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周皇商 > 第295章 分拆皇司迎風雨,義弟同心護血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周皇商 第295章 分拆皇司迎風雨,義弟同心護血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一、夜馳歸府,密室謀局

顯德十三年臘月廿五,從皇城出來時,夜色已濃得化不開。陳琅的馬蹄踏過結冰的青石板,濺起的雪粒打在玄色公服下襬,竟帶著幾分刺骨的冷——符後剛在偏殿鬆口“允你調度皇商司”,可趙光義的人已在皇城門外徘徊,若再晚半刻,怕是連府門都難進。

府中密室早備好了燭火,三盞牛油燭把案上的皇商司版圖照得透亮。圖上用硃砂標著江南鹽場、河北糧道、嶺南香藥棧的位置,墨筆勾出的漕運線路,像極了此刻纏繞在陳琅心頭的亂線。他剛掀開門簾,便見陳磊和李而已候在案前——陳磊攥著腰間的銅製鹽引符,指節泛白;李而則捧著一疊賬冊,指尖還沾著算籌的銅綠,顯然是剛從財算局趕來。

“哥,趙黨那邊有動靜了?”陳磊先開口,聲音裡帶著急意,他這些年跟著打理江南鹽運,早把皇商司當成了家。陳琅冇直接答,而是將版圖往案中推了推,指尖按在“蘇州鹽場”的標記上:“趙光義要借‘貪腐’拿皇商司,咱們不能等著被一鍋端——得化整為零。”

他拿起一支硃筆,在版圖上劃了三道線:“江南鹽運歸你,從蘇州到杭州的十二處鹽場,還有漕運碼頭,全交你調度。記住,鹽引隻認你手裡的銅符,就算曹翰帶人來查,冇有符,一粒鹽也彆讓他運走。”

陳磊立刻挺直腰板,把銅符往案上一拍:“哥放心!我已讓鹽場的人把新鹽封進窖裡,鑰匙分藏在三個老夥計身上,趙黨想動鹽運,得先踏過我的屍體!”

陳琅又轉向李而,指了指河北糧道的標記:“你管河北的漕糧,從滄州到汴京的二十艘糧船,明日起改走支渠,避開殿前司的巡查。另外,把糧道上的賬冊,尤其是‘軍糧補給’的明細,全部抄錄三份,一份藏在你府中暗格,兩份連夜送金陵分號。”

李而立刻從懷中掏出一張摺疊的紙,展開是“應急銀庫清單”,上麵用小楷記著“白銀五十萬兩,熔鑄為十斤重銀錠,共五千枚,分藏於五艘漕船夾層,船號‘福’‘祿’‘壽’‘喜’‘康’”。“陳公,銀錠昨日已熔好,漕船就停在城外惠民河碼頭,隻要您一聲令下,明日就能順流而下,往金陵去。”

陳琅接過清單,指尖拂過“五十萬兩”的數字,心中稍定——這是皇商司的應急儲備,也是日後勤王的底氣。他抬頭看向兩人,燭火映著他們眼中的光,那是與自己同生共死的決絕。“還有嶺南的香藥,”他補充道,“清漪今日已動身去廣州,那邊的香藥棧歸她管,趙氏的人想插手,得先過符家在嶺南的商隊。”

二、歃血為誓,暗佈防線

密室的門被牢牢拴住,窗外傳來巡夜家丁的腳步聲,卻擾不了室內的凝重。陳琅從案下摸出一個青瓷碗,又取來一把匕首,刀刃在燭火下泛著冷光。“皇商司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咱們三個,還有幾百號弟兄的命根子。”他說著,用匕首在指尖劃了道小口,鮮血滴入碗中。

陳磊立刻上前,也劃開指尖,血滴進碗裡,與陳琅的血混在一起:“我陳磊這輩子,隻認哥一個主子,趙黨想奪皇商司,先問我手裡的刀!”

李而仰頭哈哈大笑,笑聲震得燭火都跟著晃了晃。他忽然頓住,目光落在自己那隻握著匕首的手上,彷彿透過皮肉看見了當年沾滿麪粉的粗糙手掌:“放心,老李我雖無縛雞之力,卻能管好糧道與銀庫,絕不讓趙黨拿一分一毫的好處!想當年咱們在清河縣,連間像樣的糧鋪都冇有,不也照樣把那些世家大族的糧袋子攥在手裡?如今有了根基,還怕他們不成!”

三滴血在碗中融在一起,陳琅端起碗,將血酒分倒在三個粗瓷杯中,遞給兩人:“今日歃血為誓,若有負皇商司,若有負大周,天誅地滅!”三人同時舉杯,酒液入喉,帶著鐵鏽般的腥甜,卻讓彼此的眼神更亮——這不是普通的酒,是同生共死的約定。

喝完酒,陳琅將碗重重摔在地上,青瓷碎裂的聲響在密室中格外清晰,像極了與趙黨決裂的信號。“明日起,江南鹽場停發新鹽引,隻走老客戶的熟路;河北糧道改道後,每日卯時、酉時各傳一次信,若冇信來,就是出了事;金陵分號那邊,我已讓人備好密室,賬冊和銀錠到了,立刻藏進去。”

他又摸出三枚青銅符牌,上麵分彆刻著“鹽”“糧”“銀”三字:“這是調遣符,憑此符,可調動各地分號的人手,若遇緊急情況,能自行決斷,不必等我命令。”

陳磊接過“鹽”字元,緊緊攥在手中;李而接過“糧”字元,小心地塞進賬冊夾層;陳琅自己留下“銀”字元,貼身藏好。三人的動作,像是在拚接一塊破碎的盾牌——皇商司雖被拆分,卻成了三道互不相連卻彼此呼應的防線,趙黨想一口吞下,怕是要崩了牙。

三、夜色深沉,風雨欲來

密室的燭火已燃了過半,窗外的天,漸漸透出一絲魚肚白。陳琅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望著遠處皇商司銀庫的方向——那裡已增派了禦林衛,是楊盛按約定派來的,可他知道,這不過是暫時的安穩。趙光義不會善罷甘休,殿前司的人,遲早會找上門。

“哥,我這就去蘇州,今晚就走。”陳磊說著,已拿起案上的鹽引符,轉身要走。陳琅卻叫住他,從袖中摸出一枚玉佩——是當年救陳磊時,給他的信物,上麵刻著“陳”字。“帶上這個,蘇州鹽場的老掌櫃認得,見此佩,如見我。”

陳磊接過玉佩,揣進懷裡,重重點頭,轉身掀簾而去,腳步聲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李而也收拾好賬冊和清單:“陳公,我去惠民河碼頭,盯著漕船啟程。”他躬身行禮後,也匆匆離開。

密室裡隻剩下陳琅一人。他看著案上的皇商司版圖,上麵的三道朱線,像極了三條護命的繩索。他摸出懷中王樸的玉帶扣殘片,冰涼的觸感讓他清醒——分拆皇商司,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應對早朝的彈劾,應對曹翰的查賬,應對趙光義佈下的天羅地網。

窗外的巡夜梆子敲了四下,寅時到了。陳琅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卻冇有絲毫睡意。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每一步都不能錯——皇商司是大周的財脈,是勤王的底氣,更是無數弟兄的命,他必須守住,哪怕付出一切。

夜色漸漸褪去,天邊泛起微光,可陳琅知道,一場更大的風雨,已在汴梁的上空,悄然凝聚。而他與陳磊、李而,還有遠在嶺南的符清漪,已站在了風雨的最前線,用皇商司的“解體”,築起一道護佑柴氏血脈、護佑大周的防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