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商 第237章 藤甲燃烽驚嶺表,楊家浴血鎮南疆
-
顯德十年春,紅河裹挾著碎冰的春水,在多邦城腳下翻湧成渾濁的浪濤。城頭銅鈴在風中發出刺耳的嗡鳴,繡著“複唐護國”的玄色大旗突然撕裂晨霧,猩紅的“驅周保黎”四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靜海軍節度使曲承裕舊部曲覽,聯合嶺南豪強儂氏,五萬叛軍集結的號角聲驚飛了棲息在榕樹間的白鷺,南疆大地就此陷入動盪。
叛軍攻勢如離弦之箭。曲覽親率三千藤甲軍作為先鋒,沿著蜿蜒的山道直撲欽州寨。這些藤甲由滇南特有的青藤浸泡桐油三年而成,表麵泛著油亮的幽光,刀砍上去隻留白痕,箭矢射中便應聲而落。當藤甲軍裹著銅鈴與戰鼓聲逼近時,欽州寨守將王忠站在箭樓上,望著那片移動的青銅色浪潮,握緊腰間的陌刀。
“放箭!”隨著令旗揮動,千支羽箭破空而出,卻在藤甲上迸出火星。藤甲軍手持長盾與環首刀,踏著滿地箭簇迅速逼近寨門。守軍改用沸油潑下,滾燙的油脂順著藤甲縫隙滲進皮膚,慘叫聲中卻仍有叛軍悍不畏死地架起雲梯。王忠率領五百士兵與叛軍展開白刃戰,刀刃捲了就用斷劍,斷劍折了便用拳頭與牙齒,直至最後一人被釘死在寨牆上。曲覽踩著滿地屍體登上城樓,將染血的彎刀指向天際:“凡降周者,皆此下場!”殘陽為這慘烈的場景鍍上血色,欽州寨的旌旗就此隕落。
戰報八百裡加急送至端州時,節度使府的桃花正開得絢爛。楊業拍案而起,案上嶺南輿圖滑落,露出標滿紅圈的戰略要地。“曲覽小兒,竟敢犯我大周疆土!”老將銀鬚顫動,眼中燃起怒火。他迅速調兵遣將:“楊盛,你率一千刀斧手為先鋒,取道十萬大山;延玉,你從水師抽調兩千精兵,沿紅河水路馳援!”書房內,燭火將楊業的身影投在牆上,宛如一尊堅毅的戰神。
欽州城外的晨霧還未散儘,楊盛的軍隊剛結束三日急行軍,便在開闊地與叛軍對峙。叛軍陣前,三千藤甲軍身披泛著油光的護甲,手持青銅長戈,在陽光下形成一道銅牆鐵壁;陣後,兩百頭戰象身披厚重的鐵皮,象牙綁著鋒利的鐵刃,鼻卷狼牙棒,每一步都震得地麵微微顫動,揚起漫天塵土。望著那堅不可摧的藤甲,楊盛卻冷笑一聲:“將士們,火油備好!讓這些藤甲兵嚐嚐烈火焚身的滋味!”
隨著一聲令下,周軍士兵將裝滿火油的陶罐擲向叛軍。火油潑在藤甲上的瞬間,火箭如雨般射來,瞬間燃起十丈火牆。藤甲軍雖刀槍不入,卻抵不住桐油遇火的烈焰,慘叫聲此起彼伏,有人在地上翻滾滅火,有人慌不擇路衝進火海。楊盛抓住戰機,率刀斧手發起衝鋒,開山斧劈開藤甲的縫隙,鮮血染紅了初春的草地。混戰中,楊盛的肩胛被長矛刺穿,鮮血浸透戰甲,他卻咬斷箭桿繼續指揮,高呼:“斬儘叛賊,方見太平!”
然而,正當週軍占據上風時,叛軍陣後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嘶吼。曲覽揮動令旗,兩百頭戰象如移動的山巒般衝向周軍大陣。象鼻捲起士兵狠狠摔在地上,象牙刺穿盾牌將人挑向空中,大地在象群的踐踏下震顫。周軍陣腳大亂,後方的新兵甚至開始後退。
“床弩準備!射象眼!”千鈞一髮之際,楊延玉率水師及時趕到。埋伏在兩側的床弩手將粗壯的弩箭對準戰象的眼睛——這是巨獸唯一的弱點。隨著“嗡”的一聲巨響,弩箭如流星般射出,十頭戰象眼睛中箭,痛苦地瘋狂打轉,甚至反身衝向叛軍陣營,將己方士兵踩成肉泥。
“反擊!”楊業親自擂響戰鼓,楊家父子身先士卒。楊業的佩刀斬斷叛軍大旗,楊延玉的長槍刺穿叛軍將領胸膛,周軍士氣大振,開始全線反攻。叛軍雖人數眾多,卻在失控的象群與周軍的勇猛攻勢下節節敗退。但曲覽早有退路,見勢不妙,立即下令撤往瘴穀。那裡常年籠罩著毒瘴,飛鳥不過,周軍隻能眼睜睜看著叛軍消失在濃霧中。
此役,周軍雖斬殺兩千叛軍,卻未能擒獲曲覽,更糟糕的是,欽州寨的糧草被劫掠一空。嶺南鄉間悄然流傳起“保黎童謠”:“周兵來,糧被搶;黎人苦,盼舊王。”楊業在巡查時,聽到孩童們圍著篝火傳唱,心中一沉。他深知,若不能安撫民心,即便平定叛亂,嶺南也難以長治久安。
回到節度使府,楊業立刻采取行動。他在各州府張貼告示:“凡受叛軍侵擾的百姓,免租三年;流離失所者,可到官府領取賑災糧。”同時,打開糧倉賑濟災民,親自到鄉間安撫百姓。一位白髮老嫗捧著米袋,淚流滿麵:“將軍若早來幾日,我那孫兒也不會餓死了……”楊業握著老嫗粗糙的手,心中滿是愧疚,也更加堅定了“先安民心,再平叛亂”的決心。
而在多邦城內,曲覽正對著密信冷笑。信是趙匡胤的心腹送來的,承諾支援殿前司舊部與糧草。曲覽將密信付之一炬,對儂氏豪強說:“有了趙氏支援,咱們不僅能驅走周軍,還能在嶺南建立新朝!”他卻不知,楊業已從楊延昭帶回的地圖中,發現了殿前司製式鎧甲的線索。此刻,一封“趙黨通敵”的密奏,正快馬加鞭送往廣州中軍帳。
嶺南的春天,花紅柳綠下暗潮湧動。楊家父子在前線既要對抗叛軍的藤甲象陣,又要挽回民心;而遠在廣州的柴榮,麵對密奏陷入沉思。這場靜海叛亂,早已不是簡單的地方衝突,而是中樞權力鬥爭的縮影。若不能及時平定,大周江山將陷入更大的危機。
夜色漸深,楊業站在欽州寨的廢墟上,望著多邦城方向。遠處傳來叛軍的號角,卻掩蓋不住他眼中的堅定:“曲覽,趙匡胤,你們想攪亂嶺南,我楊業絕不答應!為了大周,為了嶺南百姓,我定要平定叛亂,守住這疆土!”他的誓言與士兵們的呐喊交織在一起,在南疆的夜空中久久迴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