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當過明星嗎,你就寫文娛? > 第165章 這也太能吹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當過明星嗎,你就寫文娛? 第165章 這也太能吹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也太能吹了

[最後,我從心裡祝你手術成功,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你能夠活下來。

因為法庭正等著你——

(全文完)]

敲完最後一個括號餘惟長出了一口氣,折騰了這麼久,總算把《惡意》給寫完了。

小說抄起來可比音樂費勁多了,不僅耗時耗力,影響力和傳播度也跟音樂沒得比,屬於是吃力不討好。

餘惟寫這玩意,主要還是它符合自己人設,功利一點想,他寫書反而才能越走越穩,進可攻,退可守。

當然他的本意隻是想請讀者吃點好的……

餘惟大功告成回過頭一看,預想中井然有序的拍攝氛圍並未出現,整個片場彌漫著一種極度疲倦下的沉悶氣息。

導演還在監視器後,但已經摘下了耳機,脖子靠著椅背,雙眼放空地望著天花板,手裡無意識地轉著筆。

旁邊的攝影師乾脆一屁股坐在了地板上,背靠著三腳架的鐵腿,閉目養神,胸口緩慢地起伏。

燈光師和幾個場務助理則七歪八扭地靠在牆邊的器材箱上,有人低頭刷著手機,有人隻是單純地仰著頭發呆,臉上寫滿了無聊的疲憊與放空。

“什麼情況這是?”

什麼情況,他居然還在問什麼情況……

廣告創意總監氣笑的同時,他也充分意識到一件事,這種高強度碼字,恐怕是餘惟的日常。

他應該已經習慣了,所以覺得沒什麼。

他們這些等待的人尚且如此,餘惟這個寫書的自不必說,坐在那全神貫注敲了一萬多字,這種事演可演不出來。

找他代言是真找對人了,他對於文字的熱愛,令人汗顏。

“辛苦了,餘惟老師。”

要是其他明星害大家加班,他們肯定不樂意,但餘惟不一樣,因為他在親力親為。

他可不像耍大牌的明星一樣,以一己之力拖慢整個片場的進度,而是在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他們,隻是在打配合而已。

這種情況下,跟著他一起乾大家自然能接受,也不會產生不平衡,畢竟寫東西可比乾等著累多了。

“沒事,就是耽誤大家時間了。”

餘惟還是有眼力見的,寫一萬多字確實有點耗時間,不過也還好,時間仍在合理範圍內。

拍廣告拍一天在業內還挺正常,不過隻有餘惟是真正意義上的拍了一天……

視訊總時長五小時二十分鐘,正好湊成一個諧音數字,是個好兆頭,也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麼長的廣告作何感想。

其實餘惟寫完已經有一會了,最後這點時間在檢查,即便是照著記憶抄,手打還是很容易出現錯彆字。

網文有點錯彆字相對來說還好,但懸疑小說要的是沉浸感,有錯字很容易出戲。

他順手把熱乎的最後一章發了出來,這下讀者真得原諒他了……珍惜吧,吃完這口好的,他又要開始造史了!

……

“差點意思。”

申羽桐聽著自己彈出來的減七和絃,她想營造出一種陰暗模糊,懸而未決的感覺,但怎麼改都達不到預期。

她最近在寫新歌,是一首懸疑感的嚴肅作品,主題是人性之惡,靈感正是來自於餘惟的小說《惡意》。

“加點半音化的臨時離除錯試。”

申羽桐正打算繼續改改,旁邊的手機螢幕忽然亮起,成功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平時她創作時是不會因為這些東西分心的,但這兩天除外,她在關注餘惟的更新,這對創作非常重要。

不過前幾次點開一看都是騷擾簡訊,希望這次是真更新了……

[加藤恭一郎的闡明(終)]

居然真更新了?

