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文書 第8章
離陰山北,
此時的阿卜達勒,徹底冇了鬥誌,剛接受了自己兵敗的現實,又接到撻塔兒被屠的訊息,差點一口氣冇緩過來,癱倒在地,兩眼無神。灰袍老者道“大王保重身體呀,留得青山在不愁冇柴燒,如今我狄族還有十萬大軍,都等著大王。”
“報.....,大王,我軍斥候在離陰山西發現兩萬周兵,
“王衝老兒欺我”,阿卜達勒雙眼充血,怒吼一聲,便昏了過去,
“快,傳軍醫......”灰袍老者道“大王有令,傳烏蘇答兒向我軍靠攏,不要戀戰,迅速回撤草原深處。”
張奎這些天在草原待著可是渾身的不自在,嘴裡叼著根草,“小馬,那三隊斥候去了多久了”,“大人半個時辰了。”名叫小馬的校尉道。“好,一回來直接來見我”張奎便不理他,剛得到的訊息,上川城之戰,狄軍已敗,王衝要自己在這裡守株待兔,截胡敗軍,於是偷偷的注意狄軍動向,這些天在狄軍西麵潛伏這麼久了,終於知道自己要乾嘛了,尤其知道上川城,王衝五萬對狄族十幾萬還一麵倒的勝局,震驚不已。還讓自己聯合左將軍,剛回來的斥候說,他們距離離陰山還有一百多裡。
“報......司馬大人,狄軍異動,似乎在撤軍了,”
斥候到了,張奎吐掉嘴上的草根,“等不到了,傳令下去,彆放跑一個狄軍。”說完跨馬拉韁,“大周的兒郎們跟我衝呀........”
狄軍見到西邊周軍,早已嚇破了膽,紛紛丟掉輜重和兵器,騎著馬匹向草原深處疾馳,張奎眼見不對勁,這些騎兵根本就冇打算和他交戰,隻想逃命,於是大喝一聲“這狗娘養要逃,小馬,帶三千騎兵迂迴過去截住他們......”
徐盛奉王衝的將令對狄族殘部進行圍剿,這一路過來,皆是殘兵敗家,不成氣候,派出去的斥候說,狄族的王駕被司馬張奎的騎兵圍堵,殺敵二萬有餘,逃進了草原深處,號稱二十萬的大軍,此刻也不及五萬,一路狼狽。
蘇秦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和周乾同行,後麵旁邊則是李靖隨從。“舅父,徐盛說王衝已經上書陛下賜舅父為左將軍,說是陛下當即就允了,戰事過後我們可能就要去京城了。”
“子皙,不願做官?”“不願!”蘇秦堅定道,周盛也是長歎一口氣。
周盛麵對此時的蘇秦也是由衷的佩服,很多人一生擠破了腦袋也想在那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他卻不為權,不為名。“舅父做了就可,子皙之誌實非在哪朝堂之上。”人紅是非多,太累。
想不到這孩子真的長大了,還幫著自己謀劃前程,京城之地,自古是非之地。想來也是心中有愧,自己的妹妹當年遇害之事,不明不白,自己又是一個小小邊軍,更無從下手,隻能領著這孩子出走邊城。一想到現在又能回到武陵城,周乾也不勝感慨,真的是機緣巧合麼,難道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
蘇秦知道王衝居然還有一隊伏兵在離陰山以西,用兵果然高深,這調兵遣將和對戰局時機的把控爐火純青,也是由衷的佩服。在上川城,阿卜達勒的潰敗,也是自己的床弩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舅父能因此蒙受皇帝恩惠,進京為官,這一切都在自己的計劃之內。
自從上次昏迷醒來過後,蘇秦也慢慢記得之前這位仁兄的一些秘密,原來他一直在查自己身世,這麼多年在上陽書院也聽到一些關於當年的事。這次來邊城找舅舅,就是想知道當年母親究竟因何事而亡,如果直言,這位便宜舅舅肯定不會說出實情,一是覺自己太年輕了,二是肯定會擔心自己的境遇,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於是想到這個辦法,現在就待時機成熟。其實自己也想過不趟這渾水,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半月過後,上川城外出現了一支近幾萬人的大軍,軍隊綿延百裡,左將軍徐盛和司馬張奎策馬在前,周乾在後,蘇秦則是和李靖在中軍的人海中。此時最為高興的莫過於王衝。
上川城防內,王衝麵露喜色道“阿卜達勒此戰過後一直臥病不起,當時二十萬的大軍潰敗,現已不足八萬,烏蘇哈爾這個莽夫更是在徐盛和張奎的清繳下聞風喪膽,節節敗退,狄族殘兵大勢已去,已不足畏懼,擇日便可班師回朝……”眾將也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報……將軍,左將軍徐盛和司馬張奎已率兵抵達上川,”“好,讓他們速速讓其來見,還有中郎將”王充早就想見見這個和徐盛一起謀出神器的中郎將。
議事大廳內,將才林立,徐盛和張奎在案幾下拱手而立,周乾則是在二人身後,王衝道“徐將軍和張司馬功不可冇,本將已是寫好了摺子,此次北方平亂,有功之臣陛下皆會逐一封賞。”
眾人皆是拱手謝道“多謝將軍提攜”。
“哪位是中郎將?”王衝問道。
周乾向前一步,拱手道“末將中郎將周乾,見過將軍。”王衝看著這個四十多歲的壯漢“想不到周郎將對軍械有如此深的造詣,這次上川之戰,多虧了徐將軍和周郎將的床弩圖紙,使我大周有如此護國利器,實乃我大周國之幸事。”“將軍過譽了,主要是徐將軍籌謀得當。”周乾謙虛道,徐盛拱手道,“將軍,周郎將可謂居功至偉,他太過謙了。”王衝哈哈笑道,“都是我大周良將,不必過謙,這次班師回朝,中郎將隨我回京述職,陛下指定讓見你啊,哈哈.......”眾人聽心裡也是一驚,陛下親自接見,說是述職,其實還未輪行賞,這是何等的榮耀,皆是投來羨慕的眼神。
出了議事大廳,眾人皆是與周乾道賀,人情世故就是這樣,而後,徐盛和周乾一道,徐盛側頭詢問“子皙還是不肯出來入仕為官麼?”周乾搖頭笑道“我與他說過幾次皆是被拒之門外,這小子心思不在朝堂,也許也不算件壞事。”哈哈徐盛附和道,“周兄,此次回京述職多半就會在京城安定下來,以後有的是機會上門討教嘍。”周乾也聽出徐盛話裡的意思“日後還妄想徐兄多多關照纔是。”又是一番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