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 第62章 九宮山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第62章 九宮山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雲天明仔細梳理過這段曆史上沒有的大宇朝,最讓人起疑的莫過於太祖司徒緒在九宮山遇到的和尚與方丈。那和尚是當年李岩老家河南一個不起眼的寺廟的住持,是他指點了司徒信和司徒策二人前往九宮山。到了九宮山之後,在九宮山的無量壽禪寺內,方丈大師不僅收留了司徒緒,還指點了他「五行」之事,相當於在風水上幫助太祖定鼎江山。

曆經了六百多年的歲月,且自身就是通過量子穿梭機將靈魂送到這個世界的雲天明,深知天地之間不可解的秘密太多。包括那將太子帶走的一僧一道,儼然就是原著中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化身的?跛足道人與癩頭和尚,而無量壽禪寺中的方丈是否與這二人有關?直覺告訴他一切的源頭可能就是這個無量壽禪寺,所以此行他的第一站就是此地。

九宮山無量壽禪寺位於湖北鹹寧通縣,從姑蘇到這裡有水陸兩條路可行。雲天明毫不猶豫選擇了水陸,他很想看看後世隻存在於書本之中的人工大運河。

大運河的興衰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真實的曆史上,明清時期大運河成為重要的生命線?,與長江一起作為重要的水道承擔了大量的貨物和人員運輸任務。然而,隨著環境變遷、水利廢弛,京杭大運河水流萎縮、泥沙淤塞,航道條件惡化,加之黃河泛濫、海運興起,大運河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1900年,清政府下令漕糧改征銀兩,1901年清政府停止了漕運?,至此大人工大運河消亡。

雲天明仔細察看了大宇朝前後的曆史,瞭解到前朝末期由於連年戰亂和財政困難,大運河確實出現了堤壩損壞、航行阻礙等問題,甚至在農民起義爆發後大運河更是受到了一定破壞,隻是並未被徹底摧毀?。

大宇朝建立後,太祖皇帝與眾朝臣意識到大運河對於國家穩定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撥出專款對這條水路開展維護。通過加固堤壩、疏浚泥沙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對大運河進行了一係列改革,恢複其曾經的繁華景象,所以如今大運河與長江仍然是大宇朝南北交通的重要航線。大運河從京城到杭州共有九站,而姑蘇正位於第八站,所以原著中林妹妹進京隻需在家門口登船就可以直達京城。

同樣,雲天明也是從姑蘇登船,?沿著運河向南航行到達長江邊。然後在長江邊登船,沿長江航行,如無意外,七八天即可到達鹹寧。

雲天明的腦海中浮現出他上世看過的清代畫家江萱《潞河督運圖》:這幅長達68米的畫卷,描繪的是乾隆末年座糧廳使馮應榴乘豪華官家船隊經潞河前往天津三岔河口一帶視察漕運的情景,讓人彷彿置身於數百年前繁華熱鬨的通州碼頭真是「清淺潞河流,常維萬裡舟。越羅將蜀錦,充滿潞濱樓。」

如今無論他現在處於幾維空間,既然這裡有大運河,他必定要一睹大運河的風采。

這一日,雲天明帶著李府醫和林風、天機登上南下的大船。

揚州五月花如海,春風拂麵暖陽開。五月是揚州最美的季節之一,大運河兩岸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槐花、芍藥、薔薇在運河邊競相開放,散發出陣陣清香,使得整個運河沿岸都彌漫著花香?。河道上槽船穿梭往來,兩岸桃紅柳綠,桃園、農舍、店鋪、寺廟錯落有致,隨處可見一派繁忙景象。

