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裡的朱元璋 第一百二十八章 現在信了嗎?
-
現在信了嗎?
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
此時順治帝剛剛駕崩,新繼任的康熙還尚未改元,大明王朝已接近窮途末路。
不出意外的話,按照曆史發展,自此滿清政權將有二百餘年國祚。
然而在南明即將覆滅,清政權馬上就要穩固下來的時候。
一隊不知道來曆的人馬卻異軍突起,連續攻克清廷西南兩個佈政司,打得駐守在這裡的二三十萬清軍狼狽逃竄。
訊息迅速傳播了出去,清廷震動,那些投降的大明官員惶恐,起義軍和民間反清人士振奮。
七月,朱棣忙著整治雲南以及貴州內部,與兩地忠心大明的土司交流,派人攻打那些忠心滿清和吳三桂的土司,震懾西南宵小。
同時清除西南滿清餘孽,又與李定國和白文選部溝通,甚至還每個州府、縣城都派一隊士卒前去驅逐殺死當地的滿清官府勢力,光複整個雲南全境。
這個時候他才難受於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雲南和貴州兩個佈政司,相當於兩個省,加起來州府三十餘個,縣一百多個,需要的官吏數量非常龐大。
不過好在洪武軍隊的士兵已經大量接受現代化教育,加上都配備了遠程通訊能力,因而每州派五十人,每縣派五人,由小旗和總旗實行軍事化管理,還是能勉強維持秩序。
另外還可以在雲南貴州招募當地隱居民間的反清讀書人幫忙協同管理,如錢邦芑、陳啟相、龔彝、劉聯聲等等大明亡國後隱居不出仕滿清的文人。
這些文人與大明遺留士紳多有聯絡,在他們的幫助下,朱棣迅速在雲南和貴州建立起了一套文官政權體係,從而穩固政治。
清廷那邊在得知雲南和貴州丟失後,大為震怒,遣鼇拜為主將,調集大量軍隊開赴西南。
隻是古代調集大規模調集軍隊冇那麼容易。
從把軍隊集結起來,再把後勤軍糧準備好,然後千裡迢迢抵達雲南,預計至少也得有小半年的時間。
因此至少這段時間內,雲南和貴州不會遭受清軍的騷擾,十分安全。
甚至清軍不來,朱棣去。
他派幾名千戶指揮使從昭通北上進入四川,攻下了敘州府,也就是後世四川宜賓、瀘州等地,並揚言要攻打重慶。
吳三桂早就撤退到了重慶,嚇得他連夜撤退到了潼川府,也就是後世四川遂寧、南充一帶。
之所以撤到這裡,是因為四川總督李國英的兵力主要分佈在成都,而陝西提督王一正接到求援後,帶三萬人南下至保寧府,也就是巴中一帶。
雖然他依舊是頂在最前麵,但至少身邊有兩路援軍,吳三桂也稍微放心一點,何況他的部隊倉皇逃竄,四川又已經民生凋敝,都不能說是十室九空了,而是百室九十九空。
在川蜀百姓自滿清屠殺後百不存一的情況下,全四川的人口也才三四十萬,根本不足以負擔起吳三桂的軍糧,因此他隻能退到友軍邊上,找李國英和王一正接濟。
趁著吳三桂和李國英的隊伍從重慶周邊退至成都、遂寧、巴中一帶,以夔州府為基地的夔東十三家殘部,紛紛彙合在一起,轉進到重慶,準備投奔朱棣。
不走不行。
因為清軍已經在大規模集結。
最容易進川的通道就兩條,一條是北麵的陝西走陳倉入川,另外一條就是走三峽進川。
清軍攻打雲南和貴州要麼走四川,要麼走湖南。
湖南路難走,冇有長江水路,補給線也更長,因而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清軍肯定是從湖北走長江進入川蜀,再從川蜀南下攻打雲南。
這一路上肯定要經過三峽,清軍主力二三十萬之眾,路過夔東的時候順手把夔東十三家消滅並非難事。
所以以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袁宗
現在信了嗎?
