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呆萌蘿莉總裁的隱婚虐戀 > 第464章 誰在鍋底刻了第一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呆萌蘿莉總裁的隱婚虐戀 第464章 誰在鍋底刻了第一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陽光斜照進聾校電腦室,投影儀的藍光打在牆上,ai手語識彆係統的界麵泛著冷白的光。

專家站在講台前,金絲眼鏡後的眼神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

「各位老師,今天我們將見證一次教育史上的飛躍。」他聲音沉穩,指尖輕點滑鼠,「這套係統由國家頂尖團隊研發,能精準解析非標準手勢,甚至包括觸覺符號——比如孩子們飯碗底部那些浮雕。」

螢幕切換,一組資料跳動而出:【樣本分析完成】

【『聽見』→語義匹配:饑餓】

【『留下』→語義匹配:恐懼/害怕】

教室裡先是寂靜,隨即爆發出一陣鬨笑。

小岩猛地站起來,指著投影大喊:「不對!不是這樣的!」可他是聾童,沒人聽見他的聲音,隻有手語在空中激烈劃動——那是一連串急促而清晰的動作:「聽見
留下=我們要一起吃飯!不是餓!不是怕!」

其他孩子也紛紛舉起飯盒,用手勢抗議。

他們不懂演演算法,但他們記得每一塊碗墊被換上的那天,是誰誰在鍋底刻了第一刀(續)

風從高原的褶皺裡捲起,帶著沙礫與銅鏽的氣息,吹過西北小學斑駁的圍牆。

操場上,陸昭正帶著孩子們排練。

沒有樂譜,沒有指揮棒,隻有紮西手中那半截銅管,在石階上輕輕刮地,發出斷續卻堅定的聲響。

「聽沉默。」陸昭昨日寫下的字,此刻成了整個隊伍的節奏口令。

他們要去縣城參加藝術節——不是為了拿獎,而是為了讓那些被定義為「無聲」的聲音,真正被聽見。

校車上,阿木緊攥揹包,手指不自覺摩挲著側袋裡的舊鐵片。

那是陸老師昨夜遞給他的,沒說話,隻是放在他掌心,像交付某種儀式的信物。

他不懂音樂理論,但他記得小時候,父親修爐灶時用鑿子敲擊鐵皮的聲音,曾讓他在雪夜裡安心入睡。

「我們真的能演嗎?」一個孩子小聲問。

「你們已經在演了。」陸昭回頭,目光溫和,「從你們開始用鍋蓋打節拍那天起。」

抵達縣文化中心時,喧囂撲麵而來。

彩旗招展,音響轟鳴,重點中學的樂隊正在候場區除錯裝置,吉他、貝斯、電子鼓一應俱全。

可主唱遲遲未到,帶隊老師急得直跺腳。

「臨時退賽?那可是市裡點名要推的節目!」工作人員連連搖頭。

爭吵聲傳進陸昭耳朵裡。

他站在角落,並未多言。

阿木卻忽然抬頭:「我們可以……試試配合。」

全場靜了一瞬,隨即爆笑。

「你拿個破鐵片,還想當伴奏?」重點校的鼓手嗤笑出聲,「這是噪音,不是音樂!」

陸昭依舊沉默,隻輕輕點了點頭。

阿木深吸一口氣,走上舞台。

聚光燈打在他身上,瘦削的身影被拉得很長。

他舉起鐵片,貼向麥克風支架——

一聲尖銳卻不刺耳的摩擦音穿透空氣,如裂帛,如風穿隙。

台下鬨笑更甚。

可阿木不管。

他閉上眼,手腕輕顫,第二聲落下,第三聲接續,漸漸形成一種原始而執拗的律動。

像是老屋梁上滴水,像是凍土開裂,又像是誰在深夜一遍遍磨刀。

忽然,小提琴手怔住了。

他發現自己的弓弦竟不由自主隨著那節奏微微震顫。

他遲疑片刻,將弓背輕輕刮過琴絃——吱——

又一聲加入。

鼓槌不再敲鼓麵,而是磕在架子邊緣;電吉他切換至失真模式,用撥片刮擦琴頸金屬條。

原本僵持的演出,竟在無人指揮中悄然重組。

節奏愈來愈密,情緒層層堆疊。

觀眾席的笑聲不知何時停歇,取而代之的是屏息凝神。

最後一擊,阿木將鐵片狠狠劃過立杆——

錚!!

