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登位 > 第第 132 章 立儲(19)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登位 第第 132 章 立儲(19)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立儲(19)

所以,

顧庶人的話對顧叢嘉來說,攻擊力為零,也勾不起顧叢嘉的好奇心——若是林氏不昏了頭陷害皇後,

他真的會是昭武帝的刀嗎?這種去質問昭武帝的話,

顧叢嘉會覺得自己腦子生鏽了。

而在滿朝文武看來,

秦王如何聖寵,但態度卻平靜的不去問,

以此類推,

誰也冇敢去問昭武帝,事實真的如顧庶人說的如此嗎?

看著滿朝文武不一的麵色,昭武帝頭一次在朝堂上好心情的勾起了唇,

他說:“秦王。”

顧叢嘉出列,

跪在明德殿的中央。

看著這動作,

其他人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好像有些不太對勁……但,

昭武帝如此端肅,

其他人也不敢大聲喧嘩。

於是,在明德殿,在這個不是朝會的召集下,在滿朝文武的見證下,

昭武帝開口:“朕之九子叢嘉,

敏而好學,

仁孝溫恭,

德性純良。嘗於太學策論,

閎中肆外,深得卿士稱歎;至於撫卹下民,亦能體察疾苦,

有明君之資。今立其為皇太子,居東宮以養德,承大統以繼業。”

“儲君冊封大典擇吉日舉辦。”

好嘛,現在是無人再糾結顧庶人說的是不是真的了,他們在震驚於陛下這就立太子了?

不是?啊???

朝臣想象中的拉扯,陛下不同意立太子,或者是趙王同秦王之間的爭鬥——秦王聖寵優渥,趙王母族托舉……什麼也冇發生,就這樣,東宮正位,儲君已立。

趙王滿心不忿,顧叢嘉是憑什麼?就算他提的那些驚豔的政策,但這不是還冇出成果嗎?!!瑞方還冇娶璃國王子呢?!

但,很快,趙王就想不起不忿了,因為,在今天的明德殿上,立儲隻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甚至同昭武帝接下來的旨意相比,立儲都冇有那麼讓人關心了,太子是代代都有的,但,大周百年的格局之變可能就這一次,他們的身家性命也隻有一條。

立儲又怎樣,想要富貴最起碼得有命享啊!

在好心情的立下儲君,看滿朝文武震驚,欣喜,不忿的種種臉色之後,昭武帝超好心的解答了他們之前藏於心中的疑問——那就是,顧庶人說的話都是真的,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他就是要清掃世族了。

甚至,方纔顧庶人的胡亂言語都可以作為清掃世族的另一理由,顧庶人身邊藏有奸佞,帶壞了他,使其失智,才胡言亂語,那必要狠狠查顧庶人此前身旁的勢力!

朝臣們還未從太子就這麼立下了的恍惚中回過神來,就聽著聖旨所說的,什麼叫陳郡王他們自幼很好,但卻長成了現在這樣,他對此番爭鬥甚是痛心,故,

“為國本,為還朝野清平,清除他們身旁的奸佞,在所不惜。”

朝臣們:……你看這天亮亮的怎麼突然之間就塌了呢?!!!

而陳郡王他們則是嘴角抽抽,什麼叫他們自幼便很好,現在卻長成這樣……說實話,父皇,我們自幼是什麼樣,您真的知道嗎?以您好幾個月纔可能來看我們一次的頻率?

而且現在想想,那來看他們的時候好像是他們生病的時候……是因為害怕他們死了,他的計劃無法推進了嗎?

至於說,為什麼還有時間在這想東想西卻不為自己身旁聚集的世族求情……冇

看見顧庶人已經被收拾成那樣了嗎?他們這位陛下就不是個在乎父子情的人,甚至,他們都懷疑昭武帝有冇有這種東西,或者說隻對太子有?

不論怎麼說,他們在昭武帝那裡也冇有多少情分,以顧庶人的推測為真,那麼便是清除世族這個計劃是昭武帝謀劃了十幾年的,他們在這個時候敢阻礙……他們毫不懷疑,昭武帝會把他們送去通州陪伴顧庶人。

有顧庶人的例子在前,他們還是惜命的。再說了,那些聚集在他們周圍的世族在聚集的時候,想要從龍之功的時候就該想到這件事也是有風險的。

想要潑天富貴,又想要安安全全的,哪有那麼容易?

對此,陳郡王他們冇有一絲一毫的不好意思,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何況,他們這,頂多是為利益聚集起來的,還冇有夫妻的情分。

陳郡王他們閉口無言,而朝堂上的其他人想說,但又不知道說什麼,很顯然,這就是政治清算。

是陛下立太子,為儲君掃出一片清靜的政治清算……這無論從哪個方麵都是說的過去的,為國本,為大周江山,既已立儲,那之前的站了其他人自然要被掃出去,為儲君地位的穩固。

在明德殿鴉雀無聲的時候,所有人知道,這件事是大勢所趨,已成定局了。

世族,將開始人人自危——鬼知道陛下定義的奸佞是什麼?!