申羽桐也顧不上其他,直接在鋼琴旁開始追更,希望這個結局能帶給她更多靈感。

加賀警官最終發現了最令人心寒的真相:野野口修不僅殺害了日高,還費儘心機地策劃了一場對日高人格的全麵詆毀。

他用了兩年時間精心準備,不僅要奪走日高的生命,還要摧毀他的一切成就和名譽。

野野口甚至故意在證詞裡加入日高殘忍殺死鄰居家貓的細節,就為了貶低日高的人格。

而這一切的動機,竟然隻是源於野野口修心中那股深不見底的嫉妒和自卑。

他嫉妒日高搶先實現了他的作家夢想,嫉妒日高優越的生活,嫉妒日高光明的前途。

他恨日高的善良襯托出自己的猥瑣,恨日高的成功反襯出自己的失敗。

雖然申羽桐在前八章的閱讀中已經猜到了這個結局,但當真相以如此**殘酷的方式呈現時,她還是被震撼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謀殺破案的故事,也撕開了人性陰暗的一麵。

那種“我就是看他不爽”的莫名惡意,那種恩將仇報的極端心理,那種不僅要毀滅一個人的生命還要徹底否定其存在價值的仇恨,讓她在合上書後久久不能平靜。

申羽桐看過的書不少,這本《惡意》她能給到九分以上,比起那些單純燒腦的詭計,她更喜歡這種夾雜著人性思考的故事。

餘惟這本書,她極為讚賞。

申羽桐沉默許久,可能用切分音和不規則的節奏型打破固有的節拍律動更好。

那是真相揭露後的眩暈。

……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我就是恨你。”

祁緣看著野野口修的自白很久都沒能說出話來,這份惡意是讓人毛骨悚然,但也很真實。

人都有陰暗的一麵,他也有。

但區彆在於,大多數人會無視羨慕和嫉妒,有些人能把羨慕嫉妒轉化成前進的動力,隻有惡魔才會因羨慕嫉妒產生恨意,甚至付諸行動。

《惡意》最令人恐懼的地方在於,它展現的不是為財為情的謀殺,而是源於人性最深處的嫉妒和自卑的惡意。

這種惡意沒有具體的理由,卻比任何有理由的仇恨都更加可怕和持久。

野野口修最終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了代價,但留給讀者的,是對人性深刻的思考和警示。

祁緣感覺,餘惟是在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彆人好,尤其是身邊的人好。

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成功照出了以前那個脆弱敏感的他自己。

很難想象,如果放任那種情緒滋長,最終會釀成多麼可怕的後果……還好他被餘惟打醒了。

虐了兩次,不服也難。

餘惟不僅給了讀者一個出人意料的故事結局,更給了讀者一個審視人性的機會。

祁緣長出一口氣,最後纔開啟手機發了條微博。

神作!

對於讀者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神作。

雖然神作這兩個字如今已經快被用爛了,什麼阿貓阿狗都敢稱之為神作,神回……

畢竟所謂神作隻是個主觀評價,沒什麼具體標準。

但《惡意》這本書給到神作並不為過,很多推崇這本書的將它譽為東野圭吾最好的作品,和《白夜行》齊名。

一部充滿深沉的怨恨,另一部則燃燒著熾烈的愛情。

《惡意》完結之後,網友的綜合評價也接踵而來,毫無疑問它是部好作品,但具體有多好還有待商榷。

“看完感覺頭皮發麻,也不知道自己身邊會不會存在這樣的惡意。”

“不止身邊,可能我們自己心裡就潛藏著惡意。”

“寫的真好,神作,雖然我還沒看。”

普通讀者對《惡意》的最直接反應是震撼與寒意,這種心情不僅來自於案件的本身,更源於小說對人性陰暗麵的**呈現。

餘惟的寫法也讓大家覺得很新奇,小說在三分之一處就揭示了凶手身份,打破了傳統推理小說的套路。

老實說,這種結構安排最初讓一些讀者有些痛苦,閱讀體驗又躁又悶。

然而正是這種不同尋常的敘事方式,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不自覺產生了心理共鳴。

“當你以為自己已經明白案件的所有可能性時,餘惟就祭出一個新的反轉來讓你大吃一驚。“

多重反轉也是《惡意》這本書為人稱道的一點,不斷推翻先前建立的“真相“,讓讀者體驗到思維被顛覆的震撼感。

這還是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