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手機重生1985 第254章 屠龍聯盟
瞿子龍的言語過激得罪宗縣,而超越時代的科技產品,卻實實在在的觸動了資本的逆鱗。
時間:
1986年9月28日。
地點:
滬市,外資酒店豪華套房。
窗外是浦江的粼粼波光,套房內卻氣氛凝重。
鬆庫代子穿著一身剪裁合體的黑色西裝套裙,跪坐在茶幾前,慢條斯理地衝泡著抹茶。
她的對麵,坐著幾位麵色嚴肅的中年男子,分彆是國內幾家大型電視機廠的負責人或銷售科長——金星廠的孫廠長、牡丹廠的李科長、熊貓廠的錢主任。他們都是被鬆庫代子以“探討行業未來”為名,秘密邀請來的。
空氣中彌漫著高階香水和茶葉的清香,卻壓不住那股焦慮和隱隱的敵意。
“諸位,”鬆庫代子將沏好的茶輕輕推到客人麵前,聲音柔和,眼神卻銳利,“想必大家都已經感受到來自清江,來自那個泥腿子的壓力了。24寸,遙控,3000元……這已經不是競爭,這是要掀翻我們所有人吃飯的桌子。”
星金廠的孫廠長是個急性子,胖乎乎的臉上滿是愁容:“鬆庫小姐,何止是掀桌子?簡直是要把我們逼上絕路!我們廠庫存的14寸、18寸彩電,現在根本賣不動!倉庫都快堆爆了!工人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
丹牡廠的李科長推了推眼鏡,語氣陰沉:“是啊,他瞿子龍搞技術突破,我們沒話說。可他把價格定得這麼低,分明是不給活路!這是擾亂市場秩序!”
鬆庫代子微微一笑,那笑容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和算計:“那個泥腿子,前幾天我去清江見過,年輕氣盛,可以理解。但做生意,講究的是共贏,是規矩。他這樣搞,損害的不僅僅是諸位的利益,長遠看,對整個華國電視機產業的健康發展,也是不利的。”
庫代子的助理,也是個女子,目光卻凶狠如狼,她觀察著眾人的反應,見鬆庫代子話頭停下,立即煽風點火:“據我們調查,瞿狗那個24寸的技術,未必有多成熟。不過是仗著暫時的新鮮感罷了。而且,他擴張太快,資金鏈、供應鏈,都是隱患。隻要我們團結起來,未必沒有勝算。”
“團結?怎麼團結?”夜貓廠的錢主任疑惑地問,“難道我們也降價?可我們成本降不下來啊!”
“降價,是最愚蠢的做法。”鬆庫代子搖搖頭,胸有成竹地說,“我們不僅不降價,還要聯合起來,維持甚至略微提升現有高階產品的價格和形象,向消費者傳遞一個資訊:大尺寸≠高價效比,技術穩定、品牌可靠纔是關鍵。同時……”
她壓低了聲音,眼神閃爍著冷光:“我們可以從供應鏈上想想辦法。映象管、積體電路……這些核心元器件,主要的供應商,和我們鬆向,以及諸位老牌廠家,都有多年合作關係。隻要我們一起施壓,或者給出更優厚的條件,不難讓某些供應商‘產能緊張’,優先保障我們的訂單。瞿子龍那邊,自然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孫廠長眼睛一亮:“對!斷他的糧草!看他怎麼生產!”
李科長還有些猶豫:“這……會不會太明顯了?而且,那些供應商未必聽我們的。”
鬆庫代子自信地笑了:“明麵上,當然是市場行為。暗地裡,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行業協調小組’,由我牽頭,與關鍵供應商進行‘友好’溝通。另外,在輿論上,我們也要有所動作。可以找些有影響力的媒體人,寫幾篇文章,探討一下‘盲目追求尺寸、忽視核心技術與質量的隱患’,或者‘低價策略背後的資金風險’……足以在消費者心裡種下懷疑的種子。”
助理眯著雙眼掃視全場後冷冷的說道:“從今天開始,屠龍聯盟正式成立!”
一番密謀,幾位廠長彷彿找到了主心骨,臉上的愁容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聯合對外的狠厲。他們彷彿看到了一絲遏製甚至打敗瞿子龍的希望。
鬆庫代子看著他們,心中冷笑。這些蠢貨,不過是她用來阻擊瞿子龍、為鬆向日後大規模進入華國市場掃清障礙的棋子罷了。等兩敗俱傷,纔是她鬆下坐收漁利之時。
就在鬆庫代子等人暗中串聯的同時,龍華集團的節奏快得讓人眼花繚亂。
瞿子龍彷彿根本沒有在乎任何暗流,因為一個參加‘屠龍聯盟’的小電視機廠廠長,的把滬市密謀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老瞿頭!
他的策略簡單而霸道:用絕對的速度和規模,碾壓一切陰謀!
新建的三條彩電生產線全麵投產,工人三班倒,機器24小時轟鳴。日產量從1500台,向2000台、2500台瘋狂衝刺!下線、檢測、包裝、裝車……流水線如同一條奔騰的巨龍,吞噬著原材料,吐出成箱的“英雄”電視。
瞿子龍親自坐鎮總指揮,各分廠分公司絕對執行,與核心供應商簽訂了長期保量溢價協議!
價格比市場價高出7%,但要求是絕對優先供應,質量零容忍!
同時,機械公司的技術團隊直接入駐供應商工廠,協助改進工藝,提升效率和良品率,實現真正的捆綁共贏。
鬆庫代子試圖撬動的“斷供”陰謀,在龍華真金白銀和技術支援麵前,顯得蒼白無力——沒有供應商會跟錢和技術過不去。
機械動力公司名下的銷售團隊,在全國範圍內瘋狂招募有實力的二級代理商,構建密集的銷售網路。廣告投放加大力度,“英雄電視,24寸遙控,3000元帶回家”的廣告語,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鋪天蓋地地轟炸!市場熱度持續升溫。
當然,也有有關於“英雄電視質量隱患”、“低價策略難以為繼”的雜音在小報上出現。
瞿子龍看到後,隻是輕蔑地一笑,對瞿子晴說:“不用理會。用產品說話。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公開質量檢測和使用者體驗活動,把結果登報。謠言,止於事實。”
他就像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機器核心,推動著整個機械公司高速運轉,目標明確,步伐堅定。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讓員工士氣高漲,也讓外部的旁觀者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在瞿子龍每天忙於公司事務的時候,徐曉華著急忙慌地推開了他辦公室的門:“哥,不好了,宗縣開始要對咱們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