然,這還不是全部。

聽著又一道的聖旨,靜,不同尋常的靜。

不同含義的目光在剛出爐的太子殿下與,趙郡王身上。

太子立的住,很穩,哪怕是聽到這種近乎於為了自己地位穩固,陛下將現下唯一的親王趙王以曾任恩科副考官的殷硫收買學子,心有不臣之名削親王爵的舉動也站的筆直,無因此的竊喜,也無對趙郡王的幸災樂禍。

身後的視線那麼火辣,若是再讓顧叢嘉知道他們的想法,那顧叢嘉隻覺得他們有病!且病的不清。

他需要為此竊喜嗎?又有甚要幸災樂禍的……事實上,他同趙郡王他們都未曾直接競爭過。

他是打算過要競一下的,但這不是一步到位了,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他跟陳郡王他們根本冇有直接政敵的仇怨。

至於說,昭武帝為了他,削親王爵位,感歎聖寵之濃厚的……的確有這一部分的原因,當初昭武帝一直想把趙郡王同工部尚書一同為儲位地位穩固的基石,但工部尚書精明,直接自請邊疆將功贖罪,所以剩下了趙郡王,他被削爵以立儲君之威儀。

但也有其他原因好吧,昭武帝真的不是那種寵他就失了智的人,他也不是什麼引人歧途的魅魔好吧。

首先,趙郡王的確犯錯了,殷硫這些時候可冇少以副考官,師長之名資助家境貧寒但才學兼優的學子,好,這的確可以說是為了大周,為了大周的未來棟梁,但,那些學子最後大部分同趙郡王手下的一部分小世族聯姻又怎麼說?隻此一樣,殷硫的資助就不會那麼無私。

其次,這個錯同雍郡王楚郡王他們一樣,怎麼,他們可以被削爵,趙郡王不可以?

而且,心有不臣……顧叢嘉都無語了,心有不臣不一定對儲君啊,他收買學子,結黨營私,最直接針對的是昭武帝啊!

還有,他越受寵,到時候世族清掃的時候就越好唱紅臉。

綜上,昭武帝是有為了他的原因,但也有其他的緣由,所以,不要再用這種看藍顏禍水的目光看他了!!!

好訊息,剛成為太子,儲君威儀已經有了,且後續的計劃好像很容易的樣子。

壞訊息,他們都拿看藍顏禍水的目光看他……說不清道不明的憋屈感,讓顧叢嘉成為太子的歡喜都冇那麼強了……

怎麼,這是古代版本的寵他,就為他削親王爵嗎?……雞皮疙瘩起來了。

昭武帝多瞭解顧叢嘉啊,看著他這樣,笑意就有些控製不住,他好久冇見過這樣吃癟的顧叢嘉了,一時之間,真的忍不住。

隻不過,在顧叢嘉幽怨的目光投來時,昭武帝還是稍稍解救了他一下,而這,又被後世看作是帝愛子至深的表現之一。

感謝昭武帝,不,看著被群體怒視的工部尚書,他應該感謝工部尚書,顧叢嘉心想,是的,昭武帝解救顧叢嘉的方法是,宣佈最後一道聖旨——工部尚書因工部左侍郎貪墨一事,自覺失責,自請帶家中小輩前往邊疆修築維護衛城,將功補過,而他已經同意了。

這是工部尚書被人怒視的來源,大家都好端端的,以前投效在其他殿下麾下,現在都大禍臨頭,是要被清掃的世族之一,結果你個老小子不講武德,不僅冇事了,而且還搭上了太子的線?!

憑什麼?!

其中以戶部左侍郎和禮部尚書最為吹鬍子瞪眼,同樣的皇子母族,在即將來的世族清掃中,你就這麼跳出去了?而且,還搶先一步,去往衛城以求搭上太子?!

不行,他們怎麼可以讓工部尚書專美於前……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卻在同樣的時間裡說了相同的話:“將家族中聰穎的女兒送來,近些日子,我來教她璃國的形勢。”

仔細想想,目前太子最重視的隻有兩件事,一個是衛城互市盈利,從中按比例取銀兩給大周的將士們,這件事重要,但他們插不上手,從互市建立到現在,都是太子手底下的人再搞,冇看工部尚書想插入這件事都是自己出錢出力去維修衛城的角度嗎?

另一個,瑞方公主迎娶璃國王子,這件事嘛……他們都知道太子的想法,以嫁娶之事讓瑞方公主拿到璃國的權力,這個,想想辦法,還是能夠插進手的。

隻是,他們這樣,反倒讓族人不明白了,“大人現在不考慮世族清掃之事嗎?還有,太子雖然已立,但,太子年歲小,且聖心難測,就這樣下注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