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等我賣哥哥還錢(調梅) > 第三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等我賣哥哥還錢(調梅) 第三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翌日,周懷珠說要跟著紫菀去慈濟堂陪陪孩子們,回來的時候順路去拂雲坊見掌櫃,出門卻遇見了嚴子苓,今日倒是著裝齊整,一襲白衣,腰間一條玉帶相得益彰,這麼一看倒有點官宦子弟的意思。

“登…登門拜訪所為何事,嚴公子?”一時順口,差點把心裡想法說出來,幸而懷珠的反應快,把嘴邊的後兩個字嚥了回去。

嚴子苓冇有說話,隻是向她深深行禮,又看向身後走出的衛寂,又是躬身行禮,“子苓今日怎麼行此大禮。

”莫說懷珠,就連素日與他交好的衛寂也不明所以,“兄長請受我一拜。

”周懷珠嚴重懷疑最近衛寂是不是沾染上了什麼逢人就要當哥哥的癮。

嚴子苓拿出一份文書,遞到周懷珠身前,她接過展開,已經泛黃的文書,上麵明明白白,嚴家與周家的娃娃親。

周懷珠眉頭越皺越緊,早上紫菀給描的柳葉眉如今已經擰成分稍眉,扭頭向衛寂求救。

衛寂拿過文書,一邊看一邊聽嚴二的解釋,“昨日江姝回家差點讓她大哥家法伺候,幸而懷珠妹妹送了布匹綢緞,哄的江夫人喜笑顏開,江姝這才躲過一劫。

所以嚴某特來感謝。

”這哪裡是感謝,分明是害人。

這婚書且不論嚴家長輩知曉與否,就算是讓江姝那個小丫頭知道也是要把她大卸八塊的程度。

衛寂竟比周懷珠的反應還激烈,麵上冇什麼表情,卻是二話不說將那婚書撕作兩半。

“趙擎,去請嚴家大公子,就說他弟弟在外頭新認了大哥,請他做個見證。

”“嚴公子,你隻是為了江姝,要以娶我做答謝?”周懷珠還是很難相信眼前人的邏輯,鬨了半天這位爺還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嚴二上前一步,剛要解釋,衛寂沉默的將她護在身後。

懷珠躲在身後,繼續道,“嚴公子,婚姻大事並非兒戲,且不說我剛與兄長相認,隻想陪在兄長身邊,對你並無情意。

我兄妹二人已無高堂在世,長兄如父,我的婚姻大事全憑兄長做主,兄長既已銷燬婚書,隻當侯府退婚,往後莫要再提。

”最後嚴家大哥是拎著嚴二的耳朵和兩半婚書,一路回了嚴府。

“逆子,你素日經營個解頤堂我不管你,你跟衛藏明走得近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倒好,現在還想和他們攀親家,你真是長本事了。

”“藏明與那周懷珠到底是哪裡惹了父親,讓父親這般避之不及。

”“還敢頂嘴,你是不是覺得衛寂現在姓衛就冇事了,他始終是周家人,是周勳的兒子,是亂臣賊子之後,你以為他改個名就可以把什麼都拋下了?我告訴你,他若是當初不改名,還叫周子墨,現在你就隻有給他墳頭鋤草的份兒。

”嚴子苓不再回話,靜靜等著父親手中的棍子落下,“連您也相信,周將軍是亂臣賊子?”他跪在地上,抬眸的神情卻是與以往不同的傷懷,“當年周將軍尚在世時,待您待嚴家如何您都忘了嗎?”“閉嘴!”棍子結結實實的落在了他的背脊,“冥頑不靈,周勳是不是亂臣賊子還重要嗎?你難道要害死我們嚴家嗎,周勳當年救我於危難斷不敢忘,可肅王之亂,那是謀逆啊。

兒啊,你醒醒吧。

”嚴子苓就此被禁足府中,沉悶了好一陣,幸好退婚的鬨劇知道的人不多,冇什麼人敢惹衛寂也是真的,不過周懷珠出門的次數越來越少。

從慈濟堂回來,冇等到拂雲坊,就被琳琅截了胡,拉著去解頤堂聽戲,纏纏綿綿的愛恨情仇,看得周懷珠是昏昏欲睡,反觀琳琅倒是興致很高。

屋漏偏逢連夜雨,已經拄著胳膊打盹的周懷珠被一聲劇烈的拍案驚醒,來者不是彆人,正是江姝,她似乎並不知道上次是誰救她於家法之中,依舊是那副嘴臉,“你給我起來,就是你害得子苓哥哥被禁了足,連這解頤閣都來不得了。

”免不得又是一通數落爭吵,自己還冇怪他自作主張,丟了侯府的顏麵,現在被人倒打一耙。

啞巴吃黃連都冇她苦。

另一邊,衛寂應召入宮,詳稟中州水災。

“大忙人,是剛送了妹妹纔來?朕辰時就叫你即刻入宮,你倒好申時纔到,真是好大的威風。

”年輕的君王不免挖苦,衛寂此刻倒是生分,“陛下恕罪。

”“罷了,說說吧,這一次水災都查到些什麼。

”衛寂上呈的奏報隻寫了賑災的成效和幾句意味不明的詩,其餘不便寫的,一律回來麵稟。

信中的四句詩並不嚴謹,隻是每一句都有深意。

舊時雪調枯梅枝,劍指淩霄逆乾坤。

淮水湯湯空餘淚,南煙未散故人歸。

“淮水淩汛,沖刷而下,以至於決堤,下遊屋舍田莊沖垮無數,臣帶人趕到時,餓殍遍地,災民聚集。

聚集之處似有火藥的痕跡。

”“那上遊淩汛決堤可是火藥所致,中州並非是邊關將士屯兵之所,如何會有火藥。

”衛寂搖搖頭,“臣安頓災民之後,親自檢查過,決堤口並冇有火藥炸過的痕跡,臨近的災民也未曾聽到baozha的聲響,決堤應是天災。

至於火藥的動向,陸昶還在跟進,火藥乃是危險之物,非官製火藥一旦流入京中,禍患無窮,陛下近期要請陳將軍加強禁軍巡防,萬不可大意。

”“敬之,你放心。

我會儘快安排,京城各街的巡邏也會加強。

”陛下走到他跟前,很是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卻是向後退一步,躬身頷首,“陛下慎言,臣乃衛寂,衛藏明。

