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 第374章 建橋鋪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第374章 建橋鋪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九八八年四月八日,陰曆二月廿二,九點十八分。

在鞭炮聲中,庫河橋開工儀式開始了。

季縣長拿著綁著紅布的新鐵鍬挖了一鐵鍬土,儀式算是正式開始了。

他把鐵鍬交給李正國,“你這個開工儀式倒是新鮮。”

李正國順手把鐵鍬又轉交給了身邊的歐村長。

換了另一個綁著紅布的新鐵鍬,“從南方傳過來的,咱們借鑒一下。現在,我們去路基邊。”

老村長已經帶著兩百多個半勞力轉去了幾米外的鄉道邊。

又點燃一串鞭炮後,季縣長挖了第一鍬,路基工程也開始了。

目送季縣長的綠吉普離開,李正國這才開車帶著老村長,一路去看新鄉道的走向。

剛才季縣長那一鍬挖的,是舊鄉道上的,同樣也是新鄉道的路基。

五裡坡彎以內,基本就是舊鄉道。

老村長看到新鄉道的走向,還有些愣,舊鄉道南邊的十來米外,什麼時候出現一排樹了?

而且都有四五年的樹齡了,難道是他的記憶出現問題了?

李正國指著那排樹,“這一排樹做新道的南行道樹,新道的北行道樹就是舊道的南行道樹。”

“新道八米寬,道邊路基做五十公分的邊坡,再留五十公分的餘量。”

“你帶人把新道中的小樹連根挖了,泥土整平。”

“幾天後,做路基的碎石會陸續拉進來……”

老村長的嘴都要合不上了,“水泥路?”

李正國點頭,“對,水泥路,要是石子路的話,我為什麼開新路?”

“你就按照我剛才說的,鋪好路基就行了,水泥路麵的鋪設,會有專業人士來做的。”

“好好。”老村長點頭連連,“我就按照你剛才說的指揮他們做。”

……

村裡村外及庫河邊,都是忙忙碌碌的人影。

張石頭這個助理非常負責,每天早上六點半就到李家領取今天的任務。

然後去安排抽調出來的娃兒們的工作,再把這一天的各項瑣碎事情給安排下去。

……

張家被開除種西瓜資格,張大哥被罰去少年種植隊做指導。

張大嫂被罰去兒童種植隊做指導。

張父張母被罰掃村路。

張家的溫室大棚,被村裡接手了。

村裡新建的五百個大棚,除了102個兒童所需的34個蔬菜棚,剩下466個大棚都種西瓜。

算上張家的20個大棚,共計486個大棚。

由108個從外麵請回來的工人各管理三個大棚,由162個少年各管理一個大棚。

庫山裡的村民更加小心翼翼地乾活,很擔心被李村長用一百塊一個月的工人替換了他們。

汪洱村的老村長,偶爾進來看看,跟在李正國身後進大棚,看西瓜和蔬菜的生長情況。

“李村長。”

蹲下檢視西瓜藤苗的李正國頭也不抬,“老村長叫我名字就行。”

“正國,我聽說去年的西瓜都賣完了?”

“對。”

“你看,我們村能種嗎?”

“不能。”

李正國拒絕得很乾脆,繼續整理著瓜藤,“你也看到我們的大棚有蔬菜有西瓜,而且西瓜藤的成長速度都不一樣,對不對?”

“對,我沒看懂。”

“一千八百多個大棚,要是一起成熟,市麵上的西瓜會泛濫成災,西瓜成熟後,保質期太短。”

“我在按照數量和順序,一部分一部分的成熟,既能保證西瓜不爛在地裡,也能保證西瓜一直都穩定地供應出去。”

“所以,你們想參與,是不可能的,不僅擾亂我的賣家那邊的進展計劃,也打亂我的計劃。”

“你想發展,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不行,現在,我急需錢。”

“要是你們不管不顧直接就種,一旦發現,我會上報給縣裡的。”

“縣裡要的不是平頭並進,要的是典型。”

老村長泄氣,“我明白了。”

李正國這才抬頭,“老村長,你明白什麼了?庫山裡在最裡麵,隻要發展起來,前麵四個村子就容易多了。”

“我是不給你們用新鄉道,不過是暫時的,等縣裡全力發展這邊了,新鄉道就是共同的了。”

“所以,你們隻看到我自私了,可我做的這些,都在給你們鋪好了前路。”

“就像五裡坡彎,等我改造好了,你們汪洱村是第一受益者。以後的受益還會更多。”

“你相信我,再等等,要是亂了我的計劃,我可就向縣裡提議,新鄉道永遠歸庫山裡了。”

老村長的眼睛立刻恢複了光彩,“真的?新鄉道會歸國家?”

“肯定的,誰敢霸占國家資源?我就是想逼迫你們四個村子彆亂動,彆亂插手。”

老村長點頭,“我知道了,我等著跟著你們喝湯。”

李正國不放心,“你還要注意你們村的村民們。等西瓜熟了,我讓你嘗嘗,你就明白我為什麼敢了。”

“好好。”

……

修路比修橋快,何況修橋的同時還要拉直河道。

邊整路基,邊攤鋪混凝土。

五裡坡彎處,請了鎮上的民工來鑿山體。

山體沒鑿出來,就從五裡坡彎下,向鎮裡鋪去。

等五裡坡彎的山體鑿好了,路麵的鋪設,又從鎮頭轉回來了。

因為水泥路麵太寬,要一半一半地鋪。

等五裡坡彎的一半鋪好了,修路工程被迫停了。

因為西瓜成熟了,要開始運瓜了。

鋪好的路麵還不能上車,仍然走舊鄉道,五裡坡彎就不太好走了。

老村長看著大卡車的爬坡,跟著擔心,“我們有拖拉機,用拖拉機拉出來。”

李正國同意,最多堅持一個月,水泥路麵就能走了。

汪洱村的村民跟著從庫山裡搬運西瓜過庫河,又跟著到五裡坡彎下搬運上大卡車。

看著緊張又有序的汪洱村民,李正國羨慕老村長,“你們村的村民好管理。”

老村長笑瞇了眼,“還不都是因為有錢嗎?不給錢試試?個個像祖宗似的,要請、要做思想工作。”

“您這話不對,錢,本來就是動力。”

“是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哈哈哈。”

老村長是開心的,這三個月,每戶都掙了兩百多塊錢。

修橋那裡,雖然還在繼續著,可是橋墩剛澆築好,需要時間凝固,村民被放假了。

放假沒工錢拿了,這裡有活乾,可不就積極了嗎?

不過,這活也就個把月,而且是一塊錢一天,這也比閒著要好很多。

……

一個月後,水泥路麵能上車了,五裡坡彎到庫山裡之間的一半路麵繼續攤鋪。

庫河橋開始鋪設橋跨結構。

西瓜的運輸不斷,李正國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