陳珪和楊亨到進入曼德勒山區後就立即展開偵查,他們晚上行動,通過無人機、夜視儀以及熱成像儀摸清楚了周邊情況。
曼德勒山脈地區佛廟眾多,深山老林裡多有寺廟,也有許多村莊遍佈,想徹底隱藏那麼多人馬的行蹤不太容易。
因而經過陳珪楊亨他們的商議,決定先派一百人穿越叢林,抵達永曆帝所在地與之彙合,參與咒水之難,殺光緬甸軍隊,之後就有理由藉口衝進緬都阿瓦,處置緬王莽白。
但這個計策遭到了白文選的反對。
他認為人太少了,可能會危急到永曆帝的安危,應該大軍即刻過去護駕。
然而反對無效。
因為陳珪和楊亨上報到了朱棣那,朱棣首肯了他們的計劃,勒令白文選乖乖聽令行事,不允許他發表意見。
在朱棣的強勢下,白文選也隻能無奈接受。
很快。
陳珪親自帶領一百人穿越叢林,他們身上都噴了驅除蛇蟲鼠蟻的藥,沿途避過村莊人煙,翻越山嶺,在十七日的晚上到了咒水東岸。
通過無人機觀察,他們發現在周圍數公裡範圍內,果然有一些隱藏在附近,暗中偷偷觀察著永曆帝一舉一動。
再繼續往前探視,看到了一些高大的木質房屋,以一個環形方式圈起來,最中間那間最大的房子就是永曆帝所居住的地方,稱之為“行宮。”
雖然在異國他鄉,但皇帝架子卻還在。
這裡是原來緬甸國王莽達派人修建,永曆帝一行人也帶了大量金銀珠寶,又花錢請緬甸工匠修葺打造,房屋都巍峨高大,永曆帝的房子堪比江南庭院,還真有點行宮的意思。
此刻行宮村莊內十分安靜,他們一行人攏共也才幾百人,勢單力薄,夜晚僅有十餘人組成的崗哨以及巡邏衛隊保護永曆帝的安全。
陳珪率領五人小隊戴夜視儀,輕鬆躲開巡邏人員,翻木牆進了院內。
出乎意料的是,外庭燈火通明,裡麵居然有人。
幾個人早就通過無人機觀察到了這一點,倒是冇有在意。
事實上現在整個行宮內外都有不少房屋燈火通明,如國舅王維恭家開設賭場,諸多官員天天在那賭錢。
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沉迷享樂,天天和官員們飲酒,讓歌姬給他們唱歌跳舞助興。
還有蒲纓、楊國明、任子信等官員也都是每日花天酒地,而且居然還和緬甸人互相貿易,花錢讓他們修建豪宅,買酒水、妓女,尋歡作樂絲毫不在意亡國之恨。
當陳珪他們進屋的時候,門口甚至都看不到守衛。
用攝像頭一掃,隻看到屋中有幾個人在圍著一個穿龍袍的男子說著什麼。
“陛下,不能答應緬人,這其中必定有詐。”
“我怕他們已與吳三桂勾結,暗害了陛下,陛下應該立即北上去找鞏昌王纔是。”
“是啊陛下,萬萬不可渡河。”
“唉,朕又何嘗不知道。可是朕卻無可奈何,若不答應緬人,我們君臣又哪裡來的容身之地呢?”
屋子裡傳來聲音。
雖然永曆帝朝堂經過多次內鬥,剩下的臣子大多數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即便國破家亡,流亡緬甸,也整天就知道享樂,但身邊總歸還是有幾個清醒的忠臣。
這些天來緬甸人不斷逼迫永曆帝渡河與他們簽訂盟約,甚至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誰都能看出來緬甸人包藏禍心。
因而這些臣子希望過來規勸。
可永曆帝一來昏庸無能,隻能說是個冇有才能的君主,根本乾不成實事。
二來現在大權被馬吉翔掌握,他也隻能聽從馬吉翔的安排。
為此他拒絕了臣子們的建議,準備隨波逐流。
見此陳珪便讓幾個手下待在院外控製住大門,自己一個人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
“什麼人?”
忽然看到一個人出現在大廳門口,廳內的眾人大驚失色。
其中一個瘸子立即拔刀怒喝。
“在下大明錦衣衛千戶指揮使陳珪,奉燕王殿下之令來緬甸與永曆皇帝見麵。”
陳珪進門掃視一番,看向坐在椅子最中間的那名龍袍男子,然後拱拱手道:“臣陳珪參見陛下!”
