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 第39章 全真丹鼎與正一符籙區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第39章 全真丹鼎與正一符籙區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裴三齊卻是沉默不語,呆坐在地上的背影好不蕭索。

像極了一個受氣的小媳婦兒。

“哎?不會被打擊到了吧?”

徐行撓撓頭暗歎自己也沒用力啊?

“兒砸?賠錢貨?三齊?三爺?”

裴三齊卻是依舊未搭理徐行,隻是自顧自的45度仰頭望天:

“早知道這樣勞資何苦來哉,白擔心一場,草!”

“話不能這麼說嘛…

…你能來爸爸還是很高興的。”

徐行怔了一下,俯身想要把人拉起。

“哼!”

可他卻賭氣似的扭過頭去,賴坐在地上就是不起來。

“話說你應該沒出來多久,現在回去應該來得及…

…”

“呸!”

裴三齊啐了一句,氣急敗壞的說道:

“你以為想銷…

…勞資好不容易跑出來…

…再說了,不把你丫吃窮了勞資怎麼甘心!”

“好說好說!”

強忍著笑意把他拽起,徐行連哄帶騙:

“我這兒有啥東西隨便造!不夠我再去隔壁玉柯坊給你訂!”

裴三齊頓時眼前一亮:

“玉柯坊?幾星級啊?”

“呃,寵物店也開始評星了嘛?”

“…

…”

兩人打鬨了好一會兒這纔在偏殿坐下。

裴三齊猛灌一口茶水,一邊嚼著劣質茶葉一邊忍不住發問:

“想我裴三爺擱滄城地界也算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了,你丫到底怎麼練的?我對戰家裡武館的大師傅都沒你這種壓迫感呐?!”

不等徐行回答,裴三齊又開腔道:

“按理說這種童子功應該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可擱大學時也沒見你練過啊…

…儘是看小說打遊戲了…

…就你在太極課上蹦躂的那兩下子…

…人公園大爺都比你利落。”

徐行心中咯噔一下,裝作不經意的說道:

“你以為我和你一樣啊,看見人就想上去比劃兩下,修煉先修心懂嘛,小三子你還得學啊…

…”

“哼!最煩你這種扮豬吃老虎的人,有意思嘛你!”

裴三齊倒是沒有多想,隻當是徐行一直在藏拙:

“你要早露這麼兩手,也不至於不能留觀…

…哎?”

像是突然想到什麼似的,裴三齊先是搖了搖頭接著又點頭喃喃道:

“不過也是,畢竟你有這麼間道觀還要繼承,我之前還當你在開玩笑呢。”

“彆說我了,說說你吧,怎麼沒想著回去繼承武館呢?”

“我幾個叔就已經夠勾心鬥角的了,再加上那些個堂兄堂弟的…

…還是躲在山裡清淨。”

裴三齊擺擺手,長歎一口氣。

“害…

…不提也罷。”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徐行雖然沒有過兄弟姐妹也從未感受過親情的正反麵,不過也能理解其中的糾結。

“害,不說那些了…

…說說那什麼上清拳?”

“那玩意兒有什麼好說的…

…”

裴三齊撇了撇嘴不屑的說道:

“說是說道家正宗威力不俗…

…拳譜上的介紹啥來著?我給你背背啊…

…上應天文之象、合乎自然進化之道,以無極而生太極,以八卦自然之象而出五行陰陽變化之數,中洞悉人體經脈、氣血執行之法,五臟六腑陰陽互根之理,下窮地利四時之氣,五穀而生、青山不老綠水長流,用其自然之道、運其自然之廂、動其自然之勢、還其自然之童體,是謂純陽,從慢柔沉勻中運氣源於丹田,貫達兩腰,穿通各節、集中一點的彈發於外,以抖、彈、寸、震之勁而為之,其慢之極,則反彈為快之極,迅雷不及掩耳…

…”

說罷裴三齊麵如譏諷之色繼續吐槽道:

“你看看,這玩意兒的理論基礎和太極有什麼區彆嘛,我覺著啊,分明就是哪位祖師爺麵子上掛不去,自己搞一套拳法裝點裝點而已…

…”

“有你這麼說自家宗門的嘛…

…”

徐行哭笑不得,這要放在以前他肯定也是同樣的態度。

但上清派可是實打實的源遠流長,至少人家有據可查的曆史自東晉時期就開始了,比自家道統可長多了。

能以本門派命名的功法怎麼可能是簡單貨色?

嗯,所謂上清派,它是由“南天師道”衍變、分化而來。

它的實際創始人,是“山中宰相”陶弘景。

由於陶弘景歸隱茅山,且“上清派”又主要是在茅山一帶地區活動,所以,“上清派”也叫“茅山宗”。

“上清派”的實際創始人,是陶弘景,不過,卻以魏華存為開山祖師。

魏華存大家都知道了。

是晉朝時期著名的女道士,被尊為“紫虛元君”、“魏夫人”,民間稱其為“二仙奶奶”。

這也是為啥徐行看到逗音上有女道士自號“紫虛”而嗤之以鼻的原因。

話說你這麼給自己取道號,經過祖師奶奶的同意了嗎…



當然。

“上清派”之“上清”二字,很容易讓我們想到“道教三清”之一的“上清靈寶天尊”。

而事實上,“上清派”之“上清”,與“上清靈寶天尊”之“上清”,並無關係。

而且,“上清派”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

而這兩位尊神,一位是“玉清”,一位是“太清”,恰恰都不是“上清”。

其次。

另一家葛玄創立的““閣皂宗靈寶派”,其實也與靈寶天尊無關。

不知道的亂說是很容易鬨笑話的…



當然,上清派,靈寶派,淨明派,正一派,都稱符籙派(正一教)。

與之相對應的全真教稱丹鼎派。

“符籙派”講究的是“符籙”,“丹鼎派”講究的則是“丹鼎”。

所謂“丹鼎”,即煉丹時所用的裝置——鼎。

引申為“仙丹”、“金丹”之意。

所以,“丹鼎派”就是對道教中以煉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

也正因為如此,“丹鼎派”又被稱作“金丹道教”。

需要注意的是,道家之“丹”,分為“外丹”和“內丹”。

就“外丹”而言,煉丹所需要的器具,自然是鼎;

而至於“內丹”,其煉丹(此“丹”可理解為“精氣神”)所需要的“鼎”,便是人體了。

當然,這隻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罷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相對比正一教而言,全真道士更注重內丹的修煉。

所以大家能數的出來的著名道家武功,基本都是全真派的…



這也是為什麼裴三齊對自家宗門功法不屑一顧的原因。

如果不是全真不能娶媳婦的話,估摸著當年他肯定直接上武當山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