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商 第164章 偽唐宗室改徐姓 柴榮怒貶 “僭越名”
-
顯德五年臘月廿三,金陵城外的受降台,被一層薄雪裹得發白。南唐後主李煜率宗室四十餘人,跪在冰冷的雪地上,玄色龍袍上繡著的明黃“唐”字,在肅殺的寒風中格外刺眼。他身後的宗室成員,有的垂淚不止,有的強裝鎮定,卻都掩不住眼底的惶恐——昨日還在皇宮裡飲宴賞雪,今日就成了階下之囚。
“臣李煜,謹以江南十三州之地、戶籍五十萬、甲兵三萬,歸降大周,懇請陛下恩準宗室保全性命。”李煜的聲音帶著顫抖,額頭抵在雪地上,冰冷的雪粒滲進冠冕,卻不敢抬手擦拭。他特意換上這件龍袍,是想保留最後一絲帝王尊嚴,卻冇料到,這抹“唐”色,恰好觸了柴榮的逆鱗。
柴榮坐在受降台的禦座上,玄色龍袍襯得他麵色愈發冷峻。他的目光掃過李煜身上的“唐”字龍袍,又落在受降台兩側插著的“南唐”旗幟上,指尖在禦案的龍紋上反覆摩挲,聲音像淬了冰:“李煜,你可知罪?”
李煜一愣,連忙叩首:“臣知罪!臣不該割據江南,違抗天威,懇請陛下責罰!”
“你最大的罪,不是割據,是僭越!”柴榮猛地拍案,禦案上的茶杯震得作響,“你祖上本是徐溫養子,靠著篡奪吳政權才建立所謂‘南唐’,卻改姓李氏,冒用大唐名號,欺世盜名數十年!自朱溫滅唐,天下已無真唐,你等憑什麼配用‘李’姓?憑什麼敢稱‘大唐’?”
這話如驚雷般炸在李煜和宗室耳邊。李煜猛地抬頭,臉上滿是震驚:“陛下!臣宗室雖源自徐氏,卻已改姓李氏三代,若改回徐姓,臣等恐無顏麵對先祖!”他身後的南唐老臣徐遊(本姓徐,後隨宗室改姓李,此時為表忠心,主動提及其本姓)也跪地哀求:“陛下開恩!‘李’姓已入宗室族譜,若強行更改,恐傷天下士子之心!”
“先祖?”柴榮冷笑一聲,拔出腰間佩劍,劍尖直指受降台的“南唐”旗幟,“你等的先祖,是靠背叛、篡奪起家的亂臣!你等口中的‘大唐’,是魚肉百姓、割據一方的偽朝!金陵城內,多少百姓因你等的割據而流離失所?采石磯下,多少大周將士因你等的抵抗而葬身火海?你等有何顏麵談‘先祖’?有何顏麵談‘士子之心’?”
佩劍劃破寒風,“唰”地斬斷旗幟的繩索,“南唐”二字的旗幟轟然落地,被風吹得翻卷,雪粒落在殘破的旗麵上,像極了南唐覆滅的慘狀。柴榮收劍入鞘,語氣冰冷如鐵:“朕意已決!自今日起,南唐宗室及舊臣,凡原姓徐者,一律改回徐姓;其餘冒姓‘李’者,戶籍上儘數剔除‘李’姓,改用本姓!若有違抗者,貶為庶民,流放崖州,永世不得回京!”
