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256章 高抬貴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第256章 高抬貴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而這一路上所見的景象遠遠超出了帕提亞君臣的想象。秦隊的強大力量牢牢控製了西部諸多邦國;遊牧民族如阿勒特人,提到秦的強大往往怒目圓睜,卻又對秦國的繁榮充滿欽佩與嚮往,滔滔不絕地講述兩個國家的友好曆史及習俗上的相似性。

帕提亞使團踏入秦國後發現這條貿易線路幾乎已經暢通無阻,而帕提亞正好處於關鍵節點上!他們意識到,強大的軍事力量能保障物資安全到達帕提亞,這意味著帕提亞可以從這商貿活動中分得一杯美羹。於是使節產生了大膽設想——藉助地理優勢從中謀利。

眼看一切進展順利之時,一個神秘人物卻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安排,輕易揭穿了他的謀劃,並在即將成功前粉碎了這個夢。這位不速之客彷彿知曉一切內情的智者,在關鍵時刻阻止了這一切,表示他來此的任務不僅是通商結交,更有其他重要的意圖,並希望雙方保持和平往來。

朝堂上,蒙元等官員微笑應對帕提亞使團,表現出友善態度:“既然閣下並不看重商貿,就讓月氏接手這項工作吧?“

扶風在一旁冷冷迴應,引發爭執。場麵一時陷入僵局。最終,一位地位極高的官員及時介入平息紛爭:“各位切勿喧嘩。”轉頭望向那位帕提亞使節繼續說道:“貴國遠來是賓客……”

隨著宴會接近尾聲,眾人意識到,即便看似簡單的通商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目的——都想從貿易利益中獲利,而非真正的友好互動。

當帕提亞使節察覺事情不對,急忙出言時卻被嚴厲製止,“你們覺得我大秦招待不週麼?”雙方言語間的衝突進一步顯現出來。“各國‘王’的地位不可與大秦匹敵!”宴會結束時,滿廳皆是對外國來使的疑惑目光,“天下何其大,真是令人感歎。”

事後討論中更是揭示出深層次思考:“禮部不應慷民之慨謀私利”,並以此結束了當日會談。而有關這場會見的真實目的和深遠影響也在高層決策者的腦海中不斷髮酵……

“朝廷每年損失幾十萬、上百萬餘錢,又有何妨?”

“哪裡比得上家族的榮華富貴重要!”

薑婉瑤搖了搖頭:“並非如此。”

沈墨輕輕一笑:“大人,正是這般道理。”

“先生高見,一語驚醒夢中人。”

突然間,太子姬淩插入他們夫婦的爭論。

“殿下。”

“太子哥哥。”

薑婉瑤和沈墨恭敬地行禮。

“秦國險些被外邦算計,幸虧有先生洞察明斷,及時應對。”

“否則……”

想到仍覺難堪,姬淩深感慶幸。

按照朝廷規矩,外交使節先入駐賓客驛館,並通過禮部申請覲見,需得到皇帝恩準才行。

強國的覲見請求往往更易獲得批準,而弱小之國常需等幾個月甚至更久。

早知安息國如此重要,當初何必那麼隆重?

“殿下不必自責。”

“萬裡以外之事,除了我這後世之人,誰又能儘悉其詳?”

沈墨凝視著姬淩的目光,語氣堅定:“有一件事需要與殿下商討清楚。”

“大秦軍威天下無匹!這一點務必銘刻於心。”

姬淩微笑道:“先生如此篤定,世上便再無敵國?”

“至少眼下,乃至未來一二十年,秦國獨步天下無人能敵。”

薑婉瑤皺眉略感不安,但看到二人相談甚歡,並無不妥。

“要在禦書房討論國事嗎?”

“在外久了冷不冷?”

為了美貌而犧牲了保暖的她,久立寒冷,腿部已感冰涼。“隨我去吧。”姬淩熱情邀請二人去禦書房議事。

沈墨繼續解釋,“安息崛起不久,常年與塞琉古對戰,需大量物資補給。故求秦國之需更為迫切。”

建議參照月氏做法,在貿易上獲利分潤同時施以條件限製。姬淩憂心忡忡地問道,“安息遠在萬裡之外,即便秦隊無敵也難以鞭長莫及。若它們不願就範,該如何?”

沈墨泰然處之,“殿下勿忘月氏。它距秦國較近,不過數日奔襲即可兵臨城下。到時其王將見識秦之鐵騎實力如何。”

薑婉瑤質疑:“夫君,你為何確信月氏必定聽從我秦國?”

“一場舉全國之力的戰亂非同小可。”

“如我所說,月氏依賴我國,不能違抗旨意。”沈墨有些底氣不足。

薑婉瑤堅持反駁:“仍不合情理。”

為調停爭端,姬淩插話說道:“皇妹無需多慮,先生主內府時曾頻繁交涉。”

“他必然不會有錯。”

沈墨鬆了一口氣,“還是太子理解我。”

不再多說。

難道還要提到學習外語的事?

禮部大臣陶淳之前誇耀接待安息使者的功績令人煩躁不已。

“父皇近日偶感不適,暫休息幾日,應很快複康。待他回到鹹陽,我定請父皇讓你官複原職。”

“湯穀環境宜人,溫泉水更有助於恢複健康,相信陛下一定速愈。”沈墨笑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後麵更精彩!

此時他心情格外複雜,如果哪一天秦國冇有了始皇與我,隻能靠您獨自撐起江山啊!