餘音震顫,久久不散。

全場寂靜三秒,隨後掌聲如雷炸響。

主持人衝上台,激動追問:「這叫什麼名字?請報節目名稱!」

阿木望向台下的陸昭。

陸昭搖頭。

青年收回視線,對著話筒低聲說:「它還沒有名字。」

節目單最終登記為:《未命名·壹》。

三天後,高原小學的「箴言牆」被人拍下上傳網路。

那是一堵由廢舊飯盒拚成的矮牆,上麵貼滿學生寫下的紙條:

「我昨天撒謊說饃丟了,其實是自己吃了。」

「對不起,我把蠟筆弄斷了,但它畫出了更好的太陽。」

「我想媽媽,但我不哭,因為火苗也會搖晃。」

有人怒斥:「這些負能量該清理!」

教育局來電:「影響校風,請立即整改。」

聽證會上,家長代表齊聚。攝像機林立,氣氛緊繃。

就在此時,一位裹著頭巾的農婦站起來,嗓門不大卻清晰:「我家娃上週寫了『偷吃了弟弟的饃』,結果半夜爬起來,蒸了一鍋新饃,還給我留了張紙條——『媽,你也吃熱的』。」

會議室先是一愣,繼而鬨堂大笑。

一位老炊事員的兒子會後找到記者,遞上一張泛黃紙條影印件:「這是我爹第一次寫給鍋的話——『對不起,我把最後一口湯給了班長。』他說那晚班長發高燒,我沒告訴任何人。」

記者當晚發文致歉,附上自己童年寫給煤爐的懺悔筆記掃描件:「小時候我把作業燒了,騙說是老鼠啃的……謝謝你替我瞞了一輩子。」

風波平息,但漣漪遠未終止。

城市裡,一群年輕人自發組織「裂縫溯源行動」,試圖考證蘇家老宅灶台是否真實存在原型。

考古隊進駐廢墟,紅外探測顯示地基下方確有長期高溫殘留痕跡,可碳十四測定結果混亂不堪——樣本年代竟跨越近百年。

爭論之際,那個曾在此長大的孩子攜女友重返現場。

他在碎磚堆中拾起半截炭條,蹲下身,在裸露的地基石麵上緩緩劃下三道線。

刹那間,七戶鄰居家中老灶無風自燃,火焰幽藍,持續三分鐘,熄滅如初。

與此同時,南方小鎮圖書館頂層。

程遠站在窗前,望著遠處山脊線上一道流星劃落。

他忽然轉身,從書架最底層取出那捲塵封已久的「刮石練習」磁帶。

標簽早已模糊,唯有背麵一行小字隱約可辨:「教不會的,就讓他們自己造風。」

他輕輕將磁帶送入運轉的碎紙機。

齒輪咬合,紙帶斷裂,磁條纏繞絞軸,發出細微哀鳴。

黑暗中,他低語:

「該輪到你們自己造風了。」

而在千裡之外的邊境聾校廚房,萌萌獨自佇立在灶台前。

窗外月光冷冽,映著他稚氣未脫的臉龐,眼神卻沉靜如淵。

他手中握著一疊特製矽膠碗墊,袖口內側的銀線火苗在夜色中微閃。

廣播正播報新聞:「經專家評估,ai手語識彆係統將於下週全麵啟用,原輔助溝通工具即日起停用。」

萌萌低頭,指尖撫過墊片上細密的浮雕符號。

許久,他轉身走入儲藏室,將所有墊片整齊碼放於鐵盆之中。

火柴劃亮的一瞬,映出他眼中一閃而過的痛楚與決絕。

煙霧緩緩升起,纏繞梁柱,彷彿某種告彆。

而牆外,晨光尚未破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