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周皇商 > 第123章 上元燈暖太平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周皇商 第123章 上元燈暖太平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顯德四年的上元節,汴京的雪剛化透,州橋兩側就掛滿了燈籠。硃紅的宮燈、紗糊的走馬燈、孩童手裡的兔子燈,把汴河照得像條流淌的星河。沿街的商販喊得比爆竹還響,賣胡餅的老漢數著銅錢笑,攤前掛著的黃龍券被風吹得嘩啦響——那是他用三畝灘塗換來的,兌了兩石粟米,還剩半張藏在懷裡,說要給孫兒當壓歲錢。

陳府的門楣上,新貼的“福”字還帶著漿糊的潮氣。符清漪正指揮仆婦掛燈籠,大紅的綢麵燈籠上繡著並蒂蓮,是她親手描的花樣。“慢點掛,彆碰著簷角的冰淩。”她笑著叮囑,鬢邊的珍珠步搖隨動作輕晃,映得臉上的紅暈更豔了。

“新婦管家,就是不一樣。”王樸的笑聲從門外傳來,他穿著件月白棉袍,手裡拄著根新削的竹杖,“仲才,清漪,老夫可不空手來——這是去年藏的紹興酒,夠咱們喝到宵禁。”

陳琅迎上去接酒罈,玄色便袍上沾著些墨漬——剛給漕運股票的新票樣題了字。“師父裡麵坐,清漪備了您愛吃的蟹殼黃,還有歸義軍送的蓯蓉糕。”

正說著,門房來報:“老爺,歸義軍曹公子到了!”

曹延祿一身河西錦袍,身後的隨從捧著個描金漆盒,見了陳琅便拱手:“陳大哥,符姐姐,家父托我給您帶些薄禮。”他打開漆盒,裡麵是塊巴掌大的和田暖玉,還有兩包蓯蓉,“家父說,商路重開後,河西的駝隊正月就能到汴京,通市局的安大人要的硫磺,已備了三十車。”

符清漪笑著道謝:“替我們謝曹尚書,去年的葡萄釀極好,我父親還唸叨呢。”她讓仆婦接過禮物,“曹公子快請坐,剛沏了蒙頂茶,嚐嚐?”

曹延祿剛坐下,又聽門房高喊:“楊家三位公子到!”

楊盛、楊延昭、楊延玉三兄弟穿著勁裝,手裡捧著個長木盒。楊盛是大哥,一直在陳琅的私兵「代州鐵林」中坐鎮,性子最沉穩:“使君,夫人,家父讓我們送些北地的皮毛,還有這張弓弩——說是代州大戰時跟您一起造的神臂弓,留個念想。”

楊延玉年紀最小,眼睛盯著院裡的燈籠:“我聽趙虎叔說,先生家的宴席有糖獅子?”

符清漪被逗笑了:“少不了你的,廚房正炸著呢。”她轉向楊延昭,“楊將軍近來可好?前幾日聽探聞局的楚大人說,代州的漕運股票,軍戶們都搶著兌呢。”

“托朝廷的福,”楊延昭道,“軍戶們用股票兌了鹽和鐵,今年的春耕農具都齊了。家父說,這太平日子,得惜著過。”

王樸喝著茶,看著這滿堂喜氣,忽然對陳琅道:“你看,去年這時候,咱們還在汴河碼頭查假票,今年就能安穩吃酒——這黃龍券、漕運股票,還真讓百姓喘過氣了。”他指著窗外,“方纔過來時,虹橋邊的牙行擠滿了人,都在兌股票分紅,賣胡餅的老漢說,今年能給孫兒買新棉襖了。”

陳琅點頭,想起蘇九章送來的賬冊:“財算局算過,光是汴京周邊,就有兩千戶百姓靠股票和黃龍券添了家產。通市局的安大人說,歸義軍的商路通了,西域的香料、皮毛往南運,咱們的絲綢、茶葉往西去,兩邊的稅都夠給北疆軍戶發半年餉了。”

宴席開在正廳,八仙桌上擺滿了菜。蟹殼黃酥得掉渣,蓯蓉糕甜而不膩,還有軍器局張鐵臂送來的“震天雷”糖——外層是脆糖,裡麵裹著芝麻,咬開時“哢嚓”響,像極了火器炸響的聲音。

楊延玉吃得最歡,嘴裡塞著糖獅子含糊道:“先生,我聽父親說,遼人不敢來了?”

“至少三十年不敢。”陳琅給他夾了塊糕,“你父親在代州斬了遼帝,他們元氣大傷,這商路又通了,他們要換咱們的茶葉、絲綢,就得守規矩。”

符清漪給王樸斟酒:“師父,您嚐嚐這歸義軍的葡萄酒,比去年的更醇厚些。”她轉向曹延祿,“曹公子,歸義軍的孤兒院裡,孩子們都還好嗎?前幾日我讓繡坊做了些棉衣,正想托商隊帶去。”

曹延祿忙道:“多謝夫人記掛,孩子們都好,家父還說,等商路再穩些,就送幾個孩子來汴京讀書,跟著陳先生學算術。”

酒過三巡,王樸的臉泛起紅光,指著陳琅笑道:“當年你剛進樞密院度支司,連算盤都撥不利索,如今倒成了能撐住半壁江山的人——清漪,你可得看好他,彆讓他總熬夜看賬冊。”

符清漪笑著應了,給陳琅碗裡添了些湯:“他呀,就這點出息,見了賬冊比見了我還親。”

陳琅正待反駁,門房又進來,手裡捧著個籃子:“夫人,您讓給秘察局孩子們送的禮物,都備好了。”

籃子裡是些糖人、花饃,還有十幾盞小燈籠,都是符清漪親手挑的。“讓老劉送去吧,”她叮囑道,“告訴孩子們,明兒晚上來陳府看燈,有兔子燈拿。”

夜幕降臨時,陳府的燈籠全亮了,映得半邊天都紅了。街上的爆竹聲此起彼伏,混著孩子們的笑鬨聲,傳得很遠。王樸告辭時,握著陳琅的手道:“仲才,這太平日子來得不易,得護好——百姓手裡有股票,兜裡有黃龍券,心裡就有盼頭,這江山才能穩。”

陳琅送他到門口,回頭見符清漪正站在廊下,手裡提著盞兔子燈,燈籠的光映在她眼裡,像落了兩顆星。“在想什麼?”他走過去,從身後輕輕抱住她。

“在想,”符清漪靠在他懷裡,聲音軟得像棉花,“去年這時候,我還在擔心你能不能平安回來,今年就能這樣安安穩穩地看燈——真好。”

遠處的虹橋邊傳來一陣歡呼,大概是猜燈謎中了頭獎。漕運股票的新票樣還攤在書房,上麵的墨蓮紋沾了點燈籠的紅光,像活了過來。陳琅低頭吻了吻符清漪的發頂,聞到她發間的脂粉香混著雪後空氣的清冽,忽然覺得,這上元節的暖,比任何賬本上的數字都更讓人踏實。

老劉送完禮物回來,進門就笑道:“老爺夫人,孩子們見了燈籠可高興了,都說要給您磕頭呢!”

符清漪笑著擺手:“快彆讓他們磕,明兒讓他們來府裡玩就是了。”

夜色漸深,陳府的燈籠依舊亮著,和汴京無數人家的燈火連在一起,像條溫暖的河。河麵上,漕運股票的紅利在賬冊上閃光,黃龍券在百姓兜裡發熱,歸義軍的駝鈴在商路上叮咚作響,而北地的雪,正悄悄化成春水,滋養著即將破土的新苗。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