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給軍區首長當保姆後她躺贏了 第239章
-
今年還未到中秋節,江素棠已經收到很多月餅。容柔從港城寄來的蓮蓉月餅,薛姨從首都寄來的棗泥月餅,還有大院裡統一發的,家家都有的五仁月餅。一盒又一盒,就算再好吃的東西也變成了一種負擔。
江素棠把這些月餅收在櫃子裡,每天拿出兩塊,給麥穗和花朵當點心。她自己不吃,不是捨不得,而是實在吃不下去。看著圓圓的月餅,就想到顧銘鋒。不知道他在西北有冇有月餅吃,恐怕是冇有的
男人,軍人,他選擇戎馬一生,江素棠隻能跟隨著。就像大部分軍嫂一樣,聚少離多。
沈延的文章在報紙上刊登了,一篇千字文,把江素棠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當江素棠看到這張報紙的時候,隻掃了一眼,就把報紙團起來擦玻璃了。
如果不是自己心愛的男人,誇自己,也不愛聽。
說來神奇,報紙擦過的玻璃特彆亮,也不知道是什麼原理。不管男人在不在,日子都得照常過。江素棠有能力,她把三個娃養得白白胖胖,把屋子打理的窗明幾淨,一點灰塵都看不到。
臨近中秋,大院裡要舉辦一場中秋晚會,軍人們出節目,軍嫂也要出節目,說是“軍嫂也是兵”,這樣的大節日,大傢夥都挺興奮的,好多軍嫂不會唱也不會跳,又想上台表演,便直接選擇了詩朗誦。
大清早上的,好幾個軍嫂在外麵唸詩,還有人念江素棠的詩,又是擺動作,又是拿腔作調,江素棠都不敢湊進去聽,怕自己起一身雞皮疙瘩。
周勇兩口子也準備了節目,說是二人轉的“小拜年”,兩口子在一起表演最合適了。
整個大院裡都興致勃勃的,唯獨江素棠提不起興致。直到現在都毫無訊息,這箇中秋節,恐怕顧銘鋒也不會回來。
某個傍晚,江素棠在收拾魚,一條大鯉魚,狗娃娘何水蓮送給她的,說是狗娃下河抓的。自從離婚之後,他們母子倆一起過,靠賣菜為生,江素棠不想要他們的。
狗娃娘卻說:“妹子你彆不要啊,這魚又不是花錢買的!你要是不要的話,就是嫌棄咱母子倆是下等人。”
江素棠隻好收了魚,又還了一盒桃酥。人與人之間真心相處,何必計較貴賤得失。
這個季節的魚很肥,滿肚子都是油。麥穗不喜歡吃魚,花朵卻愛吃,除了愛吃魚油之外,還愛吃魚泡魚眼睛,這個小女娃口味怪得很。吃雞也不愛吃雞腿,愛吃雞脖子、雞腦袋。最古怪的,還愛吃烤螳螂炸螞蚱還有冬天的“洋拉子”(硬殼子,裡麵是小毛毛蟲),在鍋裡乾炒一番,炒熟了有一種香味,花朵最喜歡,麥穗卻嫌棄得很。
明明是龍鳳胎的兩個娃,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口味,吃起飯來不打架。就算是吃鹹鴨蛋,也是妹妹愛吃蛋黃,哥哥愛吃蛋清。
不知道花蕊長大以後是什麼口味,反正什麼口味都好,吃食而已,他們家供得起。顧銘鋒有工資有獎金,真是花不完的花。
軍官家庭,什麼都有,就差一個團圓。
團圓偏偏是最重要的。
江素棠在魚肚子裡塞了一些蔥花和薑絲,去去河魚的腥味。就在這時候,警衛員來叫她,說是有人來送月餅。
江素棠洗了手跟了過去,纔看到是沈延,心情瞬間不好了,早知是他都不來了。
沈延捧著一盒月餅,臉上在笑,眼裡冇笑,他道:“上次在茶館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我特地來道歉的,你彆往心裡去。這是月餅,你拿著。”
江素棠向後退:“我家不缺月餅。”
沈延推了一下眼鏡:“你何必這樣拒人於千裡之外,怎麼說我也是省裡大領導的孫子,而且我還是一個作家,掌握著話語權,有時候人能不能保住名聲,就在一念之間。你拒絕我,便是拒絕一個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朋友少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