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商 第352章 軍情如火傳金陵,陳琅定計先固防
-
一、雙警齊至:快馬踏破金陵雪,急報驚震紫宸殿
崇德元年二月廿五,金陵殘雪未消,朱雀門外驟起鐵蹄聲。兩名玄衣騎士滾鞍下馬,披風上凝結的霜雪簌簌而落,手中密報火漆封印猩紅如血——這是來自涼州與幽州的雙線急遞。
紫宸殿內,符後垂簾端坐在禦座之上,陳琅立於沙盤左側,李重進、楊延玉、楚無聲等重臣分列兩旁。此前淮南防線穩固的奏報,讓殿內緊繃的氣氛稍有緩和,直到內侍捧著兩份密報疾步而入,聲音發顫:太宰,軍情司急報!涼州線人傳回訊息,回鶻已集結十萬騎兵,約定春末攻秦鳳;幽州線人也來報,契丹調兵古北口,遼王耶律賢將親率大軍南下!
陳琅接過密報,紙頁觸手生寒。涼州密報上,回鶻可汗吐迷度親點十萬騎兵,已在河西草原集結,糧秣可支三月的字跡刺得人眼疼;幽州密報更顯緊迫,契丹五萬精銳已至古北口,耶律賢攜太子耶律隆緒親征,揚言
三月內拿下燕雲。
趙普好毒辣的算計!陳琅將密報拍在沙盤上,聲音沉如鐵鑄,他這是借回鶻、契丹之力,斬斷我秦鳳、燕雲兩翼。一旦曹延祿、楊業被牽製,張永德的蜀軍、潘美的山東兵必然回援,屆時淮南防線空虛,趙宋主力便可趁虛而入!
垂簾後的符後聲音雖柔,卻透著決然:陳太宰,軍情十萬火急,當速定良策,莫讓趙普奸計得逞。
李重進甲冑鏗鏘,跨前一步:太宰,末將願率護駕軍北上,馳援秦鳳、幽州!有末將在,定叫回鶻、契丹止步中原!
楊延玉亦抱拳請戰:末將願隨李將軍出征!家父在幽州孤軍奮戰,某若不能馳援,何顏麵對燕雲百姓!
二、沙盤推演:指尖劃界定攻守,先固兩翼保淮南
陳琅抬手示意二人稍安,緩步走到沙盤前。他執起木杆,指向標註
的區域:曹延祿在秦鳳僅有兩萬兵力,麵對回鶻十萬鐵騎,若僅靠死守,不出一月必潰。而張永德的蜀軍剛從岷江東調,若北上馳援,需經棧道,至少二十日方能抵達——這二十日,曹延祿能否堅守?
木杆旋即移向:楊業麾下三萬邊軍,要抗衡耶律賢五萬精銳本就艱難。契丹騎兵機動力強,若繞過幽州城,直取河北糧道,楊業必將腹背受敵。潘美三萬山東兵需鎮守鄆州、濟州,一旦西進援幽州,山東藩鎮恐生異心,截斷淮南糧道。
殿內陷入死寂。陳琅字字切中要害——分兵馳援則顧此失彼,按兵不動又恐兩翼儘失。
太宰有何良策?楚無聲凝視沙盤,急聲問道。
陳琅放下木杆,語氣斬釘截鐵:棄車保帥,先固兩翼,再守淮南!令張永德率五萬蜀軍星夜北上,務必於三月初十前抵達涼州,與曹延祿合兵;潘美統領三萬山東兵西進,由滄州陸路直插涿州,截斷契丹糧道。至於淮南——
他目光如炬,直視李重進:李將軍,你須死守壽州。即刻下令,在城外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將軍器局新造的霹靂炮、神臂弩儘數運往壽州。以深溝高壘配合火器,遲滯趙宋主力。隻要淮南不失,待張永德、潘美肅清兩翼之敵,我軍便可揮師北伐,直取汴梁!
李重進握拳,甲冑指節發白:末將遵令!誓與壽州共存亡!趙宋若敢來犯,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楊延玉雖未能出征,卻深知局勢嚴峻,拱手道:太宰放心,末將留守淮南,協助李將軍加固防線,必保壽州萬無一失!
