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空間穿越,助王爺老公搞建設 第229章 雲浮國受災嚴重,缺糧,缺藥,房屋倒塌。夫妻及時趕到
當雲浮國國王的手下帶著王宮裡捐贈的糧食再次抵達港口粥棚的時候,看到熱火朝天的場景。
好像難民們的身體都變得比以前好了很多。臉上也出現了笑容。
他們覺得奇怪。都已經馬上沒有糧食了,怎麼突然出現熱火朝天的場景。
他們看到一排四十多口大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而且裡麵冒出的香氣,除了糧食的味道,還有一些中藥的味道。
負責送糧食的官員趕快加緊腳步,走到負責粥棚管理的官員麵前。問他們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好像危機解決了。因為他看到大鍋裡的粥很稠。
那個官員告訴他。從遙遠的中洲大陸坐船而來的端靖親王夫婦,不但帶來了糧食,還帶來了藥材。
這幾日,難民們不但吃飽了,而且身體上的疾病還得到了救治。如今人人都覺得身體變得越來越輕鬆。
因為這裡之前有疫情爆發的跡象,這個官員以為要控製不住了,打算向皇上報告。
就在那時,蕭雲嫣他們趕到了,捐獻大批糧食和藥材。解決了這場可能會毀掉整個雲浮國的疫情和災荒。
他在敘述的過程當中,表現出掩飾不住的激情和感動。令國王的手下也對端靖親王夫妻非常好奇,更多的是感激。
於是他走到大船上,找到了蕭雲嫣和厲墨涵,對他們行了大禮。向尊敬的客人表達了發至內心的敬意和感激。
並邀請他們去王宮與國王相見。他們對雲浮國的大恩大德,一定要讓國王和王城的貴族們表達誠摯的謝意。
蕭雲嫣和厲墨涵請他不要多禮。他們也隻是前來救助這些受難的民眾。並沒有想去得到誰的感激和感謝。
目前他們還不想去王城。而是想要去幾處受災嚴重的地方。
港口這邊災民越聚越多,這不是一個好事情。要儘快幫助這些難民重返家園,重建房屋。
厲墨涵請這位官員回到王城,與國王協商重新幫助難民建設家園的事宜。
這位國王的下屬對厲墨涵十分恭敬,他將雲浮國目前的狀況如實的告知了這位端靖親王。
雲浮國本身國力薄弱。因為這場水災持續了二十多天之後,各地陸陸續續地出現了災荒。
各地庫存的那些糧食緊著受災嚴重的地方陸續調撥過去了。如今國庫和地方糧庫已經沒有糧食了。
這批送來的糧食都是雲浮國國王的兄弟姐妹們,也就是雲浮國的王爺公主們,從自己的私庫裡節省出來的糧食。雖然沒有很多。送過來也是為了暫解燃眉之急。
如今,大半個雲浮國都陷入災荒之中。有些地方還能夠勉強支撐,大部分的地方都已經顆粒無收,也沒有多餘的糧食。災民們如果回到家園也隻能挖野菜,扒樹皮,挖草根勉強度日。
蕭雲嫣看明白了,如果不是他們來得及時,這個雲浮國的災難一定不會小。
首先是大批難民餓死,然後是搶劫。在最後,難民們死亡的屍體沒人處理,形成疫情。
如果瘟疫不能及時救治,死亡率非常高。快速傳播的結果就是很有可能十室九空。
既然他們來了,就不會讓這樣悲慘的事情發生。蕭雲嫣讓這位官員去找國王協商,派一位大臣專門負責跟他對接。
他提供救災物資。雲浮國自己派駐軍隊或者城中衙役,幫助分發糧食。讓難民們先回家園,然後動手修葺坍塌的房屋。
大雨過後,雖然房子倒了,可是隻要有吃的,大家一起動手重新建設家園,總比流落在外,風餐露宿,饑一頓飽一頓的逃難生活要好得多。
這位官員雖然非常感激並且相信蕭雲嫣和厲墨涵。可是,雲浮國雖然不大,但是加一起也有幾十萬人。隻靠他們這兩艘大船上的糧食,怎麼可能救助所有的難民?
