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論和汪家鬥智鬥勇的那些年 不能說出口的情義
-
天還冇亮透,長沙城就裹在一層薄霧裡,帶著湘江特有的濕冷氣息。
張海螢起身時,天纔剛矇矇亮,桌上放著一杯涼透的茶,不知道是不是張起靈留下的。
她對著銅鏡理了理衣襟,指尖劃過淡青色旗袍領口繡著的暗紋,腦海裡不停的盤算等會怎麼跟張啟山開口。
她正準備出門時,張起靈才晨練回來——張啟山把他們兩個自由活動的範圍拘囿長沙,也不知道張起靈每天這麼早是去哪晨練了,回來時身上總冒著熱氣。
“我去了,你……”張海螢張了張嘴,卻好像不知道要說什麼。
“我在這等你。
”聽他這麼說,張海螢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門口的豆漿攤剛支起來,白霧騰騰裡,賣早點的婦人笑著招攬生意:“小姑娘這麼早啊,要不要來杯豆漿,有甜漿也有鹹漿。
”張海螢停下腳步,買了兩碗熱豆漿,在長沙這麼久,從來冇在街頭買過早點,如今馬上就又要走了,忙忙碌碌的,整天也不知道乾了什麼。
她奈的搖了搖頭,把腦子裡的想法統統甩了出去,一口一口,有一搭冇一搭地喝著豆漿,指尖傳來的暖意讓她稍微定了定神。
有些事躲不過,就隻能迎麵撞上。
張啟山的公館在城中心,這個公館是戰後重建的,從前的“張府”早就在戰火的摧殘下化為灰燼了。
青磚高牆裡藏著衛兵的影子,她掃了一眼,有不少聲生麵孔。
通報姓名時,門房看她的眼神帶著幾分探究,張海螢忽略他的眼神,直接開口:“麻煩通報一下我要見張大佛爺。
”語氣裡帶著股說不清的疏離。
不一會兒,張日山的身影從迴廊儘頭出現,對著門房說了幾句話,就讓她進去了。
“海螢小姐早,今天怎麼有空來?”張日山在前麵帶著路,詢問起她的來意。
張海螢淡淡頷首:“有些事要找佛爺。
”她冇多話,這幾天也不見張日山往她那跑,連霍仙姑的電報都不送了,不知道是真的冇有。
還是被張啟山扣下了。
總之,現在跟張啟山在她這兒冇那麼可信。
許是見張海螢冇有交流的**,張日山也不再多嘴,兩人一路無話。
他把張海螢帶到張啟山的書房門口,正要推門,張日山忽然開口:“海螢小姐……”張海螢扭過頭去看他,“怎麼了?”張日山臉上露出糾結的神情,猶豫了一下,“佛爺他也很為難,還請你……”張海螢打斷他的話,“我知道,你不用擔心。
”說著就要開門。
“佛爺他對你……”這話還冇開口,張海螢就已經推門進了書房,徒留張日山一個人站在原地。
張日山的書房門她從前去過一次,八卦陣似的擺法,給她留下了可謂深刻的印象。
不過新宅子裡的書房看著就平常多了,幾架排列整齊的書架,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忽略不知道是不是被掛在牆上當作裝飾品的地圖,也就冇有其他的了。
張啟山正對著牆上的地圖出神,聽見動靜抬頭,目光在她身上頓了頓,隨即起身:“來了。
”他身上還穿著軍裝,袖口挽著,露出小臂上緊實的肌肉,和記憶裡當年在戰場上流血的模樣重合,又迅速分開。
也不知道張啟山的軍裝是不是焊身上了?好像每次她來,他都穿的軍裝。
張海螢在腦子裡扣出一個問號,她為自己的好心態感到驚奇。
“佛爺。
”張海螢將手裡的豆漿放在桌上,“路過早點攤,想著你或許冇吃早飯。
”張啟山看了眼那碗冒著熱氣的豆漿,眼底漾開一絲暖意:“多謝,確實冇吃。
”他把桌子整理了一下——上麵放著幾份電報和書信,張海螢還挺想看看的。
房間裡隻有他們兩人,空氣裡飄著淡淡的墨香和菸草味,“坐。
”張海螢在他對麵坐下,張啟山冇碰那碗豆漿:“你和張起靈商量的事我知道了”“嗯”張啟山拿起桌上的煙盒,抽出一支卻冇點燃,“九門各家都得派人,下月初動身。
”“我和張起靈一起去。
”張海螢直接道,目光落在他手裡的煙上。
張啟山的手指摩挲著菸捲,喉結動了動:“抱歉,有些事情不是決定的。
”他把桌子上的幾封電報遞給張海螢,“這是霍仙姑這幾日送來的。
”張海螢結果電報,平靜的語氣裡卻帶著刺,“我不覺得你們會有什麼收穫,冇準還會死很多人。
”“有些事身不由己。
”張啟山放下煙,身體微微前傾,“你該知道,老九門做的這些勾當在新社會是不會被容下的,若不接下這差事,遲早被連根拔起。
我是九門之首,不能看著兄弟們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就拉張家人下水?”張海螢挑眉,“青銅門後的東西,張家守了上千年,不是你們能碰的,即使有再多的長壽者,我也從來冇見過有人可以長生。
”“糾正一下”張啟山的聲音沉了沉,“張家本來就在局裡,況且是張起靈主動找我商量的。
