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開局山出家成道士 第464章 她要這東西做什麼
-
崔明宇帶著他們走到大殿深處,穿過一道低矮的石門,進入一間被水淹冇的小屋。
眼前豁然開朗,抬頭可見巨大的穹頂,這裡是個巨大的天井,不遠處有一座由巨大貝殼堆成的小山,半沉於海水中。
爬上貝殼山,發現貝殼後麵竟有凹凸不平的牆壁,掛著許多用黑鱗鮫人頭顱做成的油燈。這些頭顱倒置,嘴巴大張,燈芯從嘴裡伸出,顯然頭顱內已被掏空,注入了黑鱗鮫人提煉的油脂,用來照明。牆上殘留的水痕和雕刻的壁畫都清晰可見。
壁畫上儘是古人割貝取珠、與龍鯨搏鬥的情景,這裡就是淩海氏屠宰貝類取珠之地。
他讓隨後趕來的章魚首領掀翻所有空貝殼,尋找胡巴等人留下的寶物。
很快,他們發現了一口如水缸般大的青螺殼棺材,用銅板封存,銅板因海水侵蝕長滿紅鏽。但依然能看到銅板上刻有許多
女在海中嬉戲的畫麵,姿態妖嬈。
而那螺殼上的紋理,自然形成一個完整的女子形象,衣飾分明,手腳齊全,五官端正,栩栩如生。而且,這螺殼竟然孕育出了一件地寶!
或者可以說,這片貝殼山在這螺殼上孕育出了一件地寶!這可真是有趣。
李雲啟冇有急著檢視寶物,而是上前抓住銅板上的兩個銅環,用力一拉。
棺蓋開啟,隻見棺中蜷縮著一具
露出一雙潔白細膩的雙腳。
看到
的一瞬間,李青霜瞬間出現在李雲啟麵前,雙眼發亮地盯著螺殼中的
然後轉向李雲啟,眼中滿是渴望:“我要她!”
嗯?這東西是淩海古國用秘藥將一個陰氣濃鬱的純潔女子骨骼化去,以此吸引貝祖的工具。
這東西一遇水就會散發出濃厚的陰氣,形似月陰的光暈。貝類都有望月的習性,見到這東西會誤以為是月亮,自動打開貝殼,任人采摘珍珠。她要這東西做什麼?
不過李雲啟點了點頭,他感受到李青霜的急切,這對她來說應該是大有益處。
李青霜見李雲啟答應了,大喜過望,上前小心翼翼地捧出這具
隻見這
皮肉柔軟如綢緞,四肢鬆弛如垂簾,完全是一副軟塌塌的空皮囊。
但麵容尚存,三千青絲飄動,穿著用黑鱗鮫人腦中的魚珠製成的千珠衣,看起來與活人無異。
將
抱出後,李青霜轉身,瞬間化作本體,一隻白玉大貝留在原地。李雲啟看得清楚,那貝殼中陰氣閃爍,李青霜留在寶輪中的道果正在增強,她的智慧和力量有所提升,壽命也增加了將近一百五十年。
很快,地上的白玉大貝光芒一閃,李青霜重新現身。
這時李雲啟也明白了她為何需要這具
她竟將這
煉成了自己的雙身!
何謂雙身?乃是一種佛道法身,一心二體。
她可以藉助
聚集陰氣的特點,收集海中的陰氣和月華之氣修煉,相當於給自己掛了一個修行加速器。
不過,一心二體?這豈不是意味著李青霜能給她兩倍的快樂?真是選對了!
李雲啟心中癢癢的,隻可惜時機未到啊。
他輕輕搖頭,彎腰從空殼裡取出其中的物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鯊魚皮劍鞘包裹的短劍,劍鋒出鞘時隱約傳來潮汐之聲,寒意逼人。
這兩柄古劍一陰一陽,劍柄鑄成
魚的模樣,尾鰭盤繞,嘴部銜住劍身,整體渾然天成。背麵有透孔,排列如北鬥七星。
儘管劍身漆黑,但劍刃泛著暗紅,好似浸滿了鮮血。
劍身上刻有蟲魚篆文,名為“分水”。這是恨天古國專用於獵殺貝類的神器。
曆經無數水族之血的洗禮,“分水”已成為一對異寶。傳說抽刀斷水水更流,但這對劍卻能劃開流水,持之水中戰鬥毫無阻礙。
反覆
水族後,“分水”對它們構成極大威脅。
白玉堂手持雙劍陷入沉思,腦海中閃過一絲念頭,隨即消失。
他將劍收起後,又從甲殼中取出一枚龜甲卜盤,上麵附著一片曾被使用的龜甲。
甲殼底部有火燒裂痕,上麵刻著蟲魚篆文,顯然是為了預知某事。
盤麵則書寫著卦辭和象辭。
他對龜甲卜不明所以,隨手遞給後姒。
後姒接過一看:“這是占卜亡者入葬時辰。”
“卦辭大吉,震卦重疊,震動百裡。”
震動百裡?
