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306章 今生願做君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第306章 今生願做君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諾—”

隨即,程遠迅速離開了這裡,趕往山中隱密之所。

不多時,一位大約二十幾歲的年輕書生隨同程遠到來,他知道要見到的是魏主曹丕,因此顯得有些緊張但也充滿了期待,帶著一個卷軸,興奮地走到曹丕麵前。

見到曹丕後,他竟然愣住了。

曹丕疑惑地看著沉默的趙成,雖然略有失望,但很快便露出最溫暖的微笑:“你在害怕?我不是老虎,不用這樣不敢開口啊。”

趙成結結巴巴地道:“小、小人名趙、趙、趙成……表字德、德平!”

他這一開口,身邊的工匠們不禁笑了——不是嘲笑,隻是覺得有點滑稽。

曹丕卻未出聲批評,心想確實如程遠所言,他確實有口吃的缺點。

即便是這樣,曹丕依舊友好問話,“你手上拿的是什麼?”

“是……是飛球圖、圖表……製造圖……”

儘管趙成磕磕巴巴,但這六個字還是引起了曹丕的興趣,他頓時雙眸明亮,眼神變得犀利起來。

曹丕使了個眼色,程遠隨即接過來並遞過去展開。製造圖紙極其詳細,從結構原理到火藥罐子的配置,到浮球體材質都一一描繪,還有趙成的手稿備註和個人想法。這份設計明顯花費了不少心血和思考。

剩下的步驟雖有幾個關鍵環節尚未解決,但是這浮球的藍圖已然接近成品階段。

看著這些,曹丕目光愈發灼灼有光,對這張設計圖的擁有者更有了濃厚興趣。

“趙成(表字:德平),告訴我……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將這發明製成”

曹丕意識到話語中急切的語氣有些冷峻,於是又放緩語調:“慢慢想清楚回答我。不管多久,我會耐心等待。”

說實話,這個問題並不難,即使口吃,趙成本人的思路依然清晰。當前的工作進度,還有所需的具體時間等,他自己都有明確的想法。

“答、回大王,還、還要……兩個,月左右……”

聽到這裡,曹丕眉頭微皺,略顯不滿意。但他深知急不得。

“局勢危急,許都已經危險。能不能加快些?”

而這次馬鈞直接搖頭。“實、實情是真、真不行!”

毫無轉彎抹角的實話讓曹丕沉思了。

程遠急忙圓場:“大王見諒,他是性直口拙之人。”

對此,賈誼則輕聲安慰道:“兩個月終究給了我們一個確切的時間,給我們一份新的期望。”

若無趙成的助力,連這兩個月都隻能奢望了。

現實中被壓製的感覺非常壓抑。

此話令曹丕重新燃起了希望,“哈哈哈……

李牧的目光微微眯起,“清州已經嫁給趙顯,玉溪許配給我的義子孫權,安陽縣主則與鄭家子弟鄭宇有婚約,隻待成年!明兒、嵐兒、熙兒入宮為太子妃…我算來算去,竟找不到合適的女兒給王越!”

聽到這話,

張良其實是想知道這個結果。他想,鄭家的人選再多,大王也不會再把幾個月前殉國的趙顯的妻子再許配給王越吧!那會引起趙家的反感。

但張良從李牧的話中察覺到,大王早已心有所屬!

李牧的話語也讓原本興奮不已的程普感到一絲不安,還有王越,剛剛還在驚喜得不知所措,卻忽然心頭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李牧繼續說道,“我長子李昂戰死於襄陽時,留下了一位名叫李婉的女兒。這閨女是我最珍愛的孫女兒之一,從小就跟著我在軍中學習兵法謀略和騎射之術…王越啊,我的孫女剛到適婚年齡,聰明伶俐,你是否有意成為李昂的佳婿呢?”

這一提議讓在場的眾人震驚不已。

李昂是李牧最寵愛、最看重的兒子,宛城之戰後,他的女兒成為了父親心中寄托情感的焦點。

傳說李婉不僅善於弓馬騎射,而且精通謀略,甚至一度掌控了魏國的部分政權。

最終,在眾臣的幫助下纔將權力移交給了新的主人——這是曹操極為鐘愛、疼惜的一代才女。

誰也冇料到,為了招攬王越,李牧竟然願意將自己的愛孫女嫁出去。

“天哪!”程普回過神來趕緊提醒道。“這是莫大的榮耀啊!快見過嶽丈大人…”

王越一時緊張地單膝跪地:“見…見過嶽丈大人——”

李牧如此獨特的方式來收攬人才。不言而喻的是,成為曹府女婿後的身份使他對任何人也不再怯懦。

“哈哈…”李牧朗笑道,“李婉是好孫女,你則是佳婿人選。若有此佳婿,我想我的孩子在天堂也能放心…”

隨後李牧離去之前特意囑咐程普一定要全力支援王越,並調遣額外兵力確保王越及其家屬的安全。這次恩寵甚至比當年對待關公更甚。可見,他對這位未來的孫子女婿寄予極高的期待和信任。

當車外一名士兵匆忙稟報有關襄陽前線的情況:一位將領及數千軍隊在平陸城裡等待支援。

李牧迅速反應,明白事態嚴峻。

此時程昱問,“為何關羽留將軍和這三萬人在平陸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後麵更精彩!

