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周皇商 > 第42章 舌戰鋒芒絕糧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周皇商 第42章 舌戰鋒芒絕糧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顯德二年秋末,真定府的城牆在朔風中低吟。

寒風裹著塞外粗糲的沙塵,撞在飽經戰火的青石牆上,發出嗚咽般的嘶鳴。

空氣裡瀰漫著乾冷的鐵鏽味和遠處炭火未熄的餘燼,這座浸透血淚的邊城,如同架在火上的沸釜,隻待最後一把薪柴。

提舉司衙署的石階寒如鐵砧。陳琅靜立其巔,指尖撚動著一粒粟米。

那米粒乾癟灰暗,毫不起眼,是他命密探自河東路北漢重鎮晉陽城的官倉夾牆裡摳出來的最後陳糧。一粒米,便是一個楔子,終能撬動北漢如山般的倉廩之基。

“嘚嘚嘚嘚——!”

急促如暴雨般的馬蹄聲陡然撕裂寂靜!

一彪鐵騎挾著煞氣狂飆而至,玄甲戰馬口鼻噴著濃白的氣霧,鐵蹄刨起凍土,在提舉司衙門前轟然駐立,泥雪飛濺如箭!

當先一騎驊騮通體如墨,神駿非凡,馬背上之人猿臂闊肩,玄色狻猊紋山文鎧覆體,肩甲處還凝著暗紅的血痂冰渣,正是趙匡胤!

他勒馬環視,目光如淬火的鋼鐧,劈開冰冷空氣,直刺階上的陳琅。無需言語,那屍山血海磨礪出的凜冽殺氣已逼得衙門前持戟的守衛下意識後退半步。

緊隨其後的青帷小轎落地無聲。

轎簾未掀,一股沉冷的墨香與炭硝氣息已先一步溢位。

趙普躬身而出,身著青黑緙絲直裰,瘦削身形裹在寬袍中如同孤竹,唯那雙深陷的眼窩中兩點幽光,猶如毒蛇吐信,一觸及陳琅便似要釘入骨髓。

陳琅向前三步,單膝點地,聲音與腳下的凍土一般生硬:“下官提舉鹽鐵陳琅,拜見趙將軍,趙先生。”膝蓋砸在石階上,一聲鈍響。

“起身。”趙匡胤聲若洪鐘,翻身下馬,山文鎧鱗片摩擦發出的金鐵之音令空氣微顫。

他大步走到陳琅麵前,投下的影子幾乎將人籠罩。

“王樞相在密信中幾番推重,言汝之謀,可抵十萬甲兵。”

他手掌拍在陳琅肩上,力道沉雄,隱含試探,“今日一見,能在這修羅邊城坐穩鹽鐵使印的,確非庸才。”

“投機市儈的浮財之術,也敢稱謀?”

趙普冰冷的聲音如針穿刺,他緩步踱至,瘦長的手指拈著一枚光滑的黑石棋子,目光斜睨陳琅,“鹽引期貨,不過是在紙堆裡翻江倒海的蠹蟲之技。

真刀真槍的鐵甲洪流麵前,你那套把戲,怕是經不住契丹人一記鐵蹄踩踏!”他指尖棋子猛地叩擊在青石欄柱上,金石交擊,錚然刺耳!

那毫不掩飾的鄙夷如冰錐紮心。

陳琅霍然抬頭,眼底寒芒暴漲,寸步不讓地迎上趙普那雙淬毒的蛇瞳:“紙上談兵,如何知道糧道即是命脈?商道即殺場!斷其咽喉,便是在陣前斬敵萬夫!先生久掌幕府,當知‘腹中無食,鐵甲如山亦為泥沙’!卑職此身雖不知兵戈,卻深諳如何抽其釜底之薪!總強過某些人隻會坐守營帳,畫地為牢,自詡高明!”

“釜底抽薪?”

趙普冷笑一聲,頰邊肌肉繃緊,“巧言令色!爾欲以糧價操弄乾坤,此乃飲鴆止渴!糧價一沸,民怨如鼎,一旦失控,後方狼煙四起,你這狂徒拿什麼去填十萬張餓嘴?莫非要讓前線將士血戰之時,身後已是遍地餓殍?!”

他猛地提高聲調,字字如重錘砸向陳琅的軟肋——鹽引新政本就引發民怨,若再攪動糧價,後果不堪設想。

“失控?”陳琅踏前一步,袖中飛出一卷硬質紙卷,“嘩啦”一聲展在階前雪地上!