順風順水不過一天的時間就到達了鎮江,雲天明他們要在大京口登船進入長江。一路走來,隻見運河穿城而過,關河貫通南北,河網遍及四方,小橋星羅棋佈。沿江灘塗近百畝荷塘菡萏盛開,雲煙繚繞,野鴨成群,風景如畫。江河交彙之處帆檣林立,大小船筏穿行如織。運河兩岸柴炭巷、魚巷、磚瓦巷等散貨碼頭上行棧密佈,商賈雲集……雲天明被這欣欣向榮的人間煙火氣所感染,那顆在暗黑宇宙中流浪幾百年所鑄造的堅硬之心開始一點點兒軟化。

8天之後,幾人到達了鹹寧港。稍做休息後,雲天明讓林風去租幾匹好馬前往九宮山。中途找了一家客棧休息了一晚後,第二日下午來到了九宮山山腳下。

仰望著這座海拔1665米的山峰,雲天明的腦中「搜出」後世對這座禪寺的介紹:無量壽禪寺原名雲關古寺,成名於南宋,後曆經戰火,至明末已成廢墟。1984年秋,臨濟宗的聖欽法師奉仁德法師之命,隻身來此重建禪寺。此處山高千仞,背依峻峰陡崖,麵臨淵穀深壑,興土木艱難萬分。然聖欽老和尚以佛子之心,禪修之願,於舊址上重建,讓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的無量禪寺再現人間。占地五十畝的寺內鬆杉疊翠、山泉鳴澗、鳥語花香、雲海蜃樓,享有「清涼世界」的美譽。寺院靠山一側有一條長長的院牆,上麵鐫刻著精美的「法界源流圖」,對佛教教義、曆史和故事進行了直觀的描述。這一切讓無量壽禪寺?在後世的佛教界和旅遊景點中都聲名遠播,尤其是獨特的仿宋建築風格吸引著無數遊客,香火極其興盛。

而此時的無量壽禪寺因曆史的改道並未在前朝中毀於戰火。且由於這是太祖的發家之地,大宇立朝後太祖甚至下令重修了大雄寶殿。但也僅此而已,當時的方丈大師奏請皇帝不必再對寺廟大興土木,還說該寺的使命已達成,不日他也要雲遊去了。經過這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無量禪寺愈發人煙稀少。

看著淹沒在荒草中蜿蜒而上的小徑,林風愁眉苦臉道:「公子,看這樣子可能寺中根本沒人了,要不咱們還是先打聽打聽再說?彆廢老勁爬上去又找不到人可虧大發了。」

腿腳不是太利索的李府醫也有同感:「公子,天色也晚了,咱們不如先找個山民家借宿一晚,再打聽打聽情況可好?」

雲天明點頭,幾人沿著山腳走了不久就看到了一處農家。林風上前大聲問道:「家裡有人嗎?我們是過路的!」連問了幾聲,纔出來一位老者,他眯著眼打量著眾人。

「你們是什麼人?」

林風趕忙恭敬說道:「老丈,我們是過客,隻因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一晚,還望老丈行個方便。」

老者猶豫了一下,看這幾個人衣著不凡,不像歹人,便側身讓他們進了院子。

雲天明禮貌地拱手道:「多謝老丈收留,我們不會叨擾太久,明日一早便離開。」

進入屋內後,李府醫注意到牆上掛著一些曬乾的草藥,心中好奇。正欲開口詢問,卻見老者端出了幾碗熱水。

雲天明喝了口水後說道:「老丈,我們幾人想上無量壽禪寺,感覺這裡人煙稀少,不知老丈可否告知一二?」

老者道:「幾位既然是過客,定是外地來的。不知上無量壽禪寺有何貴乾?寺裡確實沒什麼人了。」

雲天明平靜地回答:「想去寺裡拜見方丈,打聽一個醫治頑疾的偏方。」

老丈有些奇怪地打量了雲天明,又看了看其他三人,「方丈大師常年在外雲遊,很少回來,不過前日還真回來了。看來你們的運氣真是不錯。至於他是否有治病的偏方,小老兒還真不知道,待明日你們上山後自己問吧。我先給你們去做些飯食吧。」

雲天明向老丈點頭致謝,並讓林風去幫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