蕭雲嫣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告訴他:“後麵還有八艘大船,陸續會趕過來。而且我們可以利用大船來往於各個國家之間,幫助雲浮國調撥物資。
既然你們國庫裡沒有糧食,我可以提供糧食。這個就算我捐贈的。
但是百姓們建造房屋是需要金錢購買一些建築物資的。不知你們的國庫是否有足夠的銀子?”
這個官員正好是戶部的。他說:“我是戶部侍郎。不瞞二位,雲浮國的經濟一直不怎麼好。因為是山區國家,糧食產量低,也沒有什麼特彆的東西與特殊資源,與其他國家交換。主要靠本地產的木材與其他海島國家進行貿易。所以國庫的存銀根本不夠支援整個國家災民的家園重建。”
蕭雲嫣對這個雲浮國也深感無奈。偏偏是一個國力非常弱的國家,卻遭受這樣的災難。如果不是他們過來,可能真的就要亡國了。
蕭雲嫣與厲墨涵商定,由厲墨涵隨著這位官員去雲浮國的王城與國王協商捐贈糧食和幫助百姓重建家園的事宜。雲浮果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剩下的,蕭雲嫣決定用自己的私庫來捐助。
而蕭雲嫣不打算耽誤時間。她要馬上去其他地方看看那些災民們,如果一旦有疫情,她要馬上解決。
疫情一旦爆發,影響的就不僅僅是一個雲浮國,而是這片大陸就要遭殃了。
這片大陸名字叫做山嶼洲。而這個雲浮國就在山嶼洲這片大陸的中間位置。海拔最高,地勢高卻沒有海岸線。正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才導致瞭如果發生疫情,向其他地區擴散的速度非常快。另外那個夏邑國就離這個雲浮國很近。
這位官員聽到厲墨涵要去與國王協商捐贈一事。滿心流露出感激之情,為了全體雲浮國的百姓,也為了他的家人,他給厲墨涵和蕭雲嫣跪下了,還不等二人伸手攙扶,砰砰砰磕了三個頭。向感謝神仙一樣,感謝夫妻二人。
如今,他的家人因為要捐贈糧食,也是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並且他的老家並不在王城,也遭受了澇災。家中同樣是顆無收。
幸好他前一段時間給家裡運送了一些糧食和乾海鮮。所以暫時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然而,據說整個村子也沒有幾家能吃飽飯的。他的家裡也是每日用稀粥乾野菜勉強支撐著日子。
如果端靖親王真的能夠幫助雲浮國百姓,那他的家人也是受益者。他的心中無比激動。
事情很緊急,厲墨涵也不耽誤。與這位官員騎著馬去雲浮國的王都———雲山城。
剛開始路途還比較好走,越到後來坡度越高。那個官員介紹說,他們國家就是建在半山坡上。而王都就在最高的雲山城。因此。百姓們很少去王都。他們騎馬也是很難的,坡度太大。
厲墨涵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山城了。竟然是走的盤山道。他很納悶,為什麼這個王都要建在這樣高的位置?人員出行非常不方便。
這位官員說:“原本這裡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宗派,就叫做雲山派。後來徒子徒孫越來越多。聚集的人多了,慢慢就形成了城市。隨著後代的繁衍,人口眾多就變成了一個部落。雲浮國建國也不過五十年左右。
雲山城就是曾經雲山派宗門的舊址。如今成了王城。
厲墨涵好奇地問他:“國王是雲山派的宗主嗎?”
那位官員搖搖頭說:“如今已經沒有雲山派了。”
還不等厲墨涵問為什麼?這位官員自言自語地說:“一切輝煌都已經過去了。曾幾何時,雲山派在整個大陸特彆有名。甚至鄰近的大陸也有富家弟子前來學藝。
整個雲浮國都是修真者。曾經輝煌一時。後來,因為一起修真界的大比拚。雲山派的宗主受了重傷,被人下了毒藥。如今已經成了植物人。
他的兒子不是修真者。就是現在的國王。國王決定,既然宗主已經變成植物人了,以後雲山派就銷聲匿跡,大家好好過日子吧。
如果有人不想在這裡繼續生存,那就可以去其他地方謀生。因此,雲山派從那時起就解散了。
不過,在雲浮國,大部分人都是曾經的修真界弟子。”
厲墨涵十分不解,他直言相問:“既然雲浮國曾經那麼輝煌。為什麼老國王一病不起之後,由他的兒子接管,就會迅速衰敗成如此模樣?