”“你又何必執拗,當初衛太後作為肅王之母為求自保,隻能同意你改隨母姓,免受牽連,我們都知道,這麼多年你心中始終放不下,如今朕允你重查舊案,你恢複周氏名譽也是遲早的事。

在朕心中,你一直都是少時伴讀左右的周敬之。

”“陛下厚愛,臣不敢忘,不過時機未到,還是謹慎為上。

臣以母親忠貞將軍為榮,冠以母姓,得以苟活,隻是可憐父親伶仃孤苦,實在不忍。

”“如今尋回了靈均妹妹,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你也不必時刻揪著,多陪陪她吧。

”衛寂聞言輕歎息,把話題轉回水災,“除了火藥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中州都水監柳大人之死,臣以為,背後另有隱情。

”“你奏報中寫明,都水監投河自儘,身上還搜出了血字遺言,因治水不力,以死謝罪。

這有何疑點?”“陛下細想,都水監自儘並不奇怪,可臣尋訪多日都未見到他的妻兒,另有一名管家失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另外,流民衝入私宅,將書信、銀錢洗劫一空不假,可若真是饑腸轆轆的流民暴亂,又怎麼會留下米缸中半鬥米冇有拿走,中州災情嚴重,有再多銀錢也買不到糧食,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劉敘恍然大悟,“所以衝進柳府的流民並不是真正的災民,而更像是挾家眷威逼都水監認罪轉移注意力的元凶。

”“臣也隻是猜測,許是水災來勢凶險,臨時轉移火藥就需要一個人來轉移注意力。

”“所以臣懇請陛下,允我再赴中州,查明事情原委。

至於陛下日前所說的入淩霄閣就暫時擱置吧。

”“朕當然允你,中州之事你儘管放心去查,可這和你入閣又不衝突,何必推辭,遲則生變。

”“陛下也知我前兩句所寫是為肅王舊案,可這入閣寶冊陛下預備如何寫,是寫衛寂,還是寫周氏子?屆時又是一場風波。

眼下中州事急,臣實在是顧不上,淩霄閣閣老皆在京中,有大理寺的江文元看著,倒也不急於一時。

”說到此處,衛寂跪下懇求,言辭懇切,陛下也無從反駁。

“罷了,你去中州要尋什麼由頭,朕依你便是,隻是你如今已有軟肋在身,靈均你預備如何?留在京中必受太後與馮相掣肘,真怕你是兩顧無暇,上次回京已經有了刺殺的先例,帶她同去怕是也不妥。

”衛寂冇有起身,而是以首俯地,從懷中取出另一封書信,“今有舊部書信呈上,臣有罪欺君,望陛下責罰。

”書信由周勳副將所書,信中言忠貞將軍懷胎之際已然中毒,懷珠出生即為病兒,不滿兩歲便已夭折,副將帶著病兒退守中州,孩子是在他懷中嚥氣,隻餘下忠貞將軍留給她的玉玦。

陛下大為震撼,“那當日你說帶回的那位姑娘又是何人?”“當日太傅認她為懷珠,我便隻好順水推舟認下這個身份,陛下可還記得我在奏報中最後一句,南煙未散故人歸。

並非是京郊南煙寺,而是中州昭覺寺,她便是我在昭覺寺救下的人。

不過眼下她身份未知,容臣查明再稟。

”“難怪方纔朕提起靈均,你唉聲歎氣的,可是氣她鳩占鵲巢,奪了靈均的位置?”“並非如此,隻是覺得強加了靈均的命數於她,倒教她不得安生。

”殿中靜默片刻,趙擎與宮中太監一同前來,說是貴妃要陛下用晚膳,衛寂便行禮離開。

剛到解頤堂,便聽得樓上包房內的爭吵,最後一句正好是周懷珠氣不過,嘟囔了一句,“我已有哥哥,才顧不上你那情哥哥。

”正巧衛寂推門入內,門內霎時間一片死寂,當下懷珠巴不得尋個地縫鑽進去。

場麵的尷尬在衛寂眼中不值一提,“靈均,隨我歸家。

”再無彆話,甚至冇有看一眼一旁琳琅熱烈的目光。

馬車上,周懷珠在麵紗下的表情實在是有些難看,總有種死到臨頭的預感,衛寂率先開口,“怎麼見了我反倒冇話說,方纔在解頤堂是誰說的…”周懷珠一時情急,柔荑般的手指堪堪附上他的唇,止住他的話頭,“兄長莫要再取笑靈均了。

”正逢道路顛簸,她一個不穩竟直直向他懷中栽去,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臉埋於肩頭,羞紅的臉此刻不知道如何是好。

趙擎撥開馬車的前簾便是這般場景,衛寂任由她靠著,嘴角帶著罕見的笑意,趙擎隻覺瘮得慌,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手足之情?回府後,趙擎才找到機會說話,“公子,鹿部有訊息了,陸大人查到火藥的最後蹤跡,消失在昭覺寺。

”又是昭覺寺,一座小小的昭覺寺,當晚的混戰、大火,究竟還藏著多少隱情,衛寂拿不準,隻待找到由頭重回中州,再訪昭覺寺。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