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我攜永恒家族吞噬諸天 第152章 令人刮目相看?
-
一封出自青梅竹馬的故友朱然,深情挽她回去,說一直在等她;另一封是兄長江東霸主公孫權送來,提到要借探母疾的名義帶回劉禪,換取荊州。
若照二哥的要求去做,她便可以回到故鄉,遠離這個無味的婚事,還能回到摯友身邊。
然而在那孫夫人城裡,一次無意聽見幾名教書匠人的談話:談論劉皇叔子嗣不佳,朝綱缺乏接班人,這使孫尚香意識到問題所在——若按原計劃離開,將來誰又能讓蜀漢穩固、中興中原呢?
年輕的孫尚香心繫江東,但她仍想用自己的智慧影響大局,按照與孫權的預定大計行事,在劉備朝臣間安插探子,暗謀掌控蜀漢政權,使其成為江東的臂助。
身為“江東猛虎”孫堅的女兒,又是“小霸王”孫策的妹妹,她心中有著屬於自己的理想與堅守。
她對那方土地的執念如此之深,以至於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抉擇。放棄歸鄉的機會,選擇奔赴遠方的戰場。每當回憶起這段過往,心中的波瀾難以平靜。
夜風吹拂,鼻翼微顫,眉梢輕揚,那一刻,她的思緒萬千。終而她定下心神,取筆寫信。
——“阿義兄,思君之情…”
然而僅僅八個字後,她猛然意識到不對。毫不猶豫地撕掉了那封布帛,把那幾句溫柔的話語燒成灰燼。
目光堅定,重新執筆,另起一行寫道:
——“兄長,所有東疆的婢女已經進入益州
宅,進一步加深對方的猜忌。反過來,若是站在孫權一方也一樣,完全可以借對方之手剷除心腹之患。”
隨著桓駿的分析逐漸展開,葛謙心頭忽然咯噔了一下,似乎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片刻之後,又是一個久久沉默後,桓駿終於又開了口:
\\\"那鴻雁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接著他轉向了有關孫紹及太史承的訊息。按照事先由呂遜安排,鴻雁的主要任務是要拉攏握有一萬部曲兵力的周循!
這對桓駿來說,是在江東能下的一張重要牌。葛謙回想片刻之後迴應:\\\"鴻雁最近來信提及,已經找到一位至關重要的證人,準備這兩天去見小喬夫人!\\\"
聽了這些話,桓駿不禁自言自語道:\\\"是嘛……小喬夫人……\\\"
而在廬江縣的舒山之上,正是周瑜故宅之地。由於近日下了場瓢潑大雨後形成的霧靄,山巒之間彷彿籠罩了一層縹緲雲煙。山上還有當年鑄劍匠歐冶子及其婿乾將鑄劍時遺留的遺蹟——冶父山由此而得名。
小喬今年已是三十有九,早已不再是那個風華正茂的女子。丈夫病逝後,她顯得格外淡泊,每年都要在這故宅中住上幾個月。今年亦是如此,此時她緩緩走過山路,黑色長髮垂落至腰間…縱使歲月不再年輕,卻依然帶著天姿國色般的優雅韻味。此刻,身後急切的求見者們扮作商賈模樣,以期待的目光注視著這位隱居於山水間的前朝夫人,心中充滿期待地懇請道:\\\"喬夫人,請您隻給半炷香的時間好嗎?\\\"
最終,在反覆懇求下,蘇婉終於開了口。她輕輕歎了口氣,語氣平淡但透著一絲無奈:“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不是我不信任你們,可是丈夫已去世多年,又怎麼能僅僅憑著你們一麵之詞?”
麵對蘇婉的質疑,孫紹語氣堅定地迴應道:“我母親與喬夫人乃是姊妹,若此事不真,我又怎會冒這個風險來到這裡?孫權謀害我等父親之事,他理應受懲!”
“但是……”蘇婉顯得有些急躁,蓮步輕移,來到一處懸崖邊俯瞰漫山遍野的竹林,低聲道:“你們說周將軍是被吳侯設計殺害的?可有證據呢?即便我不計較證據的問題,循弟他又怎能輕易相信?若我真的帶你們去見他,他的性格恐怕會直接將你們抓起來審問,然後獻給吳侯。”
這一次太史弘開口答道,“請喬夫人放心,我們此行正是因為找到了證據……能證明周將軍不是病逝,而是被殺害的。”
“什麼?”蘇婉微微怔住,眼神卻瞬間變得銳利。那兩個字——證據,深深觸動了她內心的弦。
雖然總是在說服自己要放下,可蘇婉內心如何能真正釋然?她也想知道真相。
“證據在哪?”
孫紹轉過身,走向馬車的方向,語氣頓時嚴肅嚴謹,“我說的話……循弟或許不信,但是他倆說的話,循弟能夠信任。”
隨著車門緩緩打開,兩位年輕的公子從中走了下來。
當他們從車上走下來時,蘇婉一眼就認出了他們,驚呼道:
“怎麼會……是你們?”
“夫人……”兩少年互視一眼,朝蘇婉作揖施禮。一人說:“在下拜見夫人——”,另一人則恭敬地道:“晚輩拜見姑母——”
江夏,安陸城中傳來一聲聲清朗的誦讀:“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側腳仰……”
驛站中魯肅正與駱統打五禽戲。駱統年輕而動作熟練,尤其在做“鹿戲”的時候,手腳靈活得宛如專業人士。
魯肅的動作明顯較為草率且速度較快,頭上已冒出細汗。
駱統疑惑問道:“這才第五遍啊,怎麼魯都督就已經大汗淋漓?以前您可是能夠堅持十遍以上啊!”
魯肅長歎一口氣,停止了練習,尋了一處石階坐下,一邊擦汗一邊問:“你可聽說巴蜀那邊的動靜?”
駱統點頭,“張飛張翼德勇猛無比、智謀兼備,二十日便收複三巴,攻克梓潼,現在正直逼漢中。”
魯肅點頭,卻並未多語。
這番話讓駱統更加好奇,“大都督擔心嗎?孫劉聯盟本就是對抗曹操的大好局勢,巴蜀獲勝也算是聯軍的一次勝利吧?”
“唉……”魯肅再次歎息,沉吟片刻後說道:“劉備雖大勝於巴蜀,對聯盟似乎有利,然而其中有兩個隱憂不得不深思。”
“是哪兩點?”
“一是張飛張翼德的表現。”魯肅細緻地說:“呂子明此前廣受吳侯讚賞,卻被陸遜生擒;如今這位張翼德從前隻知其有勇無謀,現在卻能在巴蜀立下如此赫赫戰功,讓人難以置信。”
“難道張翼德纔是真正的‘士彆三日’,令人刮目相看?”
魯肅搖了搖頭,“所謂的刮目相看,不過是多年的積累一朝爆發罷了。但更讓我感到擔憂的是,這背後可能有諸葛孔明的指導。若是諸葛亮有這樣的駕馭和引導能力……這就是令我最為不安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