符後在簾後頷首:陳太宰計策周全,就依此執行。傳哀家旨意,財算局即刻調撥糧草、軍械,優先供應蜀軍、山東兵與壽州防線;朝市司暫停江南各州非必要開支,全力支援前線!
三、軍情布控:暗線潛伏盯汴梁,急令飛馳傳前線
散會後,楚無聲快步追上陳琅,低聲進言:太宰,回鶻、契丹出兵固然緊急,但趙普在汴梁的動向更需提防。臣建議,留部分軍情司人手在汴京外圍,持續監控趙宋主力部署、趙光義與曹翰的往來。一旦有異動,立即傳信金陵。
陳琅點頭:準了。但要告誡線人,趙普與趙光義已察覺軍情司存在,務必以保命為先。他稍作停頓,又補充道,另外,讓潛伏在曹翰軍中的線人,密切關注淮南前線趙宋兵力調動,若有突襲壽州跡象,提前三日傳訊。
楚無聲領命而去,他需即刻擬寫密令,派死士送往汴京據點,確保情報暗線不斷。
與此同時,紫宸殿外驛馬嘶鳴。三名傳令兵懷揣調令,分彆朝著蜀地、山東、壽州疾馳而去。蜀地的張永德、山東的潘美、壽州的李重進,都要在最短時間內接到命令,籌備出兵或佈防。
前往蜀地的傳令兵剛出金陵,便遇上押送軍械的車隊。領隊望見火漆急遞,立刻高聲呼喝:讓道!蜀地急令!延誤軍情,軍法處置!馬蹄聲、車輪聲交織,似戰鼓轟鳴,震顫著金陵街巷。
壽州前線,李重進星夜兼程三日後抵達。他顧不上休整,直奔城外工事。連日加急軍報早讓他嗅到戰火氣息,指尖撫過夯土牆的裂縫,眉頭緊鎖。接到命令後,他反而鎮定下來,當即召集將領,展開地圖沉聲道:即刻征調壽州百姓,三日內城外深挖三道壕溝,溝寬五丈、深三丈;築起兩道壁壘,佈置霹靂炮、神臂弩,每五十步設瞭望塔,晝夜輪值!
將領們領命而去。壽州百姓聽聞加固防線,紛紛自發前來:青壯扛鋤挖溝,老幼推車運土,連孩童都提著竹籃撿拾石塊。一位老農邊挖溝邊說:隻要能擋住趙宋兵,咱們累點算啥!
四、臨危不亂:江南聚力固防線,靜待春末破敵時
三日後,張永德率五萬蜀軍啟程。岷江沿岸,糧車軍械綿延數十裡,州縣官員早已備好補給,確保大軍通行。張永德騎在馬上,望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心中滿是決心——他曾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深知秦鳳得失關乎中原安危,此番北上,定要讓回鶻鐵騎止步。
潘美亦在鄆州城外整軍完畢。三萬玄甲軍持槍列隊,潘美揮動令旗:兄弟們!契丹犯我燕雲,楊將軍孤軍奮戰!此去不僅要馳援幽州,更要守住河北糧道,為北伐鋪路!誰敢退縮,軍法嚴懲!
願隨將軍出征!呐喊聲響徹雲霄,震得枝頭殘雪簌簌而落。
金陵紫宸殿內,陳琅凝視沙盤。代表蜀軍的紅色小旗正緩緩向秦鳳移動,藍色小旗朝著幽州進發,黃色小旗在淮南巍然不動。他深知,接下來的三十日,將決定江南命運——隻要兩翼不失,壽州穩固,趙普的陰謀終將破產,北伐主動權仍在手中。
符後遞來熱茶:陳太宰連日操勞,還望保重。如今將士用命,百姓齊心,定能渡過難關。
陳琅接過茶盞,望著窗外漸暖的春光,緩緩道:臣明白。待春末回鶻、契丹出兵,便是反擊之時。趙普妄圖借外力滅我,卻不知江南軍民早已眾誌成城——這股力量,足以抵禦外敵,更能推翻趙宋!
此刻的汴梁,趙普仍在為借刀殺人之計得意,趙光義暗中籌謀奪權,耶律賢與吐迷度加緊備戰。他們渾然不知,江南已佈下天羅地網,一場關乎中原正統的決戰,正隨著春潮,悄然逼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