白玉堂感覺與這個卦象頗有緣分,他曾從中悟出一套雷法,但此法並無實際用途。
接著他取出幾支人魚蠟燭和一個黑色玉瓶。
這些蠟燭看似不多,實則耗費無數
魚製成。
一支點燃便可燃燒數百年。
玉瓶內盛放的是水下隱藏氣息的油脂。
整個甲殼中的物品皆屬恨天古國一人陪葬之物,不知為何放置在此屠宰場所,甚是怪異。
然而這與他無關,清空螺甲後,白玉堂準備搬運至安全之地。
他打量甲殼一番,轉頭望向海珠,笑著索要她的半袋南珠,並保證稍後歸還更多。
海珠極不情願地從懷中掏出裝珠子的皮囊遞給白玉堂。
這時詹台明月走近,將自己的南珠袋塞給白玉堂。
“拿去用,海珠對珠子很執著,彆在這事上為難她。”
白玉堂接過珍珠略感驚訝,隨後一笑:“待會兒還你更多。”說完將珍珠全放入空殼。
珍珠墜入時,螺甲散發出耀眼光芒,猶如內部藏有一輪小月亮。
頓時貝殼山輕微晃動,許多空殼脫落,白氣升騰注入甲殼。
瞬間天井被白氣籠罩,屠宰場化為仙境,白氣融入甲殼,一切恢複如初。
隻是腳下的山峰貝殼失去昔日光澤,黯淡無光。
而此刻甲殼中仙光與珠寶輝映,成就地寶!
白玉堂迅速將甲殼移入容器,藉助劫運蒼龍吞冇,甲殼內靈氣轉化為神力,道韻化作言靈。
言靈凝聚之時,一道資訊浮現:“螺螄殼裡做道場。”
林淵隨手一揮,掌間出現一枚巴掌大的甲殼,正是由言靈凝練而成的道場。儘管外觀與普通甲殼彆無二致,內部卻彆有洞天,一片深邃的大海映入眼簾,金色巨龜揹負連綿山巒緩緩前行,群山之間一朵玉蓮盛開。天空日月交替,海中明珠交相輝映,層層疊疊的青藍雲霧中雷光閃爍。在他的言靈影響下,道場內隱隱形成基礎規則運轉。
隻要他願意,隨時能操控這些力量相互作用,觀察其中變化,領悟言靈間的奧秘。即便某些地字序列言靈無法進一步提升,也能實現協同作戰,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天字序列言靈或許能藉此窺探進化的契機。
林淵將道場收起後,發現甲殼表麵失去了光澤,這裡已再無價值。“快漲潮了。”林雪兒指向腳下不斷上漲的海水,距離他們不過幾步之遙。
林淵迅速拿出一艘海柳船放置在甲殼山上,眾人登船。很快,海水漫過船舷,憑藉浮力將船托起,順著水流升至天井。抬頭望去,天井四周環形山脈蜿蜒起伏,
是一個巨大的空洞,彷彿巨大的競技場。
瀑布般的激流從山體間的洞穴傾瀉而下,瀰漫的水汽中,無數青銅戰士環繞一棵通天巨樹佈陣,彷彿即將出征。粗略估算,這些戰士數量竟達五千!
“這火焰對煉製青銅果然是絕佳材料,”林淵驚歎。九州地區即便竭儘全力也隻能打造兩千青銅戰兵,而這裡僅僅守護楗木的就有五千之眾,難怪當年恨天古國擁有兩萬以上的青銅戰兵。他立即命令大王烏賊將這些青銅戰士聚集起來,通過裕漣裝置收入囊中。
除了青銅戰士,周圍還分佈著上千座奴隸雕像,每十尊一組操縱絞盤。每根絞盤上的鏈條都固定在巨樹上,似乎是為驅動巨樹上升。巨樹底部有十幾個漩渦將海水吸入城下的無底深淵。
陸川看著眼前這株既非鬆柏又非金屬或岩石的巨大樹木,樹皮如老鱗層層剝落,直徑足以建造一棟房屋,樹乾鑲嵌著一層層箭石,宛如樹枝一般。“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三大神木之一——通往月宮的楗木?”
崑崙神木倒掛生長,扶桑樹位於世界儘頭,是太陽休憩與重新升起的,因此他判斷此處即是楗木。
林淵收起青銅戰士後審視巨樹,這株植物究竟存活了多少年,又在此埋藏多久,早已成為化石,被恨天古國挖掘用於冥葬儀式,與周圍的風水融為一體。這裡的風水名為螭吻穴,但螭吻喜居險要之地四處觀望,所以此穴位置時常變動。按照建築學慣例,螭吻通常會被一把劍固定在屋頂正脊上。
在山川地理的講究裡,若想讓螭吻長久駐留一處,就得有個物件固定它的位置,這樣纔算真正的寶穴。
可是螭吻是龍的兒子,在風水中又是龍脈彙聚之所,普通的器物自然鎖不住它。
因此,恨天古國的先民選用了楗木來鎮住螭吻,這才成就了這數千年不曾挪動的寶穴。
然而,白玉堂並未急著動手挖掘寶藏,因為核心之物並不在此。
他收起海柳船,帶領眾人沿著楗木上密集如織的箭石攀爬而上。
那條即將化為蛟的巨蛇,則由丹碧霄提著它初露形態的角隨行而上。
這楗木粗大無比,足有幾十層樓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