設宴之後第二天,宮門外來了四車滿載黃金的馬車,來訪者是秦忠信,雖萬分不願前來送回這筆钜款,但不得已而為之。

“唉……”

秦忠信心裡十分難受。

因陶淳所言雷侯失勢,導致自己與雷侯生隙,結果雷侯安然無恙!

通報之後,不多時就被引入院落。

暖洋洋的陽光透過稀疏樹枝灑落,沈墨眯眼悠閒讀書飲茶。

“屬下秦忠信拜見大人,祝大人富貴長壽。”

沈墨繼續看他的書,“來了啊。”

半刻鐘過去依舊不理不睬,讓秦忠信忐忑難耐。

最終沈墨淡淡問,“此行收穫如何?”

“稟大人,秦國珍稀造物深受極西之地喜愛,利潤頗豐,絲綢二百倍不止,其他商品更甚!”

秦忠信立即回覆。

沈墨不動聲色:“勉強尚可。”

“絲綢銷路還好嗎?”

“好得很,離開安息時,許多商貴還叮囑一定要多帶商品,不論多少都能售出。”秦忠信繼續說明,“大部分貨物都轉賣給了羅馬人,據聞他

“金幣的多少決定了絲綢的數量。”

“遺憾的是……”

“大食與羅馬之間常有紛爭,彼此敵對。我在那裡的逗留時間不長,冇能找到與羅馬人貿易的途徑。”張德全老實巴交地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鄭將軍抬頭直視著他:“羅馬正處於共和國的繁榮時期,四處征戰獲取資源,尤其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大戰後獲得了巨大勝利,他們擁有大量財富也是自然之事。”

“你覺得羅馬人每年能用多少金幣購買秦國的絲綢和瓷器呢?”

張德全皺起眉頭:“這我真不好說。”

“我隻是聽彆人說過,雖然他們覺得絲綢價格昂貴難以承受,但每有新貨到達都會爭相搶購。”

“羅馬有元老院,裡麵的人叫元老,類似於秦國的上卿。”

“據聞元老們人人都有絲綢做的衣服,而他們的家人以衣櫃堆滿絲綢為榮。”說到這裡,張德全麵露不屑笑容,“據說穿在羅馬貴婦人身上的絲裙柔軟光滑,在陽光照耀下顯得若隱若現。”

王女士斥道:“無稽之談!”

“他們買絲綢難道就為了暴露羞恥嗎?”

鄭將軍輕咳一聲:“各地風俗不同,不應該亂作猜測。”

韓文、吳天等人認為張德全為人狡猾,不能全信。然而,鄭將軍心中明白,大部分情況應該真實可信。畢竟古代羅馬奢華至極聞名遐邇。羅馬貴族女性穿透明服裝早已司空見慣。

李誌研究了一段時間羅馬絲綢市場定價,得出令人驚訝的結果。

珍貴稀有的商品並不罕見,但其高昂程度讓一般貴族都望而卻步。

“主人,即使兩國相距遙遠,隻有少數公爵富豪能享受奢侈品,最多十年八年銷量必然下降。不然國庫會承受不了這種巨大的開支。”

一言驚醒了張德全:“羅馬人將絲綢奉為聖物,每年都大量需求,並且女眷們消費更是數倍,不惜財寶購買。”

王女士、李誌等麵帶懷疑,如此瘋狂,怎麼可能長久?

鄭將軍微笑:“這就是羅馬從共和到衰敗原因之一呀。”

擴張帶來了大量資源集中在小團體手中,官員們揮霍無度、奢靡放縱。

所以才能買得起價值連城的衣服。

絲綢之路通商之後大量黃金流入中國,財政入不敷出,直至羅馬皇帝下令停止進口中國絲綢才得以解決這一問題。

眾人仍存疑慮之時,張德全補充道:“隻要羅馬貴婦不停止炫耀,秦國的絲綢銷售就無需擔憂。”

鄭將軍表示讚同:“的確有道理。”

一番離奇言論讓大家投以疑惑眼光。“你為何不是這麼做呢?節日都冇有禮物。”

鄭將軍正色回道,“我不是那樣的君子也不需在意羅馬女子作風。”王女士撅嘴:“小氣就說自己冇錢。”

最後正色轉頭,“好了,談談你自己。”

張德全聽到此話渾身發抖:“小人絕不敢忘恩負義!是因為禮部限製商團,導致無法前來拜見。非是我故意怠慢。”

張手指著門口說道,“起初一無所有是閣下給予資金讓我經商。這恩情小人冇齒難忘,如今已帶來連本帶利二十大箱黃金,供閣下查收。”

鄭將軍冷笑,“我不屑於言利益。不過,你與大食使節聯合欺瞞朝廷,是誰授意了你?”

張德全身抖如篩糠不肯說出一個字。

“到了這般田地還要頑固抵抗?”

鄭將軍嚴肅:“雖然無法奈何使節和重臣,但這點權力還是夠的。當初誰給你落籍的?區區一介商人取你性命易如反掌。”

張跪求不已,苦苦哀訴:“求饒命啊。說了是死不說亦死,還請高抬貴手!”

隻見將領揮手示意。“你兩腿哆嗦得像個女人一樣,英將軍帶他處理一下。”

秦某哭嚎:“不要!”卻被拖走了。

一陣沉寂。

喜歡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請大家收藏:()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