侍衛親軍立刻上前,將李煜的龍袍強行扒下。玄色龍袍被撕扯開,露出裡麵的素色內衣,李煜掙紮著想要奪回,卻被侍衛死死按住。他看著被扔在雪地裡的龍袍,上麵的“唐”字沾滿雪泥,忽然悲從中來,癱坐在雪地上,淚水混著雪水往下淌:“先帝啊!臣無能,冇能守住‘李’姓,冇能守住南唐……”
宗室成員見李煜被如此對待,有的嚇得渾身發抖,有的則咬牙反抗。南唐宗室李從善(李煜七弟)猛地站起身,指著柴榮怒斥:“你這是暴君!我南唐雖降,卻也不該受此羞辱!”話音未落,就被侍衛親軍按在地上,重杖二十,打得皮開肉綻。
“羞辱?”柴榮看著被打得昏死過去的李從善,語氣毫無波瀾,“若不是朕念及江南百姓,早已將你等斬首示眾!今日讓你等改回本姓,已是最大的寬容!”他轉頭對江淮轉運使魏仁浦道:“傳朕旨意,命轉運使衙署協同地方官,三日之內完成宗室及舊臣的姓氏更改,戶籍逐一覈對,若有遺漏或包庇者,與違抗者同罪!”
魏仁浦躬身領旨,心裡卻暗自歎息——柴榮此舉,看似是“正名”,實則是對“僭越權力”的極致警惕。自唐末以來,藩鎮、偽朝冒用正統名號的亂象屢見不鮮,柴榮是想借更改南唐姓氏,徹底斬斷“偽朝正統”的根基,警示天下藩鎮:僭越者,縱有一時之勢,終將身敗名裂。
陳琅站在受降台的角落,看著這一幕,心裡五味雜陳。他想起楚無聲帶回的吳越密信,想起趙匡胤私藏的吳越金器,忽然明白:柴榮對南唐宗室的強硬,不僅是為了“正名”,更是為了敲打所有潛在的“僭越者”——包括趙匡胤。皇帝要讓所有人知道,無論是宗室還是將領,隻要觸碰“僭越”的紅線,哪怕有再大的功勞,也難逃責罰。
受降儀式結束後,李煜被侍衛押往汴京,沿途百姓圍在路邊,有的扔菜葉,有的罵“偽皇帝”,李煜低著頭,不敢抬頭看。他的弟弟李從鎰(此時已被勒令改回徐姓,稱徐從鎰)走在他身邊,低聲道:“大哥,事已至此,隻能認命了……”李煜冇有說話,隻是淚水無聲地落在雪地上,融化成一個個小水窪,映著他落魄的身影。
柴榮站在受降台上,望著李煜等人遠去的背影,又看向金陵城內的方向。皇宮的琉璃瓦在雪光中泛著冷光,那枚“大唐受命寶”玉璽已被收歸內府,將與趙虎血書、《平唐錄》一同存入金匱。他知道,更改姓氏隻是第一步,接下來,他還要整頓江南吏治、清查殿前司的貪腐、應對北疆的契丹威脅……大周的路,還很長。
陳琅走到柴榮身邊,輕聲道:“陛下,宗室姓氏更改之事,恐會引起江南舊臣的不滿,需派重兵駐守,以防生變。”
柴榮點頭,目光落在遠處的長江上:“你說得對。讓楊延玉的水師繼續駐守采石磯,李重進的侍衛親軍分兵接管金陵城防。另外,讓楚無聲以秘察局的名義,暗中監視江南舊臣的動向——朕不希望看到任何‘複唐’的鬨劇。”
陳琅躬身領旨,心裡清楚:柴榮已開始信任秘察局,楚無聲的歸來,不僅填補了探聞局的空缺,也為陳琅製衡趙匡胤增添了籌碼。他望著柴榮的背影,忽然覺得,這位皇帝雖強硬,卻也有著難掩的疲憊——南征的辛勞、內部的隱患、北疆的威脅,都壓在他的肩上。
雪越下越大,受降台被白雪覆蓋,隻剩下那柄斬斷旗幟的佩劍,還在禦座旁閃著冷光。南唐宗室改徐姓的訊息,像一陣寒風,迅速傳遍江南十三州。有人拍手稱快,覺得這是“撥亂反正”;也有人暗自歎息,為南唐的覆滅而感傷。但無論如何,“南唐”這個名字,連同它冒用的“李”姓,都將徹底退出曆史舞台,而大周,也將在這場“正名”之後,開啟新的篇章——隻是冇人知道,這場新的篇章裡,還藏著多少權力的博弈與未知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