“額”
在場眾人麵麵相覷,一個個十分警惕。
但看陳珪好像冇惡意。
坐在最上麵的龍袍中年男子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免禮。”
“謝陛下!”
陳珪起身道:“諸位,我的來意簡單跟你們說一說,大明明日就會亡國,緬甸人以飲咒水誓盟為由將你們騙過河去,然後殘忍圍殺,永曆皇帝也被緬甸人俘虜,最後獻給吳三桂被吳三桂以弓弦勒死,太祖高皇帝成仙做祖,知曉未來之事,不忍大明江山落於建奴賊寇之手,乃令燕王殿下先行,已經下凡救世,攻克貴州雲南之地,派我來營救爾等。”
“一派胡言!”
那跛足漢子是都督鄧凱,嗬斥道:“哪來的狂徒,休要來誆騙陛下,來人!”
他大喊一聲,卻無人應答。
說起來諷刺,咒水之難後永曆帝本想自殺,還是鄧凱以朱元璋的名義勸他不要自儘,現在居然不相信朱元璋的事。
但這也正常,畢竟這番話任誰聽了都會覺得是瘋子在瘋言瘋語,因而也不能怪鄧凱不信。
陳珪繼續說道:“信與不信於諸位無用,如今燕王殿下已經攻取雲貴之地,下個月太祖陛下就會降臨。白文選本來要來營救你們,現在也被燕王殿下勒令聽命於我。所以兵馬在我手中,還請諸位聽我的命令便是。”
“哼,宵小之徒。”
鄧凱拔刀就要過來,但一瘸一拐,速度並不是很快。
陳珪不慌不忙地退後幾步。
身後黑暗當中頓時出現五人進來,手中的步槍都裝了三棱刺,目光凶狠地看向鄧凱。
鄧凱一滯。
此刻屋子裡隻有他一個武將,其餘都是文官。
也就是永曆帝少有的幾個忠臣,如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鄧士廉,內閣大學士裴廷謨,編修塗宏猷等。
本來應該負責皇宮守衛安全的任子信錦衣衛掌衛事在自己家裡喝酒吃肉賭錢。
現在行宮安全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自己就一個人,對方是六個,自己死了無所謂,萬一傷到了皇帝怎麼辦?
“鄧卿,你先退下。”
永曆帝有些驚懼,便隻能好聲好氣道:“這位壯士,能否好好談談。”
“好。”
陳珪拉來一把椅子坐下,沉聲道:“那我就與你們好好談談。”
說著就把朱元璋成仙做祖,得知未來事情震怒,派朱棣下凡救世的戲碼又說了一遍。
然後就說朱棣是怎麼從湖南一路打到雲南,又怎麼把吳三桂打跑,最後再派自己過來營救永曆帝的事情說了一下。
最後末了又道:“陛下若是不信的話,可以叫馬吉翔過來一趟,我自有辦法讓陛下相信。”
“這”
永曆帝遲疑。
莫非這是吳三桂派來的人,馬吉翔與對方有勾結?
隻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便對身邊的內侍李茂芳說道:“你去請永安侯來一趟。”
“是。”
李茂芳應下。
隨即出了宮殿,一路快步小跑前往馬吉翔家報信。
馬吉翔正在家裡喝酒快活,得到訊息大吃一驚,遲疑片刻後就連忙召集人手開始包圍行宮。
隻是怕傷到永曆帝,他也不敢明著來,隻是讓人在外圍,自己則帶了十多名衛士進去,想著先看看情況,找機會護住永曆帝再下令圍攻刺客。
僅僅過了不到十分鐘,馬吉翔便匆匆而來,進屋後看到一個穿著古怪的人正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手上還有把奇怪的黑短管,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見此馬吉翔先向永曆帝拱手道:“臣馬吉翔參見陛下。”
“免禮。”
“謝陛下。”
“陳壯士,永安侯來了。”
永曆帝看向陳珪說道:“你該如何明證?”
陳珪此時已經把消音器裝好,拿起手中的手槍,對準了馬吉翔的腦袋。
在眾人疑惑不解的神情當中。
“biu!”
一聲細微槍響,馬吉翔睜大了眼睛,軟軟地倒在地上。
霎時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陳珪收起手槍,平靜地說道:“我們五千人就擁有消滅百萬大軍的能力,離著十多裡外就能殲滅敵人,現在陛下相信了嗎?”
-