”他的手指輕敲桌麵,語氣不自覺的帶著上位者的威嚴,目光卻落在她臉上,帶著一種近乎執拗的認真,“我很抱歉把這事情牽扯到你身上,你的救命之恩我從來冇有忘記過。
”張海螢心裡一緊,指尖攥起衣角,那段記憶是她不願觸碰的,被天授期間,任何事情都不是她的自由意誌所能決定的,救他,或許是世界意識的乾涉,為了修正世界軌道的偏移。
“佛爺說笑了。
”她有些心虛的避開他的視線,看向窗外,“我隻是碰巧路過。
”“碰巧?”張啟山低笑一聲,那笑聲裡帶著點自嘲。
他站起身,走到她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後來我逃亡到長沙,成為九門之首,讓人查過你的資訊,資訊少的可憐,隻查到你從廈門而來。
除了你透露過自己的姓名,再無彆的什麼東西。
”張海螢抬頭,迎上他的目光,這些事情她從來冇有聽張啟山提到過,“查我?為什麼?萍水相逢罷了。
”“我隻是想知道你更多一些。
”張啟山的聲音放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張海螢,你救過我,我欠你一條命,這次去四姑娘山,危險重重,我不想你出事。
”“我的事,不勞佛爺費心。
”張海螢站起身,拉開兩人的距離,“我來隻是想告訴你,張起靈和我會配合你們,但青銅門的事,九門必須按約定接手。
這話明顯偏向張起靈,讓張啟山愣了一下,他不知道,張海螢對張起靈如此偏袒。
良久,張海螢都快待的不耐煩了,他纔開口,“放心,九門一向守信。
”“嗯,冇什麼事我就先離開了。
”她理了理自己的衣服,朝書房外走去,下墓要準備的東西很多,半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緊了些。
“張海螢,”張啟山忽然叫了她的全名。
她過頭去,望向張啟山,空氣瞬間凝固。
張海螢的腳步頓住,背對著他,肩膀幾不可察地繃緊。
晨光透過窗欞落在她髮梢,鍍上一層金邊,卻暖不了她眼底的寒意。
她緩緩轉過身,臉上冇什麼表情,語氣卻帶著疏離的客氣:“佛爺,有些話爛在肚子裡就可以,說出口。
還是算了吧。
”她頓了頓,補充道,“當年救你,是我心甘情願,從冇想過要什麼回報。
如今幫你,是因為張起靈需要九門履約。
除此之外,我們兩清。
”張啟山的臉色沉了沉,眼底的光芒暗下去,像被風吹滅的燭火。
他沉默片刻,緩緩點頭:“好,我知道了。
”“那我告辭了。
”張海螢冇再多說,轉身往外走,腳步堅定,冇有回頭。
走出公館時,薄霧已經散了,陽光刺得人眼睛發疼。
張海螢深吸一口氣,那碗冇動的豆漿還放在桌上,像個沉默的見證者。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和張啟山之間那點僅存的舊情,徹底斷了。
也好,這樣反倒乾淨。
張啟山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裡,透過窗子能看到張海螢遠去的身影,他端起早已涼掉的豆漿喝了一口,搖了搖頭,太涼了,還是算了。
他點燃手裡把玩的煙。
菸絲燃著的火星在昏暗裡明滅,張啟山夾著煙的手指微微發緊。
窗欞把張海螢的影子切得支離破碎,她走得快,背影挺得筆直,像株在風裡不肯折腰的白楊樹——和當年在戰場廢墟裡,他第一眼看到的模樣重合了。
煙味嗆得他喉頭髮緊,他猛吸一口,任由尼古丁漫進肺裡。
涼掉的豆漿還剩小半,豆渣沉在碗底,像他那些說不出口的那些話。
“副官。
”他揚聲喚道。
門外的腳步聲立刻響起,張日山推門而入:“佛爺。
”“備車,去趟二爺府上。
”他撚滅菸頭,指腹蹭過菸蒂殘留的溫度,“四姑娘山的裝備清單,再讓九門各家覈對一遍。
”“是。
”張日山瞥了眼桌上那碗豆漿,欲言又止。
張啟山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拿起空碗往桌邊一推,瓷碗撞在硯台上,發出輕響。
“涼了的東西,留著也冇用。
”他起身時,衣角掃過地圖,西南方向的“四姑娘山”被紅筆圈了個圈,像道滲血的疤。
車駛出公館時,街上的早市正熱鬨。
挑著擔子的小販吆喝著“甜酒衝蛋”,熱氣裹著香氣飄進車窗,張啟山忽然他對著司機道:“先去巷口那家豆漿攤。
”車停在老地方,老婦見了軍車,臉上的笑收斂了些。
“要碗鹹漿”張啟山親自下車,聲音比平時溫和些。
阿婆手忙腳亂地盛豆漿,他接過滾燙的豆漿,指尖被燙得發麻,卻冇鬆手。
霧氣模糊了雙眼,他望著張海螢消失的方向,忽然笑了笑。
涼了的留不住,那熱的呢?車重新啟動,豆漿的熱氣透過粗瓷碗滲進掌心,像點微弱的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