隨著疑問出口,他也逐漸領會其中含義:顯然對方是刻意為之——為了試探曹操是否會放棄領土或救援那些軍隊的生命。

李牧說,“我想起來了,之前有位吳國使者來到此地請求我割讓南部領土……”

提到這裡他神情嚴肅起來:

“原來當初那個讓人取笑的使臣並非真的愚笨無用,而是精心安排的一次挑戰——考驗我們是否會因情感因素做出決定。”

麵對兩難的選擇,李牧沉痛而堅定,隨即振作精神下令召見諸葛恪,“我要讓全國上下一同見證。”

與此同時,遠處的諸葛恪正在一家酒館中受到市民戲謔,然而今天不同以往。人們開始對他有了重新的認識,並不是簡單的輕蔑與嘲弄。

在酒肆中,店主閃爍其詞,不敢多言。但幾個膽大的食客卻高聲談論:“怕什麼?該說就說!”

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起襄陽戰場的情況:荊襄被大火吞噬,樊城和郾城變成一片火海,天佑將軍被困其間。一時間傳言紛雜——有的說天佑將軍從火中走出後見敵軍壓境,最終自刎殉國,血染漢水;另一版本則說是將軍戰死於火焰之中。

這小小的酒肆向來是訊息的集中地,人們在這裡把故事講得更為悲壯,漸漸傳開。然而,對一位名叫陸雲的人來說,這些並不重要。他所期待的訊息終於傳回了,他等待的那個揚眉吐氣的時刻也終將到來。

果然,冇多久兩下沉重的腳步聲響起,“陸公子,車在外,大王有請。”

陸雲抬起眼簾,麵前是虎賁兵士,這是預料之中的情況。雖然心中感到自豪,但前路依舊充滿未知的險阻。

四周食客們低聲猜測紛紛——魏主曹操對陸雲態度的巨大轉變,令人深思。一聲“請”字出口,陸雲邁步前行,昂首進入華貴的馬車內。

那名店小二突然出聲:“使君,您的酒剛溫好——”

陸雲停下腳步,輕揮袖子,淡淡的說道:“留在這兒吧,喝這杯酒,隻怕是離彆之味……”

說完便徑直踏入車內,留下眾賓客麵麵相覷。

門口處,一個破衣襤褸的行乞者目睹一切,伸個懶腰,搖晃著走向一家商店。他在某個角落停住腳步,低語著,“洪大師交待過,要我幫丐幫散佈有關飛球遍天、樊城火獄及徐晃大軍困在其中的訊息,讓許都城人心惶惶。”

另一邊,諸葛瑾感到胸悶難耐,強忍著坐下來彈琴排憂,卻連他自己也不知能否撐下去。當東吳的密使“蘇輝”悄然步入房內站在身後,諸葛瑾絲毫未察覺。

隨著一曲終結,琴絃斷裂,他的心情似乎稍微平靜。“猜猜你為什麼來這裡?”他邊走邊自言自語著分析,“看來主公也在為樊城的事情煩惱。但這也許是好事,如果聯合作戰消滅了荊州,則未來的主要敵人仍然是曹魏。這一場火燒樊城或許正合我們心意。”

但他忽然停住了,因為感覺哪裡不對。蘇輝忍不住糾正道,儘管前半部分猜測準確,但實際上局勢更加複雜:呂蒙將軍突襲荊州失敗,關羽率軍反攻東吳,赤壁淪陷,長沙、江陵岌岌可危。聽到這兒,諸葛瑾的心猛地一緊。

接下來,更壞的訊息讓他如墜冰窟:周泰、朱桓將軍陣亡,丁奉被圍困於長沙直至喪生烈焰,而呂蒙主帥已命懸一線。

這一刻諸葛瑾深知,此時此刻關乎著東吳存亡的命運。東吳急需魏的幫助,求魏派遣軍隊支援。這個任務艱钜異常,在如此危局之中,兩國如何信任彼此?

最終,諸葛瑾喃喃自語:“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東吳的一處宮殿中,顧炎的眼神驟然閃爍:“或許是真……陛下已經得到情報,荊州派來的使者竟是葛明之子諸葛恪。”

“你要我……”諸葛恪瞪大了雙眼,“這是不可能的!恪兒已被過繼給孔明,如今他效忠荊州,絕無可能為我們效力!”

“陛下早已料到葛先生會這麼說。”顧炎眼含淚光,“陛下讓我問您:今生願做君臣,來世還願做君臣否?”

……

顯然,諸葛謹對孫權忠心耿耿,而孫權正在利用這份忠誠逼迫他,希望他說服兒子背棄荊州,篡改使命以拯救東吳。

然而,

“不……我……我不能這麼做……”

“顧子瑾,你忍心看著東吳就此覆滅嗎?忍心讓你輔佐的君主就此消逝麼?”

……

此時,在魏國朝堂上的情景截然不同。四周鐘鼓齊鳴,宛如戰曲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曹丕端坐朝堂,大臣們整齊站立。其中文臣有司馬亮、董夔和陳平。與星光熠熠的文臣相比,武官則顯得稍顯黯淡。

喜歡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請大家收藏:(xiake)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