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地窖裡的朱元璋 > 第七十二章 滿清出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地窖裡的朱元璋 第七十二章 滿清出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滿清出兵

確定了要投降建奴的事,吳三桂當即寫信,把前因後果寫明,然後迅速派人向錦州送去。

錦州之戰後,大明山海關外就隻剩下寧遠一座城池。

寧遠就是後世葫蘆島,而瀋陽到錦州的遼東地區已經全部被滿清建奴所得。

如今滿清早就已經稱帝建國。

努爾哈赤先建國後金,皇太極繼位後又改國號為清。

皇太極死,多爾袞經過與豪格的政治鬥爭,雖然贏得了最終勝利,卻還是必須做出妥協,奉皇太極的

滿清出兵

“你說。”

多爾袞不置可否地道。

範文程說道:“這上麵說,那所謂明太祖在南方已經成勢,並且散播讖言,說李自成本該於今年四月攻破北京,崇禎自縊,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放我大清入關,自此中原歸屬我大清。”

“嗯。”

多爾袞微微點頭,對於這個訊息,他聽了還是挺高興。

隻是之前一直不知道該不該當真,但也把訊息傳揚了出去,八旗各王公大臣們聽了也是笑逐顏開,紛紛說這是天命在清。

“先不提這讖言是真是假,單說以臣對他們的瞭解,妄議太祖是死罪,散播皇帝自縊,大明亡國的訊息也是死罪。這樣的事情,是能放在書信中說的嗎?”

範文程又道:“更何況這樣的謠言,已經在大明遍地都是。據探子查回來的訊息,現在北京城內沸沸揚揚,皇宮當中都冇有派人抓捕阻止。”

“唔”

多爾袞再次點點頭。

這可不是後世。

封建皇權時代,滿清建奴能單憑幾個字,一句詩,就能掀起文字獄,殺很多讀書人。

所以這樣的訊息出現,本身就代表了不同尋常。

甚至極有可能是真。

否則的話,單憑這些訊息,崇禎就必然會在北京掀起大獄,把傳播訊息的人殺死。

畢竟這可不是隱射,而是在直接了當地說太祖以及他自己了。

“臣覺得,有兩種可能。”

範文程又道:“一是此事為假,崇禎與吳三桂做局,故意傳播這樣的訊息,以引我們入關。”

“二呢?”

“二自然是此事為真,吳三桂確實想投降我們。”

“那你覺得哪種可能性最大?”

多爾袞問。

範文程笑道:“第一種微乎其微,崇禎帝不會拿太祖說事,大王還記得陳新甲的事情嗎?”

“嗯。”

多爾袞頓時明白了。

當年崇禎想私下找他們議和,結果負責這事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不小心把訊息泄露了出去,引得朝野非議。

崇禎怕事情牽扯到他身上,於是把罪名全推給陳新甲,把陳新甲殺掉,掩蓋事情的真相。

就單單一件議和的事情,便引得流言蜚語,讓崇禎受到極大的輿論壓力,更彆說現在這種太祖下凡,自己上吊,大明亡國滅種的事情了。

傳播出去,恐怕天下人議論。又聽到大明亡國,漢人被奴役的訊息,極大削弱漢人的士氣,滿清人則必然士氣高漲。

用腳指頭想,出這種餿主意根本不會起到什麼效果不說,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範文程認為第一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麼擺在他們麵前的就隻有第二種可能性,那位太祖下凡的訊息是真的,帶來的預言也是真的。

不過多爾袞還是沉吟道:“我就怕是南朝皇帝將計就計,趁著這個訊息的傳播,讓我們覺得可以輕鬆攻破山海關。他們不是已經增兵了嗎?若是與吳三桂一起利用這個訊息設下陷阱,引誘我們前去,到時候”

“大王也無需擔憂。”

範文程笑著說道:“吳三桂在信中說,他願意與大王裡應外合奪取山海關。我們可以先在城外觀察,見機行事,若是機略得當,則可將山海關取下。縱使有詐,我們拔馬便走,他們也奈何不得我們。”

“嗯。”

多爾袞說道:“是有理,隻是探子回報,說南麵的那什麼太祖兵馬強盛,正在北上,我們入關之後,怕是要與他碰上了。”

範文程立即說道:“當年遼人說過,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我大清是金朝後裔,女真子孫。當年太祖皇帝七大恨起兵,兵馬不過萬餘,如今卻建立了大清,兵馬超十萬之數,足以擋漢人百萬雄獅。加之明人腐朽,朝廷動盪,內部流寇肆掠,山海關內也不過堪堪數萬人馬。如此兵強馬壯之時,大王覺得,我們眼下的處境,難道比薩爾滸、鬆錦兩戰時期還要差嗎?”

薩爾滸之戰,後世有說法明軍二十萬,努爾哈赤六萬。

實際上根據史料記載,雙方有可記載的兵力是明軍約**萬人,努爾哈赤大概四五萬,兵力冇有那麼懸殊。

但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場以弱勝強。

而鬆錦之戰洪承疇率領兵馬是十三萬,皇太極則是十一萬,兵力已經進一步縮短。

雖然鬆錦之戰中滿清也損失很大,可拿下錦州等地,又不斷進關內劫掠,使得現在的滿清兵力已經相當膨脹,達到了近二十萬之多。

當然。

這屬於全國的總兵力。

且其中大半是蒙八旗、漢八旗以及其餘諸如三順王、一順公、察哈爾八旗、外藩蒙古、外藩朝鮮等附屬部隊。

真正滿州女真士兵人數大概在六萬左右。

可既然是入關作戰,而且還是打的滅國之戰,肯定是要傾巢出動。

這二十萬大軍,至少得出個十五六萬。

事實上史料記載當中,多爾袞也確實率領滿漢蒙各部隊總計十萬人先行入關,接著順治馬上遷都北京,帶來了五六萬人。

基本上這十五六萬就是清軍入關後的部隊。

隻是之後他們迅速納降了很多明軍,組成綠營而兵力迅速膨脹起來。

但不管怎麼樣,眼下山海關內的明軍即便算上吳三桂的部隊,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八萬人。

再刨除掉吳三桂的話,那王家彥手頭上的兵力才四萬多不到五萬。

並且他的部下都是從各地抽調過來的軍隊,部將也一個個都是桀驁不馴的軍頭,能不能聽指揮還難說。

要是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且對方戰鬥力弱,指揮不佳的情況下不敢打,那才叫膽小如鼠。

至於那所謂的明太祖,範文程認為隻要能夠入關,他們就能迅速補充到大量兵力。

即便真是明太祖下凡了,大清也絲毫不懼,完全可以和他碰一碰。

看看明朝開國太祖厲害,還是大清開**隊強盛。

“嗯,好!”

聽了範文程的話,多爾袞隻是稍稍沉吟了一會兒,就點點頭道:“你說得冇錯,當年父親和八哥能以弱勝強,打得明人哭爹喊娘,我兵馬可比他們多多了,又有什麼好懼怕的。伊圖!”

“奴纔在。”

伊圖忙道。

“讓秘書院即刻派人傳信八旗各旗主王爺貝勒,我要召開會議。”

多爾袞說道。

“是!”

伊圖便倒退著出去。

多爾袞看著殿外,正是朗朗晴天,忍不住大笑道:“我大清纔是天命,漢人的江山,就該是我們得!”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