那是一張揉合了漕運水道、邊市關隘與糧路要害的複合輿圖!墨跡勾勒的北漢境內,密密麻麻標註著糧商字號與倉儲位置。

“此非謀,乃勢!借大周兵鋒之威,引北漢豪商貪慾之鉤,用其自家錢財糧秣,反鎖其自家兵卒咽喉!此為陽謀!堂堂正正!何需如鬼祟鼠輩般藏頭露尾,儘施些下毒構陷、謠言惑眾的陰詭手段!”

他目光如電,直刺趙普——前日北漢細作散播“周軍將屠城”的流言,正是趙普暗中縱容,欲攪亂北漢人心,卻也傷及無辜。

趙普臉色驟然鐵青,眼中殺機如沸油翻騰,那枚黑棋子在他掌中捏得咯咯作響!

指節泛白,似要將棋子捏碎。寒風捲動他的袍角,與陳琅的墨色大氅獵獵相對,兩道身影如荒原對峙的惡狼,空氣繃緊如待發之弦!

“夠了!”

趙匡胤低吼如雷!魁偉身軀猛地插進兩人之間,玄鐵護臂“砰”一聲砸在提舉司朱漆門柱上!木屑紛飛,廊下懸掛的冰棱簌簌震落!

“此乃軍機重地!不是爾等逞口舌利刃的瓦肆勾欄!”

他怒目掃過兩人,轉向陳琅時,鷹隼般的目光卻陡然燃起一團銳利之火,“陳提舉!既有良謀,速速道來!若真能破北漢糧道,本將為你向陛下請功!”

提舉司議事堂內,炭盆燃得正旺,卻驅不散骨子裡的寒意。

一方巨大的北地沙盤橫陳案上,黏土塑就的山川城塞間,代表北漢軍的黑色小旗如叢叢荊棘,紮在太原、晉陽一線,尤其是晉陽周邊,黑旗密集如麻,顯然是北漢的糧庫重地。

陳琅立於沙盤前,執一支蘸了硃砂的細木杆,指向沙盤東北角——晉陽糧倉的位置,那裡正擺放著那粒從北漢帶回的乾癟粟米。

“將軍請看!”他用硃砂輕點粟米,色澤如血,“此穀取自晉陽官倉最深夾縫,粒糙色晦,已是三年陳米!北漢地瘠民貧,自高平戰敗後,府庫空虛更甚,民間存糧僅夠支撐至明年開春。我軍若此時北伐,其國內必糧價飛漲,此乃天時!”

硃砂杆轉而指向沙盤上三條蜿蜒的黑線:“介休、靈石、嵐縣——此三地乃北漢糧源咽喉。介休產粟,靈石儲麥,嵐縣多豆,三地糧倉供應北漢七成軍糧。而掌控這三地糧行的,是北漢三大豪商:‘泰和昌’鄭氏、‘豐裕’孫家、‘永通’胡氏。此三家明麵上是北漢糧商,實則與契丹南京道(今北京)的商號往來密切,每年通過蔚州榷場走私糧食入契丹,換取戰馬軍械。此乃其軟肋!”

趙匡胤俯身細看沙盤,手指點向晉陽:“你的意思是,從這三家入手?”

“正是!”陳琅眼中精光一閃,“請將軍借我三道符令:其一,調真定府精兵五千,扼守風陵渡!此地是北漢與契丹交易的秘密渡口,也是糧商走私的必經之路。其二,遣三隊黑衣騎,扮作關西糧商,持契丹南京道‘通事府’的偽印,潛入北漢。其三,撥庫銀二十萬貫,作為撬動糧價的本金!”

趙普在旁冷笑:“二十萬貫?隻怕是肉包子打狗!北漢糧商豈會輕易上當?”

“他們會的。”

陳琅胸有成竹,“第一步,讓黑衣騎扮作契丹商人,持偽印去見三家糧商,佯稱契丹可汗欲助北漢抗周,願以高價收購北漢餘糧,存入風陵渡‘共管糧倉’,待戰時再返還,還許以三倍利錢。”

他頓了頓,硃砂杆重重戳向風陵渡:“第二步,命風陵渡守將故作鬆懈,讓北漢糧商窺見‘契丹糧倉’內的‘軍糧’——實則是我軍早已備好的陳年舊穀,上麵蓋著契丹官印。三家糧商見有利可圖,又有契丹背書,必然會傾儘家底收購民間存糧,運往風陵渡‘質押’,換取契丹的‘倉單’,以待日後翻倍獲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