用火煎煮,以免破壞其藥性。

比如冷萃取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徐行立馬就想到了赫赫有名的青蒿素(黃花蒿)。

作為一味能迅速消滅人體內瘧原蟲的藥物,就因為名字記載的混用,長期不能與青蒿區分。

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懷疑《本草綱目》中關於“青蒿”能治瘧疾的記載是不是謬誤。

後來還是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發現一段記載:

“青蒿一類,自有兩種,有黃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謂之青蒿,亦恐有彆也”。

後來學者才通過比較兩者主要分類學特征。

認為《本草綱目》所述青蒿即今天的黃花蒿(a.annua

l.),而所述黃花蒿謂今天的青蒿(a.apiacea

hance)。

並提出造成這種紛亂關係的根源之一在於李時珍不當另立黃花蒿。

再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屠呦呦教授認為,《頭注國譯本草綱目》在中藥“青蒿”項下,錯誤注以植物學名a.apiacea

hance。

而在黃花蒿項下,卻注以植物學名a.

annua

l.,從而造成這種紛亂關係。

並建議a.

annua

l.的植物學名,也用青蒿…



徐行為啥會想到青蒿素呢?

這是因為黃花蒿這玩意兒一高溫就會大量損失藥性。

從其性味上來看。

黃花蒿辛苦、涼、寒,從五行上來看,典型的火中木(陽中太陽)嘛!

又是火又是木的,而且是單一配伍的情況下。

怎麼能繼續用火來製取?!

一瞬間,徐行就彷彿像是開啟了任督二脈一般。

立馬便想到了另一味五行為火中木的常用中藥材:

大黃!

大黃,同樣也是苦,寒。

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

攻積導滯,瀉火解毒,逐瘀通經。

“攻積導滯,瀉火解毒?”

會不會大黃和青蒿素一樣,也有類似的治療效果?!

為了印證他的猜想。

徐行立馬掏出手機搜尋關聯詞:

“大黃、瘧疾。”

本來他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的。

沒想到,還真的彈出一個結果!

生薑大黃方。

大黃(火中木)3克、生薑(木中土)9克。

用法:

共搗如膏狀,在瘧疾發作前2

小時敷於臍部,紗布覆蓋,臍布固定。

生薑辛,溫,入肺、脾、胃經。

相對比青蒿素來說,治療效果肯定是不夠的。

徐行把它歸咎於生薑本身的溫性不夠契合的緣故。

但無論如何。

此方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瘧疾發作時的疼痛症狀。

“搗成膏狀外敷…

…不用火製、不用水煮…

…這這這這這…

…”

徐行的眼睛瞪的老大,被自己的發現震驚到無以複加!

(ps:說實話,我也有些震驚,特喵的關於這些其實是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沒想到還真的有這種巧合。)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