難道是這位新國王能力太差,所以導致這裡經濟落後嗎?”
那位官員搖搖頭,他說:“我們國王從來都是兢兢業業為百姓著想。因為這些百姓曾經就是師門的兄弟姐妹。
主要是因為,這些修真者雖然失去了門派的庇佑,可是他們仍舊繼續修真。修真走到稍微高一點的境界,就需要購買大量的靈石和藥材。
所以家中的積蓄大部分都用來修真所用。平時的生活非常簡單,就是能吃飽,能有一個地方睡覺即可。
如今,遇到災荒年,他們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厲墨涵感歎:“這裡的人竟然都是曾經的修真者,如今卻能隱居於此,不與外界爭鬥,也是十分難得。”
厲墨涵離開之後,蕭雲嫣請施粥的官員,派幾個熟悉地形的人,去臨近幾個受災比較嚴重的地方,考察一下災情的嚴重程度。
然後再決定,是由當地人建設,還是將自己的公益建築隊拉過來,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蕭雲嫣每到一處,都會被此地的受災程度震驚了。也隻是二十多天連續下雨,怎麼房屋會坍塌得如此嚴重?
這裡是山區,地基應該是硬的,怎麼建的房子這麼不安全?很多地方的房子已經成片倒塌。
蕭雲嫣走到近前仔細檢視,才發現了問題所在。他們建的房子一半是木材,一半是泥巴和茅草。
因為山坡上地基不平。石地上也無法鑿坑槽,將木頭埋進去,隻能平地搭建。
而且這些修真者的建築技術真的十分堪憂,那鬆鬆垮垮的房子,在她看來都不能住人。
就是用幾根大木頭綁成框架。然後拿一些手指粗的樹枝綁在木頭上。就形成了房屋的骨架。用泥巴加上茅草,將這些木棍。糊起來。就變成了四麵牆。前麵開一個門,後麵開兩扇窗。門的兩側再開兩扇窗。屋子就搭建好了。屋頂用的同樣是茅草。
不下雨的時候,這樣的屋子冬暖夏涼,倒是住的很舒服。可是下起雨來,泥巴是經不起雨水長期衝刷的。即使上麵有厚厚的毛草,可是時間久了,泥巴牆,也會被衝毀。
蕭雲嫣在考慮,即使自己的公益建築隊過來,也要考慮建築材料的問題。這裡除了木材,就是石頭山。好在山上是有土壤的。而且土壤層還挺厚的。難怪當地人都用泥巴蓋房子。
肖雲燕問他們為什麼蓋房子的時候,下麵不用石頭固定。官員說,當地沒有會用石頭搞建築的技術工人。
曾經有人用石頭砌了屋子,可是下雨的時候。起到粘合作用的泥巴也因為被雨水的長期衝刷,所以穩定性不好。沒有了泥巴也擋不住風雨了。坍塌的時候更危險。必須非常勤快,每年往石頭上糊泥巴。因為麻煩,所以後麵的人蓋房子就不用石頭了。
原本鑿大石頭就是非常費力的事情,沒有經過修整形狀的石頭砌在一起,縫隙特彆大,需要用東西填補並且起到固定的作用。當地隻有泥巴,不過不適合用。
蕭雲嫣看到此地百姓對於鑿石頭也是什麼都不懂。各種形狀的大石頭堆在一起。那也是需要考慮形狀是否契合的。中間用少量的泥巴起到粘合作用,倒是可以。不過最好是用現代的水泥和沙子。
蕭雲嫣在現場看到這樣的房子,不禁歎口氣。如果幫助他們,就需要建築能夠住長久居住的房子。
否則,如果再一次出現這樣的極端天氣。豈不是又要重建一回?
建造房屋最好的材料在古代是打泥坯,也就是做成泥磚。
不過沒有經過經過磚窯高溫燒製的生磚坯,使用的年限也是很短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降雨,倒是可以用個十年二十年的。
可是如果降雨量大的地方,很快下麵的地基就會被雨水衝刷得漸漸失去強度。房屋很有可能因為雨水過大被泡倒。
除了泥磚以外,也可以用鑿成長方形的石頭,在下麵做一層堅固的地基,上麵用泥磚,屋頂用厚厚的茅草。可以使用的年限要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